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女娲氏风姓,有神圣之德,代宓仪、立号曰女希氏,作笙黄。”可见,女娲当时并无笙,只作笙中簧,此时的笙簧许是以竹、木片所制,只可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到唐、虞、夏、商诸朝代,发展以数根的竹簧之管参差插入葫芦之干壳内制成。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
“笙”这个字,会让我们想起一些常见常用的古诗和成语。
比如古诗中的“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就出自白居易的《宴散》。
还有,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五代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宋 ·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一片笙歌醉里归。(宋 ·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纵有笙歌亦断肠。(五代 · 冯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成语“夜夜笙歌”至今仍是常用的词语。
“笙”,实际上是我国非常古老的簧管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
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女娲氏风姓,有神圣之德,代宓仪、立号曰女希氏,作笙黄。”可见,女娲当时并无笙,只作笙中簧,此时的笙簧许是以竹、木片所制,只可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到唐、虞、夏、商诸朝代,发展以数根的竹簧之管参差插入葫芦之干壳内制成。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相传伏羲女娲本是兄妹,往往成对出现,体现阴阳相合,规矩相济等二元对立的唯物观 图/《话说中国·创世在东方》
在我国古代乐器分类中,笙为匏类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
▲唐代佛教音乐中笙的使用,(左二持笙吹奏),甘肃榆林窟从战国到汉代的文献中,共同记载着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周礼·春官》中有;“笙师,……掌教歙竽、笙、埙、籥、箫、篪、篴、管。”“笙”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竽和笙的区别是:笙体小、簧少;竽体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编管插入葫芦内,并以葫芦作为共鸣体,故一些文献认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笙,如《吕氏春秋. 仲夏纪》高绣注:“竽,笙之大者”。春秋战国时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乐器。竽还一度在宫廷、贵族或市民中广泛地流行。▲中唐-莫高窟112窟南壁-金刚经变之右侧乐队局部:吹笙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记载竽为36簧。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2管,用于产生低音,簧是用铜片制成的。
隋唐时期竽还存在,但在九、十部乐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唐代涌现出许多演奏笙的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诗人还为笙写下了诗作。
到了宋代,竽则销声匿迹,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无竽色。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乐器“竽”
早期的笙为竹制,后来改为铜制。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的笙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笙的形制。笙有十七根竹管参差相对排列于笙座,持笙又名捧笙。笙身向右斜倾,由于外观形像凤翼,有曰凤笙,又言其声似凤,故也称凤鸣。▲绘画中吹笙的清朝女子
过去的笙,音域不广,一般只用于合奏或伴奏,很少用于独奏。在演奏乐曲遇到音不够时,常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后的笙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调,也能演出优美抒情的旋律。
在广大学员的的期待和要求下,
七方长安艺术中心笙培训开班啦!
面向全社会招募学员,
赶快来报名学习吧!
七方长安艺术中心七方国乐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古典音乐,振兴古乐艺术,凝聚民族精神”为己任,以“乐以载道”为宗旨,依托西安外事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致力于发掘音乐的熏陶、教化功能,将对“道”的超越境界追求落实于音乐艺术形式中。2019年11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0年8月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面向校内外常年开展笙的系统培训工作。
孟红升
来源:老李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