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作为一种复杂且多因素交织的心理行为,其成因与机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已有研究表明,童年期性虐待(Childhood Sexua
樊希望课题组联合我国著名家庭治疗专家刘亮在精神病学领域国际知名、中科院二区TOP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发表青少年抑郁自伤行为研究成果。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作为一种复杂且多因素交织的心理行为,其成因与机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已有研究表明,童年期性虐待(Childhood Sexual Abuse, CSA)是导致多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包括非自杀性自伤(NSSI)。然而,关于CSA与NSSI之间具体关联机制的研究仍相对不足。
针对这一研究空白,近日,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樊希望课题组与刘亮课题组共同完成的一项重要研究,深入探讨了童年期性虐待(Childhood Sexual Abuse, CSA)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发表在精神病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SCI/SSCI收录,JCR Q1,中科院二区TOP期刊,影响因子IF = 4.9)。这一发现为理解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心理干预和预防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CSA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特别关注社会回避(Social Avoidance)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到的家庭支持(Perceived Family Support)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
通过对来自中国九个省份16家医院的1737名年龄介于12至18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童年期性虐待(CSA)不仅显著增加了青少年的社会回避倾向,还通过社会回避这一中介机制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发生风险。
此外,研究进一步指出,较高水平的感知家庭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CSA对NSSI的负面影响。然而,来自家庭的支持往往存在不足,且随着童年期性虐待严重程度的加剧,这种缓冲和保护作用逐渐减弱。
这一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CSA与青少年NSSI行为关联机制的理解,也强调了家庭支持在干预和预防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为制定针对高风险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提示未来应关注社会回避行为的干预和家庭支持系统的强化,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自伤行为。
作
者
介
绍
樊希望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理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业务第一党支部书记,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心理测量、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神经反馈训练干预青少年抑郁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主持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学科建设项目,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中科院二区TOP)、Psychiatry Research(中科院二区)、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Nature旗下子刊npj Mental Health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文16篇,担任BMC Psychiatry、BMC Public Health等期刊审稿人,上海市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一届残疾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负责人研发的“基于AI和VR技术的心理智能评估与干预系统”项目荣获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第三届精神卫生科创论坛优胜奖;“VR青少年心理健康智能评估与干预系统”项目获得2022年南昌智慧医疗论坛“VR+医疗”应用场景路演“金奖”,已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项。
刘 亮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中心主任。
我国中青年家庭治疗专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性心理健康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家庭治疗协作组委员,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师。
专业方向:家庭治疗、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
作
者
介
绍
来源:临床心理刘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