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仔又到超市“上班”!网友:为啥他一开嗓,年味就觉醒了呢?

B站影视 2025-01-23 11:31 2

摘要:今天是腊月廿四,距离乙巳蛇年的春节假期只剩4天。大街上、商超里,这个熟悉的BGM又在不断循环播放,让人不禁感叹:还是“那个味儿”。

请问:“耶咦耶咦耶哟哦哦~”下一句是什么?

齐声唱:我恭喜你发财 我恭喜你精彩~

今天是腊月廿四,距离乙巳蛇年的春节假期只剩4天。大街上、商超里,这个熟悉的BGM又在不断循环播放,让人不禁感叹:还是“那个味儿”。

奇了怪!为什么一听到这音乐,能立马联想到春节?

为什么一听这前奏,天南海北的中华儿女又能接住下一句歌词?

今天的“搞边科”,也是本栏目在甲辰龙年的最后一期,与您一同解密贺年神曲的奥秘。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听歌感知节日是高级神经活动

乙巳蛇年将至,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新春喜庆的氛围。除了琳琅满目的大红灯笼,大街小巷、商圈卖场里不断循环播放的贺年歌曲,成为了春节前的“气氛王”。

“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当熟悉的歌声响起,大脑貌似立马就能联想到春节,或者联想到以往的春节经历。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一听到《恭喜发财》,就感觉自己已经在商超的糖果散称区。”

某社交平台 截图

像这样听到音乐就能联想到其他事物的能力,称为条件反射。与膝跳反射、缩手反射这些先天性反射(又称无条件反射)不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经历重复性刺激,让一种原本不会引发特定反应的事物(“中性刺激”),也能引发人体的反应。

那么,大脑是如何完成这一高级神经活动呢?俄国心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通过设计一个唾液分泌实验,详细研究了这一过程。

每次实验,工作人员先响起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再给狗狗提供食物。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后,巴甫洛夫观察到,即使只响起铃声不提供食物,狗狗也会分泌唾液。他得出结论,参与实验的狗狗经过“学习”,一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成功建立了条件反射。

同样的,《恭喜发财》本来是一种不会引起特定反应的“中性刺激”,但过年期间人们反复在商超街头听到它,且每一年春节亦如此。久而久之,人们一听到《恭喜发财》,就能立刻联想到春节。

有些音乐天生自带“喜感”

《恭喜发财》之所以能够带来春节氛围,不仅由于条件反射,音乐本身的音程、音阶、节奏、旋律的平滑程度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科普中国消息,2014 年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音乐与大脑的多个区域有着确切的联系,且不同风格的音乐能激活的大脑区域不同,激活程度也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欢快轻松的音乐听起来积极明亮,能给人带来充足的愉悦感反节奏的非线性噪音,则会让人感到不安甚至戒备

举个例子,当听到恐怖音乐,负责负面、威胁等警觉情感的前额皮层右半球被激活。被激活的程度越高,人的注意力就会越集中,身体也更警觉。

当听到像《恭喜发财》这般欢快轻松的音乐,一是负责积极正面情感的前额皮层左半球和眶额皮层外侧会被激活,二是负责奖赏的中脑边缘通路及伏隔核会被激活,进而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人体验到高兴快乐的情绪。

中国人过春节,本就是为了辞旧迎新,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丰收富裕。出于对积极情绪的追求,自带“喜剧效果”的音乐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越喜欢越想听,越听越喜庆,“洗脑循环”也就顺理成章,以至于听到上一句歌词,下一句歌词就脱口而出。

知多D:有些“贺年歌”不为春节而作

从何时起,过年有了专门的贺年歌呢?也许要追溯到20世纪40至50年代。

创作于1945年的《恭喜恭喜》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第一首“贺年歌”,虽然起初是为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而作,后来经过一代代歌手的反复翻唱演绎,旋律简单的抗战歌曲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贺年歌。

在那之后,新创作的贺年歌一直涌现,但要论后来居上,当属刘德华的《恭喜发财》。2004年年底《恭喜发财》作曲接近完成时,发生南亚大地震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刘德华便加快歌曲的制作进度,希望通过音乐抚慰人心。

《恭喜发财》MV 截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像过年要拜访亲友、张挂喜庆装饰物一样,人们将播放贺年歌视作一种约定俗成的仪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也许反映了人们希望通过营造仪式感来产生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能更专注认真、充满希望地对待生活中的事物。

乙巳蛇年即将到来,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万事顺遂,皆得所愿!

你喜欢什么贺年神曲?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