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CBT)实证有效,完胜精神分析,但它也存在弊端

B站影视 2025-01-22 09:59 2

摘要:如今,精神分析流派还在国内大行其道,但在西方发达国家,认知行为治疗(CBT)早已经取代精神分析疗法,成为主流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法。

本文字数约:5707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要是行为治疗不顾及个体感受,会很可怕!

02、认知治疗注重纠正认知,但总纠不了怎么办?

03、在AI时代,认知行为治疗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04、正念疗法更进步一些,但仍未做到高效而深入

如今,精神分析流派还在国内大行其道,但在西方发达国家,认知行为治疗(CBT)早已经取代精神分析疗法,成为主流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法。

近年来,认知行为治疗(CBT)在国内也得到了更多重视,尤其得到了国内精神医学的认可,并且国内外循证医学证实其有效。

在实证有效这一点上,精神分析流派远远不及认知行为治疗(CBT)。

现在,认知行为治疗(CBT)经过不断演变,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技术的内容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不过,即便如此,CBT的局限性一直存在,尤其是现在进入AI时代之后,它的局限性会更凸显。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结合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科普认知行为治疗(CBT)的发展历史,并深入分析它的作用和局限性。

01、要是行为治疗不顾及个体感受,会很可怕!

认知行为治疗(CBT)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分为行为治疗(BT)认知治疗(CT),它们的创始人分别为约翰·华生和阿伦·艾伦贝克。

从发展历程上看,这个阶段可以视为“第一代认知行为疗法”。

我们先来说说行为治疗。

据说,华生曾学习过精神分析流派,但他认为弗洛伊德的那套理论太玄乎、太主观了,潜意识看不见摸不着,根本无法准确定义。

约翰·华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华生估计是个典型的“理工直男”,他转而研究可测量、可观察的行为,后来创立了行为治疗(BT)。

华生最具代表性的实验是1920年的“小艾尔伯特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小艾尔伯特”只有11个月,是个名副其实的宝宝。他一开始对白鼠、兔子、毛发、棉絮等事物都不恐惧,还会主动触摸。

可是,每当他触摸白鼠时,华生和同事就在这名宝宝的后面用力敲击铁棒,制造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把小艾尔伯特吓哭。

经过几次之后,白鼠再次出现在小艾尔伯特面前时,他立马就哭,非常不愿意跟白鼠待在一起。

华生认为,这个实验显示了人类的经典条件反射,对特定事物的恐惧和其他情绪反应是可以通过后天条件形成的。

行为治疗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各种实验为基础,比如著名的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还有系统脱敏原理、模仿学习原理等等。

行为治疗的理论认为,个体的日常行为里,有些是适应性的,有些是非适应性的,说白了就是,在人的行为里,有些是中性的、健康的,有些是不健康的。

比如因为恐惧而总是逃避社交,总忍不住反复洗手,有成瘾行为等等,这显然就是不健康的行为。

行为治疗认为,这些不健康的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是导致个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些行为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和行为引导来消除。

其实行为治疗的道理并不难理解。早在“行为主义心理学”还没有诞生之前,人类社会用了几千年的奖惩制度,其实就是一种行为治疗。

而且,行为疗法基于科学实验,它确实是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作用的。

但是,如果过度、不科学地使用行为治疗,弊端非常明显!

行为治疗、尤其是极端的行为治疗只关注个体的行为及表现,严重忽视了其情感与心理感受,很容易对个体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华生曾将行为疗法实施在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结果,他的大儿子因忍受不了父亲的冷漠教育,多次自杀被人救了下来,但在30岁那年还是离开了人世。

华生的二女儿也多次尝试自杀,精神状态一直不佳,总是沉默不说话、经常易怒、酗酒。

而另一个采取极端行为治疗的,是国内临沂四院的“杨叫兽”——杨永信。

杨永信,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永信的“电击疗法”相当于改良前的电休克治疗,会令人极度痛苦。他用这一招“治疗”网瘾青少年,“效果”很好,甚至得到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

在外界看起来,以为是“电休克治疗”令青少年行为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可事实上,杨永信是利用电击带来的巨大痛苦,迅速让青少年建立起恐惧性的条件反射,不得不服从杨永信和父母的管教。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青少年一不听话,就会被电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这是一种基于酷刑之下的行为训练法。

这不但不能解决所谓的“网瘾”问题,还对大量青少年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还无法逃脱杨永信和家属的惩罚。这种遭遇足以导致他们罹患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后来,媒体揭露了杨永信的恶行,临沂网戒中心被关停,很多网友说杨永信是丧心病狂“杨叫兽”。著名的《科学》杂志用“最臭名昭著的”来形容他。

所以,规范的、专业的行为治疗确实是科学的、整体有效果的,但一定要警惕行为治疗走极端!

02、认知治疗注重纠正认知,但总纠不了怎么办?

那认知治疗(CT)是怎么创立的呢?巧了,与华生一样,认知治疗的创始人贝克也学过精神分析。

贝克,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贝克跟华生一样,他根本不关心弗洛伊德那玄乎的精神分析理论,他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实际的问题。

贝克发现,抑郁症来访者往往有非常负面的自我评价,对未来过分悲观,也会从负面的角度去理解很多现实的事情,难怪他们抑郁了。

贝克认为,如果能改变这些来访者的认知,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就会发生变化,问题就解决了。

后来,这发展成认知治疗,治疗的目的就是找出个体的不理性、不良的认知,然后用规范、专业的方法进行调整。

这些不良的认知主要有哪些? 心理学畅销书籍《伯恩斯新情绪疗法》里面,列举了“十大认知扭曲”。

心理领域畅销书籍《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非此即彼”思维,又叫做“两极化”思维。有的人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就彻底地否定自己,觉得“我就是个无能的废物”,并因此情绪低落。

又比如“以偏概全”。比如,一个学生遭到了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心里认为“老师们全都是坏的”,甚至觉得“人类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感到非常愤怒。

还有 “应该句式”。比如,个体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非常高,总觉得“我应该这样,绝对不能那样”,“他怎么能这样做,这是无法接受的”……

这种强加于别人和自己的“应该”,会令人烦躁怨恨,引起情绪波动。

认知治疗认为,如果能将这些扭曲的认知予以纠正,就可以改善情绪和不良行为。

03、在AI时代,认知行为治疗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后来,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两者相互结合,便发展出了“第二代认知行为疗法(CBT)”。

在行为认知疗法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会跟来访者一起寻找、梳理来访者的扭曲认知,然后通过分析讨论、举例、验证等方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良认知。

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脱敏疗法、暴露疗法、行为激活、放松技术等行为治疗技术来缓解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总的来说,CBT是有作用的,认知的改变确实可以带动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用适当的、科学的方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良行为,来访者感受到自身的积极变化和生活中的正反馈了,也更容易进行良性循环。

不过,对于病情中重度,尤其是重度的精神障碍患者来说,CBT的作用非常有限。患者有可能会坚持自己的认知,也有可能会“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

如今是AI时代,信息茧房已被打破,很多青少年患者见多识广、思维逻辑性很强。

此图为AI生成

如果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的水平不足,就很难获得这部分青少年患者的认可和信任,被青少年怼得说不出话来,双方甚至陷入“诡辩”状态。

心理学教授贺岭峰曾分享过一个例子。一对复旦大学教授带14岁的儿子找他咨询,因为这孩子得了抑郁症,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多次尝试自杀。

贺岭峰跟这孩子谈了1个小时,其实相当于进行了认知治疗。贺教授最后很无奈,因为他发现自己说服不了这孩子,反而快被这孩子说服了。

最后,他发现这孩子喜欢猫,只好建议他爸妈给他养一只,“人不一定能留得住他,猫没准能留得住”。

其实鼓励孩子养宠物,就类似于行为治疗,希望孩子能从这个行为中获得人生意义感,缓解精神心理问题。

这个方法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作用甚微。如果养宠物就能解决抑郁症的话,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久治不愈的患者。

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认知行为治疗(CBT)的局限性。

还有的来访者很认同认知行为治疗师说的话,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有问题,但症状就是无法缓解,“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啊”。

一来二去,来访者觉得认知行为治疗师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只会讲道理,自己也达不到对方的要求,有挫败感,很快就不愿再去了。

为什么CBT会有这种局限性?因为它解决不了患者不良认知背后的根源。

CBT能够识别到患者的不良认知,但这种认知到底是怎么来的?

认知治疗的创始人贝克认为这些认知来源于幼年、童年阶段的不良经历。但具体是什么?他也不知道。认知治疗并不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因为找不到。

其实,精准精神心理学已经发现,不良认知的根源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尤其是内隐记忆层面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如果个体的不良认知和不良行为较严重,说明这背后有较多的、甚至是大量的病理性记忆。

要是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得不到修复,认知和行为的问题就很难真正缓解。这就表现为个体很偏执,或者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但问题是,这些病理性记忆有很多储存于个体的内隐记忆层面,他们根本想不起来。

CBT只能在人的外显记忆层面进行处理,无法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也就无法修复主要的病理性记忆。这就是CBT的局限所在。

04、正念疗法更进步一些,但仍未做到高效而深入

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兴起,包括正念认知治疗(MBCT)接纳与承诺治疗(ACT)正念减压训练(MBSR),辩证行为疗法(DBT)等。

这4种疗法都与东方佛学密切相关,是基于正念发展而来的认知行为治疗,也就是近几年来中西方都比较流行的“正念疗法”。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 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

此图为AI生成

比如在正念减压训练中,强调个体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对当下的一切都不作评判和分析,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比如,个体先选取一个“注意对象”,可以是一个声音、词语、自己的呼吸、感觉等等,然后放松地坐着,闭眼,将注意力集中于所选择的注意对象上。

正念认知治疗则融合了“认知治疗”和“正念减压治疗”的方法。

比如,抑郁症患者出现负面的想法和情绪时,可以采取一种开放的、接受的态度来应对,通过冥想,集中注意力觉察自己的身体与情绪状态,顺其自然,不作任何评判、分析和压抑。

以上只是正念疗法的简单介绍,如果健康大众想学习这种疗法的话,可以寻找相关的课程和书籍。如果是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一定要在专业的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可见,正念疗法与传统的认知疗法有很大区别。

传统的认知疗法强调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这是有道理的,但这其实不容易做到。如果改变不成功,就容易转化成一种“强化”。

比如很多患者说,“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但我越是压它,它就越是窜得厉害,最后我整个人就掉进去了,我也觉得自己很失败,情绪就更糟糕了”。

而正念疗法的核心不是改变,也不要厌恶和排斥,而是平和、耐心地观察,甚至不去管它,与之共存。

不跟不良的认知对抗,而是采取一种相对抽离的态度,这反而有可能将其弱化,情绪也不容易因此波动。

而且,正念疗法往往是通过打坐、冥想和精神训练来进行的。

已有科学研究证实,冥想可使大脑处于放松状态,产生内啡肽和大麻酚等,情绪变得平和,甚至有轻度愉悦的感觉。

个体带着这种状态去觉察自己的思维和感受时,就有可能会进一步弱化负性情绪和不良认知。

还有辩证行为疗法(DBT),美国有精神科专家用来治疗“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

辩证行为疗法(DBT)认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行为疗法的最大缺陷在于过于强调“改变”,这在很多患者身上是难以奏效的。

所以,DBT强调“接受”,其治疗的核心在于引导患者学会接受生活的压力,接受自身的不足,达到一种的平衡状态。

另外,DBT在处理青少年自残、自伤的问题上,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自残、自伤行为很危险,对身体有很大损伤,这是必须禁止、消除的。当然,父母们的这种想法也不无道理。

但很多青少年患者的内心实在太痛苦了,自伤、自残可以令他们暂时减轻痛苦,稍微获得安慰。所以对他们来说,这是特殊情境下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辩证行为疗法就是帮助父母和孩子互相看到对方观点和感受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讲得通俗一些,就是引导他们“互相理解”。

一旦双方可以深刻地互相理解了,他们就不会争辩谁对谁错了,而是转变新的思维方式。

比如父母看到孩子非常痛苦时,开始学会接受,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安抚。

如果孩子一时难以完全停止自残、自伤,父母甚至可以在某个短暂的阶段、在保证孩子的生命和健康不受到威胁的前提下,适当允许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压。

而孩子也会意识到这个行为带来的风险,愿意逐渐减少自残、自伤的频率,并学习更积极的方式来释放负性情绪。

从这个角度看,辩证行为疗法确实意义重大,它对青少年自残和自杀行为的干预效果显著。

而且,它特别强调患者康复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和社会支持系统,认为必须进行家庭治疗,促进患者父母的改变,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

总的来说,第三代认知行为治疗对比起第二代,又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其实,第三代认知行为治疗也是在外显记忆层面处理精神心理问题的,还是无法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修复主要的病理性记忆,仍旧无法实现深入而高效。

另外,市面上有些心理咨询师学习了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后,将二者结合为“催眠下的认知治疗”。

但这种治疗方式存在极大的局限性,甚至很难行得通。

因为如果来访者要进入催眠状态,就需要放下批判性思维,完全信任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所说的话。

可是,一旦来访者听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说一些自己不认同的观点,他们很容易排斥,恢复批判性思维,然后催眠深度变浅。这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

总的来说,虽然认知行为治疗(CBT)目前是一线的心理咨询/治疗方法,但它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无法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修复主要的病理性记忆,解决精神心理问题还是不够高效。

那么,认知行为治疗(CBT)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底在哪?后续我们会继续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陆林主编

2、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美]戴维·伯恩斯/著,李亚萍/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年

3、辩证行为疗法及其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陈胡丹等,四川精神卫生第29卷第5期,2016年

4、正念疗法——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熊韦锐等,医学与社会第24卷第1期,2011年

5、正念疗法对青少年焦虑、抑郁及适应障碍的改善效果,董莹盈等,2019年

来源:晴日心理何日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