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否曾思索过,一个看似“丑得可爱”的毛绒玩具,竟能引得你在凌晨两点便去排队抢购?你是否曾设想过,一个“丑萌”的IP,竟能让你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晒图,甚至引得明星为其带货?你是否曾揣度过,一个“盲盒”游戏,竟能在二手平台上被炒出令人咋舌的天价?而这一切,皆在河南
你是否曾思索过,一个看似“丑得可爱”的毛绒玩具,竟能引得你在凌晨两点便去排队抢购?你是否曾设想过,一个“丑萌”的IP,竟能让你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晒图,甚至引得明星为其带货?你是否曾揣度过,一个“盲盒”游戏,竟能在二手平台上被炒出令人咋舌的天价?而这一切,皆在河南85后企业家王宁身上真实上演。
2024年,泡泡玛特旗下的IP“Labubu”陡然走红。这个看似“丑得可爱”的毛绒玩具,凭借其别具一格的设计与限量营销策略,迅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抢购狂潮。
Labubu的爆火,并非仅仅因其外观,更在于它精准捕捉到了年轻人的情感诉求。它宛如一个“情绪出口”,让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觅得一丝慰藉。更为关键的是,Labubu的“限量”策略,使其摇身一变成为“稀缺品”。限量款的价格被哄抬至数千乃至上万元,甚至在某些平台上,原价99元的隐藏款,在二手市场的价格竟高达3000多元。
Labubu的成功,不仅彰显于销量之上,更体现于品牌影响力之中。它不仅获得明星的青睐与带货,还得到时尚博主、网红,乃至高奢品牌爱马仕门店的主动推介。它甚至成为了“奢侈品搭子”,与爱马仕包包一同现身巴黎时装周的秀场。
泡泡玛特的崛起,与其“盲盒”模式息息相关。盲盒,带来的是那种你无从知晓内里究竟为何物,打开后又情不自禁想要分享的“惊喜之感”。这种“惊喜感”与“社交属性”,使得泡泡玛特的复购率高达58%。而Labubu所在的IP,更是将这种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实则并不繁杂。它借助“IP + 盲盒”的方式,精心打造了一个“情绪消费”市场。年轻人不再仅仅是购买产品,更是在购买一种“身份认同”与“情感寄托”。
Labubu的全球爆火,亦带动了泡泡玛特的股价与市值攀升。截至2025年6月8日,泡泡玛特的市值已然突破3000亿港元,而王宁的持股市值约为1467亿元。
王宁的崛起,不单单是财富的激增,更是河南商业版图的变革。在河南,传统农牧业向来是支柱产业,秦英林的牧原股份便是这一领域的典型代表。然而如今,王宁的泡泡玛特正凭借“潮玩”这一新兴消费模式,重新界定河南的商业格局。
王宁的商业逻辑,其实并不复杂。他敏锐地抓住了年轻人的情绪,以“丑萌”设计与限量策略,构建了一个“情绪消费”市场。他不仅是一位企业家,更是一位“情绪产品经理”。王宁的崛起,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成功,更是中国潮玩产业的一次飞跃。他用“丑萌”设计和限量策略,撬动了全球年轻人的心。 但潮玩的未来,究竟是“情绪驱动”还是“理性消费”?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挑战。 毕竟,潮玩的“爆火”,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的创新、稳定的供应链、以及对年轻人心理的深刻理解。
来源:摆地摊赚大钱的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