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扶弟魔”:女子卖饼12年赚100万,离婚也要为弟弟买车买房

B站影视 2025-01-22 10:46 2

摘要:提起“扶弟魔”,大家可能会想起《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和《安家》里的房似锦,她们无一例外都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也是只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辛辛苦苦挣的钱大部分还要寄到家里,因为她们被亲情绑架,要帮助家里的哥哥或者弟弟买房子、还房贷,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提起“扶弟魔”,大家可能会想起《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和《安家》里的房似锦,她们无一例外都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也是只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辛辛苦苦挣的钱大部分还要寄到家里,因为她们被亲情绑架,要帮助家里的哥哥或者弟弟买房子、还房贷,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扶弟魔现象看似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全他人的大爱精神,实则是女孩被家庭PUA的结果,是一种家庭的陋习,也助长了家中男孩不劳而获的恶习,不利于其灵魂成长和独立。

影视剧不是无中生有,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案例和故事。

安徽一90后的女子,她卖饼12年赚百万,自己不惜离婚也要给弟弟买房买车,提起自己的婚姻大事,她直言:不着急,等弟弟有了着落再说,她也被网友戏称为“最强扶弟魔”、“扶弟魔天花板”。

潘晓梅就是人们口中的“最强扶弟魔”,她于1990年出生在安徽省定远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她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从小就被家庭赋予了重担和责任。

因为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五口的开支全靠母亲操持所得的微薄收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从小就十分懂事,家里洗衣做饭的活都是她来做。

因为是老大,她也被灌注“要照顾弟弟妹妹”的思想,不仅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也十分具有牺牲精神。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家里唯一的男孩上学,成绩还不错的她很早就主动辍学,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外出打工赚钱的日子里,她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也吃得下,做过路边摊,也干过服装厂流水线工人;

直到有一次,机缘巧合,她跟着一个饭店老板干活,因为勤劳肯干,对方也毫不保留的将秘制烧饼的手艺传授给她,这也成为她创业的起点。

刚开始她买了一个小推车,走街串巷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卖烧饼;后来攒了一些资本,她盘下一家店面,每天天不亮四点就起床和面打烧饼,晚上11点才收工打烊。

她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经营店铺上,十几年间也攒了不少钱。

但是这些钱她却没有用来经营自己的小家,虽然和丈夫早已结婚,也有自己的儿子,月赚10万,并没有给自家买房买车,自己好几年连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

因为母亲打电话想让她这个当姐姐的,帮弟弟一把,给弟弟买房买车,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事成为她和丈夫矛盾的导火索,为此争吵不断。

直到她拿出全款给弟弟买了129平米的大房子,还给弟弟购置了新车,就连她卖饼的店面也过户到弟弟名下。

这件事情引发丈夫的极度不满,两个人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儿子被判给了丈夫。

潘晓梅为了扶弟,不惜离婚牺牲自己的婚姻,也要给弟弟买车买房,这件事情在网上一经曝光,便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有人认为她是伟大善良的姐姐,她帮弟弟其实就是在为父母分忧,是一个具有爱心、孝顺的孩子;

有人羡慕她的弟弟能够有这样的姐姐,还隔空喊话:这样的姐姐,给我一打

有人认为她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弟弟和家人;

有人则认为,她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行为实在不可取,是在自我感动罢了,反而会助长弟弟的不良行为;

也有人分析,她这种行为背后,其实隐藏了更深的原因,从小受到家庭“重男轻女”、“长女如母”的影响,才导致她这样的性格。

据说,她的全部收入都让母亲帮她掌管着,原生家庭中成员的需要就是她的需求,她认为“只要弟弟过得好,整个家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可以说她活得失去了自我,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了他人身上。

第一,“扶弟魔”现象背后是家庭序位的混乱

因为女孩受家庭的教导,长姐如母,于是错误的站在了母亲的位置上,本来她和弟弟都属于被养育的一方,但是因为错误站位,她就要实行教养的义务和责任,成为了被牺牲的一方。

第二,“扶弟魔”是因为女性自我价值的迷失

女孩在家中得不到性别支持,认为家里唯一的男孩比较重要,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要举全家之力对这个孩子进行托举,她要拼命付出,通过牺牲自己来成全弟弟;

认为只要弟弟过得好,她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是自我价值感的迷失,完全忽视了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意义,成为“依附型人格”。

第三,女性缺乏对自我价值的清晰认知

因为迷失自我,所以看不到自我的价值,一直无底线的牺牲和付出,就像上文中的潘晓梅,花了大几十万给弟弟全款买房,买车也花去一笔费用,还将自己的旺铺转给了弟弟,自己租了另外一间偏僻的地方,还经常上门给弟弟帮忙。

自己的家却完全不顾,导致和她一起打拼的丈夫非常不满,提出离婚带着孩子离开了。

其实,“扶弟魔”在我国农村地区非常常见,因为女孩被家庭灌输了“男孩才能传承烟火”、“女孩都是外人”等思想,导致女孩在家中一直不断付出,也会造成男孩为习惯性喂养,长不出独立的灵魂。

一个原生家庭中,女孩如何走出“扶弟魔”的困境呢?

第一,女孩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其实一个人身心出现问题、疾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站错了位置,承担了家族成员中其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妈妈有妈妈的位置,姐姐有姐姐的位置,女孩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看得见自己的发展需求,而不是承担起家庭养育着的重担,一味的付出。

第二,女孩要真正醒悟,看得见自己

也许受原生家庭的“毒害”,“扶弟魔”行为是一种守旧的行为,想要挣脱这些束缚,就要听从内心的召唤,勇敢做自己,自己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而不是家庭中永远付出的那一方。

比如上文中的晓梅,后来也觉醒了,在好友的帮助和推荐下,她接触到心理咨询,通过系统治疗,也懂得了,爱家人也要爱自己,只有自己内心富足,才能更好的拥有爱、给予爱、传递爱。

后来她积极的生活,懂得平衡亲情和自我,不断精湛手艺,通过线上线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竟然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而且网上订单也源源不断,她学会好好的爱自己,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也会去看电影放松一下自己,她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第三,社会要给予女孩帮助和支持

其实,成为“扶弟魔”不是女孩的错,她也是家庭中的受害者。面对这样的现象,大家不要急于抨击和批判,而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给她们提供建议,让她们多了解点心理学相关知识,让她们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如何保护自己,建立家庭边界感等等,社会和家庭成员要多关注姐姐的心理健康,帮助她们及时走出困境,绽放新的光彩。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你身边有这样的“扶弟魔”姐姐吗?

来源:豆芽妈妈育儿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