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日期的设立是为了纪念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其目的在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5月12日
是全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
这一日期的设立是为了纪念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其目的在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说起地震
每隔一段时间
网上就会有小动物感知到地震的传言
各地的地震部门也都对此进行过解释
今天,由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和天津交通广播共同推出的应急讲堂,来说一说,为什么动物行为异常不能作为判断地震是否来临。
本期嘉宾
天津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谭毅培
问:动物异常行为是地震前兆吗?
动物的异常行为和地震的发生没有必然联系。在某些地震发生之前,人们确实观察到了动物的行为出现异常,在欧洲美国都报道过大地震之前出现爬行动物涌上街头,正在冬眠的蛇离开洞穴,猴子放下食物逃往高处等动物异常行为。在我国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发生后,也有群众反映,震前看到多种动物行为异常,有科学家曾经模拟地震前的大地电磁场变化信号,发现在这种信号影响下,动物出现异常行为。由此有人猜测动物能够感受到一些人类无法感知的与地震有关的信号,但这种猜测尚无法得到科学实验的严格证明。
很多非地震因素会引发动物的行为异常。一些气候因素,如温度气压的变化,以及河流和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微小变化,也会对动物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与地震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地震部门的地震预报工作主要基于利用精密仪器观测到的地震波、地壳形变、电磁场、地下水状态等数据,这些数据直接来源于地下岩石和断层的活动,和地震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动物行为异常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利用动物异常行为预报地震,缺乏科学依据。
目前
人类还无法准确预测
地震发生的时间
但随着地震预警系统逐渐完善
人们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
能够第一时间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最大程度减小地震伤害
手机这项功能
一定记得开启
↓↓↓
来源:开封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