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二聚体作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静脉血栓中具有重要的排除价值。既往研究证实,肿瘤与患者高凝状态关系密切,并指出约50%的恶性肿瘤患者及超过90%的转移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栓形成现象。癌细胞可直接促进凝血系统激活,进而产生凝血酶或间接通过刺激单核细胞合成多
转自:赛科希德
D-二聚体作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静脉血栓中具有重要的排除价值。既往研究证实,肿瘤与患者高凝状态关系密切,并指出约50%的恶性肿瘤患者及超过90%的转移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栓形成现象。癌细胞可直接促进凝血系统激活,进而产生凝血酶或间接通过刺激单核细胞合成多种促凝因子。尤其在各类恶性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肠癌、原发性肝癌的早期预测和晚期预后评估中扮演重要角色。
D-二聚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由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往往伴随着凝血功能的异常。肿瘤细胞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进而加速凝血过程,使D-二聚体的合成增多。从机制上讲,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可以通过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和蛋白质破坏正常细胞的功能,这些细胞因子和蛋白质破坏了抗凝和纤溶之间的平衡,导致细胞因子和凝集剂(如癌症促凝剂和组织因子)的释放。其次,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组织因子和一些炎性因子,如IL-1β和TNF-α,引起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激活。
因此,恶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通常会比正常人高出几倍,甚至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升高的D-二聚体水平与原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隐匿性癌症的发生存在关系。在其他地方,证明了这两个层次的D-二聚体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1TFPI-1 (TFPI)可预测肿瘤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恶性肿瘤导致的病理性高凝状态和血栓风险贯穿病程始终,严重程度与肿瘤类型、治疗药物及合并症等多种因素相关。非手术恶性肿瘤血栓预防策略的制定需综合考虑血栓形成危险度、出血风险及其他临床情况。
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D-二聚体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当患者出现疑似恶性肿瘤的症状时,医生可以通过检测D-二聚体的水平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的异常,从而进一步评估肿瘤的可能性。
在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能够反映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如果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意味着病情在恶化或治疗效果不佳;反之,如果D-二聚体水平逐渐下降,则可能预示着病情在好转。这种监测作用对于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01
D-二聚体与胃癌
晚期胃癌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D-二聚体值及治疗疗效与肿瘤的转移部位有相关性。晚期胃癌的化疗有效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降低,而无效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其在晚期胃癌评价疗效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可以用于评估晚期胃癌的治疗疗效。
02
D-二聚体与肺癌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显着相关,VEGF是调节肺癌血管生成的最重要血管生成因子,D-二聚体的过表达也会提示肺部血管的异常生成,所以D-二聚体的异常表达值得引起注意。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升高,手术选择和肿瘤分期对D-二聚体水平有影响。肺肿瘤手术后连续检测D-二聚体水平并结合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可以更好地评估 VTE 的发生。根据手术方法和疾病阶段调整风险分层的D-二聚体将有助于预测术后VTE 的发生。同时,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术前联合检测对于确定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很有必要,比单独使用具有更好的预后价值。较高的D-二聚体水平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于非小细胞肺癌与肺部良性结节的鉴别、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分期、进展、手术指导、预后及肺栓塞的发生均有重大临床指导意义。
03
D-二聚体与结直肠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结肠癌的常见并发症。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而且术前血浆FIB和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生存率越低。二者有望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是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肿瘤标志物。术前 D-二聚体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的分期和分化程度,而基线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患者总生存期(OS)预后的生物标记物。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s)和 D-二聚体是非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
04
D-二聚体与妇科肿瘤
升高的D-二聚体作为妇科恶性肿瘤(GC)手术患者术后VTE的预测指标的研究:如果将1.5 ug/ml用作VTE的D-二聚体临界值,则灵敏度为87.5%,特异性为93.8%,阴性预测值为99.2%。D-二聚体水平是延长围手术期抗凝剂使用的标志。所以,大于1.5 ug/ml 的D-二聚体在手术前应引起可能发生VTE的注意。
接受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研究,确定在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中具有预后价值的凝血标志物,得到结论: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独立预后因素,PT、APTT、TT、PTA和D-二聚体水平不能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预后中,术前D-二聚体水平(>4.215 ug/ml)是独立的预测因子,对于 EOC 患者必须进行更有效的血栓预防和预测试评估。
宫颈癌(CC)是全球女性的第四大恶性肿瘤,转移是大多数CC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细胞粘附因子1(CADM1)启动子甲基化和血浆 D-二聚体的结合测定是预测转移的两个参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80.4%)和特异性(90.5%)。
卵巢癌(OC)是妇科肿瘤患者中致死的首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卵巢癌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但卵巢良性肿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 PAI-1 水平并未发生显著上调。进一步对不同分期卵巢癌患者血浆 D-二聚体和 PAI-1 水平分析发现,D-二聚体和 PAI-1 水平在卵巢癌患者中随着肿瘤进展呈不断上升趋势。提示 D-二聚体和 PAI-1 水平与卵巢癌分期密切相关,高水平 D-二聚体和 PAI-1 患者具有转移的倾向及术后较差结果的可能,这也为临床决定手术患者选择提供了辅助参考。
影响D-二聚体水平的因素
肿瘤类型
不同类型的肿瘤对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更容易导致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
肿瘤分期
晚期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通常高于早期患者。
合并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
化疗
作为一种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使用的细胞毒性药物如紫杉醇、顺铂等,虽然能够杀死快速增殖的癌细胞,但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影响D-二聚体的水平。此外,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也可能对D-二聚体的水平产生影响。
恶性肿瘤不同时期D-二聚体指标变化
1
肿瘤早期
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虽然肿瘤细胞可能已经开始对机体凝血系统产生影响,但此时D-二聚体升高可能并不十分显著。一般来说,相较于健康人群,其水平可能仅有轻度的上升,部分患者可能仅比正常上限略高一些。这是由于早期肿瘤负荷相对较小,对凝血系统的激活作用还相对有限,不过仍有少数患者因个体差异等因素可出现较为明显的D-二聚体升高情况。
2
肿瘤进展期
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扩散,进入进展期后,D-二聚体指标往往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升高趋势。肿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如释放促凝物质、损伤血管内皮等。此时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形成与降解加快,使得D-二聚体在血液中的浓度显著上升,通常会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且可能随着肿瘤进展程度的加重而持续升高。随着癌症患者有效的抗癌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可能会降低D-二聚体水平。
3
肿瘤晚期
到了肿瘤晚期,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远处转移、恶病质等。在此阶段,D-二聚体水平大多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甚至可能进一步升高。一方面是因为肿瘤本身对凝血系统的持续强烈激活;另一方面,肿瘤复发时,D-二聚体水平可能会再次升高。晚期患者可能出现的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也会促使D-二聚体升高。而且,极高的D-二聚体水平往往也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总的来说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而D-二聚体是一个较好的能够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动态指标,多项研究均显示D-二聚体测在恶性肿瘤的分期、转移、预后的评估中有相对重要的价值。在无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血凝状态改变、D-二聚体含量的异常,若能警惕肿瘤的发生,则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恶性肿瘤中,临床干预的 D-二聚体的阈值和治疗前后 D-二聚体的水平检测对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来源:布丁的科学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