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过花甲的王先生长期患有肝硬化,经过规范的治疗后病情稳定,但是让他不解的是,自己最近脾气变得时好时坏,经常夜晚失眠、白天嗜睡,好像还变笨了,比如以前菜市场买菜算账目特别清楚,现在半天也算不过来,而且反应能力和方向感也大不如前,驾龄三十余载,最近一直走错路,小事
年过花甲的王先生长期患有肝硬化,经过规范的治疗后病情稳定,但是让他不解的是,自己最近脾气变得时好时坏,经常夜晚失眠、白天嗜睡,好像还变笨了,比如以前菜市场买菜算账目特别清楚,现在半天也算不过来,而且反应能力和方向感也大不如前,驾龄三十余载,最近一直走错路,小事故频发。
这是怎么了,自己怎么变“笨”了?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患了肝性脑病,这正是让他变“笨”的罪魁祸首。
什么是肝性脑病?
大多数肝病患者都知道自己的肝功能会变差,但少有肝病患者会意识到自己还会变“笨”。肝性脑病是由急、慢性严重肝功能障碍或肝硬化基础上,由门静脉-体循环分流(门静脉的血液忽视肝老大,抄近路提前进入体循环)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综合征。
2011年,国际肝性脑病和氮代谢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ISHEN)发布肝硬化神经认知功能损害谱(Spectrum of neuro⁃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irrhosis, SONIC)分级标准,提出更宽泛的隐匿性肝性脑病(C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 CHE)的概念。根据2023年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将肝性脑病分为显性肝性脑病(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 OHE)和隐匿性肝性脑病(CHE),并将定向障碍或扑翼样震颤(双手伸展、手腕背屈时不自主的拍动动作)发作定义为显性肝性脑病的发作。根据该指南,肝性脑病肝硬化神经功能损害谱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临床上肝性脑病包括轻微型肝性脑病和显性肝性脑病,轻微型肝性脑病是肝性脑病的初级阶段。轻微型肝性脑病缺乏临床/神经学方面的症状,只能通过神经心理学方法检测一些认知方面的缺陷以进行诊断。而显性肝性脑病具有明显的神经精神改变所产生的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患者认知改变的表现不一,轻微肝性脑病需至医院进行专项检查(神经心理学等方法检测)才可发现,表现为性格或行为的轻微改变或无改变,记忆、注意力、智力和协调功能的轻微改变,该期无扑翼样震颤。
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发展成为显性肝性脑病,主要表现有昼夜颠倒的睡眠模式、情绪改变,注意力、视觉空间定向和协调、运动速度和准确性的缺陷,行为异常,神经肌肉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开车时的反应能力下降,与人沟通时的语言不清,写字绘画时笔记模糊不清、笔画混乱,走路时步幅缩短、步频增加,不知时间及所处方位等症状),其中神经肌肉障碍包括:运动迟缓、扑翼样震颤(双手伸展、手腕背屈时不自主的拍动动作)、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如肢体活动不协调、站立和行走时出现颠簸和踉跄等)、深腱反射亢进(叩击肌腱所引起的有关肌肉的突然收缩)和眼球震颤(眼球有不自主的节律性往返运动)。随着疾病恶化可能发展到严重的肝性脑病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或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肝性脑病一般有哪些原因引起?
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都有可能出现肝性脑病,如乙肝、酒精肝、肝硬化、药物性肝损等。门体分流术后肠道血氨直接进入体循环以及腹水压迫肝脏阻碍血氨的清除也会造成肝性脑病;上消化出血、大量腹腔积液的排放以及高蛋白饮食都有可能会诱发肝性脑病。此外,肝外原因如糖尿病、感染、低钠血症引发的脑水肿、苯二氮卓类药物(艾司唑仑等“安定”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的抑制等也可引起肝病患者急性脑病的发生。
注意!
为什么血氨升高会导致肝性脑病?
正常情况下:肠道产生的氨大部分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转化为尿素,再经肾脏排泄。骨骼肌是氨分解代谢的另一场所。肌肉体积增加可促进肝外氨的解毒。
肝功能障碍下:肝解毒功能下降,大量血氨“未被解毒”就进入体循环,大脑“被迫”参与氨的解毒,就会发生肝性脑病。此外,肝硬化患者容易发生肌肉体积消耗,骨骼肌减少,肌肉的氨分解代谢减少,也容易发展成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在家如何急救?
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放平患者,防止摔伤和误吸,避免患者自行活动,监测意识状态,安抚患者情绪,保证安全,及时就诊。若出现加重趋势,如嗜睡、昏迷等症状,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如何预防肝性脑病?
平时应该注意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过多的高蛋白饮食的摄入,并保持大便通畅,肝病患者如果大便不畅,可适量服用乳果糖。生活规律,避免熬夜、过度疲劳。此外,若患有肝硬化的患者更要注意,定期复查,规律生活,若出现记忆力不集中、行动迟缓、睡眠障碍、情绪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欢迎转发点赞
撰文丨裴蕾
编辑丨祁洁
科学性审核:
陈尔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医院(上海)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毛恩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医学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项目来源: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消化系统急危重症的健康科普教育;项目编号:23DZ2305400)
来源:小圆医生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