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温就感冒?秋冬流行疾病预防有招!

B站影视 2024-11-27 12:53 3

摘要:随着冷空气持续补充,广东正式官宣“入秋”,多地气温降至“1”字头。据南海天气11月26日发布的“南海区未来十天天气趋势”显示,本周五,南海最低气温将降至 10℃。

随着冷空气持续补充,广东正式官宣“入秋”,多地气温降至“1”字头。据南海天气11月26日发布的“南海区未来十天天气趋势”显示,本周五,南海最低气温将降至 10℃。

天气一降温,不少宝妈就苦恼:“早早就给孩子穿上秋裤、做好了防寒准备,怎么还是感冒了呢?”其实,秋冬季节,冷空气携昼夜温差加剧、空气湿度降低“双煞”来袭。这般气候条件,既为病毒滋生、活跃度提升“大开绿灯”,又致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滑坡,让病毒有机可乘,入侵人体。

南海天气11月26日发布“南海区未来十天天气趋势”。

南海卫健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秋冬是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诺如病毒等传染性疾病高发期,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尤需提高警惕,做好防护。

》呼吸道疾病“来势汹汹”

每至秋冬,呼吸道传染病便进入“活跃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纷纷“登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传染源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借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咽干、咽痛、咳嗽、发热是常见症状。接种新冠疫苗、戴口罩、洗净双手、勤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清洁、打喷嚏捂口鼻、不扎堆聚集是预防新冠的有效举措。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症状表现为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还常附畏寒、头痛等。预防“秘籍”:接种流感疫苗为首要,日常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流感高峰避开人群,发病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居家休息,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挡飞沫。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长达2-3个月。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典型的百日咳病例,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百白破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此外,日常要讲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为特点。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临床表现为身体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丘疹、疱疹,最后形成结痂。

未患过水痘且未全程接种水痘疫苗者,存在暴露风险时,可接种水痘疫苗;暴露后可在3天内紧急接种疫苗。未患过且未全程接种者,暴露前后可接种疫苗防范。

流行性腮腺炎则常见于4 - 15 岁的儿童青少年,主要通过呼吸传播。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特征性症状为单侧或双侧腮腺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控制和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手段。此外应保持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个人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冬季校园六种常见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暗伏危机”

秋冬之际,肠道传染病也悄然冒头。

手足口病,这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臀部斑丘疹、疱疹,多伴有发热。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等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目前,手足口病有针对肠道病毒 71 型的EV71疫苗,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另外,诺如病毒是常见的能引起病毒性胃肠道疾病的一种杯状病毒。患者、隐性感染者及病毒携带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儿童以呕吐更为突出)、恶心、腹痛、发热、乏力等,可伴脱水。

防控核心在于“双管齐下”:把好“入口关”,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不洁的食物;避免“接触”,常通风、保持环境卫生,诺如病毒感染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人近距离接触,应进行居家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暂别课堂与人群接触,筑牢防护“堡垒”,平安度过秋冬疾病高发季。

文/南海融媒记者 许可可 通讯员 杨晨

部分素材来源/南海疾控中心

来源:佛山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