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大学的无尽前沿

B站影视 2025-01-24 02:59 2

摘要:大学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

大学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这场深刻改革的指向无疑是未来。面对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迈向数字文明的发展大势,大学如何把握数字文明新机遇,引领数字时代新发展?可以确信的是,创新一定会让未来大学与现在截然不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变革,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期待它抵达哪里”,而不是“它也许会到达哪里”。

从知识型教育到创新型教育

未来大学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帮助学生具备面向未来发展的能力,以在不确定环境中开拓更多可能性。概言之,未来大学将从知识型教育转变为创新型教育。

知识生产与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变革。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知识获取成本极大降低,知识教育的传统路径将不再适应未来大学的新形态。在未来大学中,知识点的细粒度化是一个颠覆性转变,即人工智能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更为细小、更为精准的识别与抽取,这将彻底改变我们对教育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的理解,传统课程内容将被拆解成更小、更易于理解的部分。每个知识点都由对之最擅长的专家进行教育方式设计和讲解,在确保教学内容权威性和前沿性的同时,减少传统知识框架对创新的束缚。知识点的生态也可以是开放的,鼓励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创作和扩展,形成活跃、多元化的知识共同体。开放式教学材料和教学过程的协作与创新,将推动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和原创性,为每个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和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体现也不只是对知识或知识点的完整把握,而表现为能否将问题转变为细粒度的任务,具备从不同渠道获得可靠、前沿知识的能力。

平台型教学将更好地支持个性化与虚拟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或将成为未来大学教育模式的核心,人工智能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人工智能正从知识生产的辅助者进化为与人类并驾齐驱的“新生产者”,成为教学主体之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大学将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并根据学习者的个人特点,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规划学习路径、监测学习进度、评估学习成果。同时,虚拟化教师形象或将是未来大学教育模式的另一项创新。传统的远程教育之所以无法颠覆高等教育的既有路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手段只能单向传递知识,而无法实现情境的远程化、虚拟化。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3D建模等元宇宙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虚拟形象,突破时空限制,为全球学习者提供服务并保证互动情境的有效性。在虚拟教学情境之下,学习者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教学的互动性和不同学校的教学规范,实现教师、机器、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从“培养方案”转变为“成长方案”。在未来大学,跨学科的整合实践将更为必要,也更容易实现。基于此,学生可以在求解感兴趣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人机共生思维与技能,更好地培养个性化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同理心、信任、仁爱、关怀等伦理价值等。同时,全链条、个性化的学生成长档案会实时生成,方便更好的过程性评估和持续改进。教师的角色也将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演变为学习项目的引导者、管理者和学生学习与发展数据的研究者,通过不断研究教和学产生的大量数据,研究学生发展规律,服务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如此,长期以来多从供给侧给予学生的“培养方案”,或将让位于更加彰显学生自主学习的“成长方案”,依托技术进步以学生成长倒逼高等教育改革。

科学研究和传播形态的变革

未来大学的科研工作,必将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知识创新和融合,实现范式转型。人工智能或成为科研人员的助理,大量基础性科研工作将被技术替代,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同时,学术发表更加快捷,新的学术出版模式或将为科研领域带来更高透明度、效率和创新性。

人工智能辅助科研创新。未来大学的科研人员或可把很多复杂繁琐的基础性任务、重复性任务交给机器人,人类研究者将更加专注于创造。未来大学将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新型协作模式,共同推动科学前沿的发展。对于许多科研工作者来说,人工智能将是大脑的“外骨骼”,可以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副脑”。当然,未来大学中的教师与科研工作者也应秉持人类高于人工智能的核心观念,通过多学科协作,对科技进步进行有意识的驯化,形成人工智能与教学科研工作者的良性互动。同时,全面培养学生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基于机器属性与人机共生的创造力培养新时代人才,让人类能够与机器共同奔跑,而不是与机器赛跑。

科研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科研工具越来越依赖于大规模智能化基础设施和装置(如大语言模型),会引发现有科研形态的改变。一方面,科研普及化或将是未来大学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大特色,随着科研资源和工具更易于获取和使用,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公共服务将更加完善、丰富、可及。另一方面,科研形态也将告别单枪匹马的传统范式,进入多学科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未来科学新阶段。着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在此背景下,学科边界不断模糊,科研工作从个体(团队)科研向组织科研转变,以创造和引领重大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工具革新。而在科研组织内部,其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拥有深厚学术积累、卓越创新能力和广泛学术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越来越重要。

学术发表呈现细粒度和机器可读等特征。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成果的呈现或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长篇论文形式,未来大学可通过探索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如纳米出版等,以及采用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管理科研项目,在保护创新的同时,加快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和应用。这种形式的成果将更适应快速迭代和跨学科整合,有助于学术界及时捕捉和分享。机器可读性是另一个重要特征。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格式和明确的元数据,机器可以自动解析论文内容,进行数据整合、分析和推理,这将为智能化学术研究提供基础,也将推动传统学术引用关系发生变革。在细粒度学术成果中,引用可以精确到特定数据点、实验方法或理论观点,有助于更准确地追踪学术贡献和影响,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也必将随之产生。

大学治理的多维度重塑

未来大学的变化,将不再局限于教育教学和科研方式的革新,大学治理的方方面面都将被重塑。

教育形态发生显著变革。长期以来,知识的传播需要学校这样的固定场所。而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育形态得到极大丰富,时空范畴得到极大拓展。人人都是学习者,处处都是教育场,社会学习无处不在。政治生态、社会场域、文化形态、经济运作等结构性存在,无不发挥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大学教育与其他教育形态不再是隔绝的,而是相互渗透影响的。未来大学将以数字技术为重要支撑,更多超越物理空间和时间范畴,变得更加开放,组织形态更有弹性,资源更广分布。作为一个动态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系统,未来大学更加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需求,通过汇聚资源,或可为学生打造无边界的学习支持,形成开放式的、虚拟现实融通的、线上线下结合的、能够支持实现终身学习、研究、创新的生态环境。

面向未来的学术治理模式变革。学术治理涉及两个核心问题——权力配置和资源配置,其背后的依据是学术评价。传统学术评价面临科层制治理下的“行政失灵”和市场运作中的“市场失灵”,未来大学呼唤新的学术评价和治理模式。分布式治理或将成为创新学术评价的运作核心。分布式治理能够通过集体智慧和民主决策过程,更公平、透明地分配教育资源、资金和机会,同时激励学术创新和知识共享。利用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所有参与者的贡献得到准确记录和公正评价,使用智能合约自动化项目管理和分配资金,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并促成一个开放、协作和自我维持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未来大学能够打破传统层级结构限制,找回市场机制导致的创新损失,形成更加开放、包容和创新的教育平台,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共创和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全球知识体系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未来大学不仅能够改变教育机构的运作方式,或许还将重新定义教育、科研和创新概念。在未来大学中,每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教育也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程,而是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社会成员的每个空间。未来大学能够更有效地响应社会需求和挑战,更灵活地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更广泛地吸引和培养人才。这为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创新的教育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未来很难预测,但正是未来的不确定性给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发挥空间。对于未来大学这个议题,人工智能之父图灵说过的一句话很有启发:“我们只能向前看到很短的距离,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毕竟,未来大学的发展具有无尽可能,但这并不只是让我们进行无限想象;而是需要从今天做起,为抵达我们所期待的未来开展行动。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