摘要:人们占到便宜,就感觉到自己获得的东西所付出的代价比原来预想的降低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诸如优惠打折、免费送货、赠品、附加服务等“小便宜”都可以让消费者感到喜悦。
13个基于人性的营销方法
人们占到便宜,就感觉到自己获得的东西所付出的代价比原来预想的降低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诸如优惠打折、免费送货、赠品、附加服务等“小便宜”都可以让消费者感到喜悦。
营销运用——双11、618、周年庆。
“人微言轻、人贵言重”。用户更愿意相信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的人。
营销运用——名人背书/明星代言/KOL推荐。
指个人受到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营销运用——列出销量/用户量/好评量等数据,体现自己的领导地位,赢得信任,促进成交,提高业绩。
在消费心理学中,把“物以稀为贵”而引起的购买量提高的变化现象称之为“稀缺效应”。
营销运用——清仓大特价、饥饿营销、限量/限定款、联名款!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所以,当有人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简单地说,每个人都想看到与我有关、自己又喜欢的内容。
营销运用——星座/性格测试,经常刷屏朋友圈的H5,利用参与感&自我认同感,激发大众分享欲。
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心中会觉得相比于收获,损失更加难以让人接受。比如你今天丢了1000元钱觉得很郁闷,即使晚上又捡到1000元钱,你捡到1000元的快乐也不能抵消丢失1000元的郁闷。
营销运用——限时折扣、抢购,双十一/双十二/618等平台大促,烘托出一种不买吃亏的状态。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比如平台“烧钱培养用户习惯",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培养起来了,消费者就会像被转动起来的飞轮一样在平台上形成持续的消费。平台不仅后续投入会降低,投入的资金也会逐渐回流。
营销运用——瑞幸“烧钱”收获亿万用户,迅速成为值得星巴克的对手。
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的东西。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说,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
营销运用——免费送产品的“互补品”。通俗点说就是和产品强相关,这样才更容易让用户产生购买欲望。
指的是已经投入到某个项目或决策中的成本,无论这些成本是否能够收回都已经无法挽回。在其他选择可能更优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考虑已经投入的成本而不是未来的收益,从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营销运用——拼夕夕"砍一刀"、"助力"行为。
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先入为主”。
营销运用——商品打折(原价399价折扣价99元),星巴克卖水(巴黎水22元/瓶,咖啡30-40元)对比之下觉得咖啡没那么贵。
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3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选项被称为“竟争者”。
营销运用——卖场里的帽子和毛衣是摆放在一起的,标签上标出的价格分别是:①帽子49元②毛衣299元③帽子+毛衣299元,毫无疑问,没人会选择②,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人选择③
12.心理账户人们会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内心不同的账户里。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在心理账户中,人们并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块钱,而是视钱的不同来源去往何处采取不同的态度。
营销运用——消费者愿意花200块买支口红,不愿意付10元的运费,希望商家包邮。
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因为此时它已经属于我们,而在拥有的过程中也会聚焦我们对它投资的时间和精力。
营销运用——星巴克将顾客名字写在杯子上,一开始是为了避免顾客拿错,后面发现这个做法可以让顾客产生好感,一旦杯子上被写上自己的名字,它就不叫杯子,而是叫某某某的杯子。
来源:萱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