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是求职上班,最后却变成了花钱培训。近年来,“招转培”陷阱让不少求职者职场受挫、钱财受损。“招转培”,这个看似正规的“招聘—培训—就业”流程,实则是一种利用虚假招聘信息,以高薪承诺和就业保障为诱饵,诱骗求职者进行培训并承担高额贷款的欺诈行为,在新媒体、短视频
明明是求职上班,最后却变成了花钱培训。近年来,“招转培”陷阱让不少求职者职场受挫、钱财受损。“招转培”,这个看似正规的“招聘—培训—就业”流程,实则是一种利用虚假招聘信息,以高薪承诺和就业保障为诱饵,诱骗求职者进行培训并承担高额贷款的欺诈行为,在新媒体、短视频直播运营、IT等新兴行业肆意蔓延。
“一场精心编排的骗术表演”,这是许多求职者对“招转培”陷阱的“后知后觉”。以虚假职位吸引人,以“零基础也能拿高薪”为幌子,以“一元培训体验课”为诱骗手段……可以说,这样的精心设计让一些受害者防不胜防、进退两难。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招聘市场秩序。
令人深思的是,此类骗局为何总能屡屡得手?应该看到,随着网络招聘的普及,求职者接触“招转培”陷阱的风险急剧上升。《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高达85.1%的受访企业主和求职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招聘求职。互联网的便捷在提升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部分招聘平台对招聘信息审核把关不严,海量信息更新频繁、监管难度大,使得虚假职位得以“招摇过市”。
找一份好工作并非易事,需要慎之又慎。对于求职者来说,自身要筑牢防范“城墙”。求职前,充分了解行业行情和招聘规范,对那些条件过于诱人、要求却低得离谱的岗位保持高度警惕。一旦遇到要求提前付费、贷款培训等可疑情况,务必坚决说“不”。一旦不慎受骗,也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招聘平台和政府机构更要扛起责任大旗。招聘平台应加强信息审核,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投诉处理渠道,从源头上遏制“招转培”骗局。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招转培”行为的法律界限和惩处标准,对违法企业建立处罚机制、加大惩罚力度,形成有力震慑。此外,还应通过媒体、学校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招转培”骗局的常见套路和防范技巧,提升求职者的防范意识。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保就业就是保民生。拆解“招转培”陷阱,需要求职者、招聘平台、政府和社会携手共进。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才能为求职者铺就一条光明坦途,让他们在求职路上避开陷阱,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推动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白晨)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