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生活方式医学发展,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述评

B站影视 2025-01-22 01:03 2

摘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在本刊发表述评指出,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是现代医学发展模式和疾病谱变化的必然选择,生活方式干预是疾病预防以及推进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这是推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也为我国未来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在本刊发表述评指出,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是现代医学发展模式和疾病谱变化的必然选择,生活方式干预是疾病预防以及推进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我国医疗面临“资源绝对不足、相对浪费、未来负担重”的三重困境。一方面,与全球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资源总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另一方面,治疗过程的不规范又导致各种医疗资源利用不足和浪费的现象同时存在。例如,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显示,在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一半经治疗的病变实际狭窄不足70%,目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 QCA平均高估10%~16%。

与此同时,社会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在持续推高我国的心血管疾病负担。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在推行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不良生活方式是威胁全球和我国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在慢性病致病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

我国人口基数大,行为危险因素和疾病危险因素暴露普遍,目前高血压患者2.45 亿,血脂异常患病率 38.1%,超重或肥胖率 50%,吸烟人群超3亿,糖尿病患者超 1亿。

大量证据表明,人群层面的生活方式改善带来的获益优于治疗,生活方式医学可为疾病防治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显示,1980~2000年,在美国减少的冠心病死亡病例中,大约44%归因于主要危险因素的减少,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身体活动不足;1981~2000年,英国冠心病死亡率显著下降,其中一半以上也归因于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是吸烟)的减少。

如采取合适的生活方式医学措施,多达40%~60%的癌症可以预防。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生命八要素”包括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正常以及积极参与

身体活动、健康饮食、戒烟、睡眠健康,也强调了生活方式改善对于促进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国内外多个指南也指出,生活方式医学是疾病防治的核心和基石。比如,美国高血压管理指南指出,高血压的一线治疗方法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减肥、饮食中减少钠和补充钾、遵循健康的饮食模式、增加身体活动和限酒。

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强调,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方法是在一生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管理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基石。

生活方式医学是现代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全生命周期关爱的良好体现。

生活方式医学有六个支柱,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身体活动、戒烟限酒、压力管理、睡眠管理、社会支持。

生活方式医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兴起20多年,而我国过去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生活方式医学的发展相对不足。

据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有健康管理(体检)机构7570家,其中民营机构1313家,占比17%。这些机构正在积极转型,但可公开检索到的“生活方式医学中心/生活方式医学科”不足10家。

生活方式医学在中国的发展有几个标志性事件。2020年9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成立了首个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标志着生活方式医学在中国正式落地。

2022年12月,华南首家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协议签署,202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正式开业。2023年2月,山东首家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成立。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成立至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社区实践以及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不仅仅是疾病康复,是指心脏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康复,与生活方式医学是联合在一起的。

为了推进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及生活方式医学的发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在全国布局:(1)在北京,生活方式处方化,包括运动、营养、压力、睡眠、中西医结合处方;(2)在华中地区,健康服务体系化,建立照护、康养、体检、健康管理等服务的专业评价体系;(3)在深圳,关键技术中国化,覆盖危险预测、储备评价、功能重建、可穿戴、人工智能、心肺康复等方面;(4)在云南,医学融入生活化,构建健康产业新生态。

2022年9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牵头成立了生活方式医学联盟,目前已有122家单位加入,其中示范中心10家、达标中心48家、建设中心64家,遍布全国20余个省级行政区。另外,还搭建了联盟官网,实现联盟在线申请、审核、信息共享等网络化管理。

目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编译了国内首部生活方式医学教科书,并已开展线上、线下的健康生活方式学院,但是国内尚无医学院校开设生活方式医学专业课程。

当前我国生活方式医学的发展还面临四大问题。首先,机制研究及循证研究有待强化,需要寻找科学原理、干预靶点,制定和规范指南,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为个体化的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等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收费难,医保支付难纳入,商业保险缺乏相关险种。另外,专业人才不足。从事生活方式医学的人员基本上都是过去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这由健康生活方式转变到健康生活方式医学还有很大的距离。

生活方式医学需要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即医学、营养、运动、心理、睡眠、中医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

最后,缺乏有效地推广及普及措施,基层实践能力弱。生活方式医学应该向全民推广,向基层推广,使人人都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守门人。

简言之,如何提升基层生活方式医学践行的能力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的行动倡议

(1)建议大力推进全国健康生活方式运动

建议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社会各界、全民参与,在全社会形成“风尚”、“文化”;基于“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功经验,在国家层面制定实施规划方案,协调各部门制定制度。

(2)建议公立医院设立生活方式医学科

建议所有有条件的公立医院设立生活方式医学科,构筑“科学研究、产业转化、普及推广、人才培养”基地,传递“预防为主,健康生活”的理念,为全国健康生活方式运动提供支持,逐步形成公立医院主导、社会民办机构共同参与的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体系,确立公立医院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中在技术研究、模式探索、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导地位。

公立医院必须转变现有的诊疗模式,整合学科布局,构建基于本土战略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积累生活方式医学的循证依据是公立医院生活方式医学中心的重要工作。公立医院要创新研究范式,借力前沿科技进展,开展高质量研究,基于中国人群数据获取科学、客观的证据,制定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方案和指南,打造生活方式医学研究的中国方案。

在观察性研究方面,需要纳入更多“心理-社会”要素,探索多因素交互作用和权重配比,开发综合性生活方式评估工具。

在干预性研究方面,要研发更多便于推广和普及的远程干预工具,产出改写指南的强效临床证据,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

在卫生经济学研究方面,希望探索能够兼顾临床效果和经济成本的最佳实践以及个体健康与政府投入的双赢策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节省个人及国家开支,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更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价值医疗”模式。

在多组学基础研究方面,要开展更多跨学科、多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研究。

在新技术应用研究方面,要抓住人工智能这个突破点。

公立医院还需探索可复制的落地推广模式,促进生活方式医学在全社会普及。大型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工会联手,对团体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对重点个体提供专属服务。

中等规模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可以通过核心科室和周边科室协作对个体提供服务。基层机构可以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大部分内容。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协同多方参与,统筹管理,分工协作。

(3)建议开设生活方式医学专业

建议全国所有的医学院、医学专科院校开设生活方式医学专业,发展学科,培养人才,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层人才的转型提供基础性支撑。

在现代医学中,生活方式医学是相对有自然发展规律和专业特色的一门独立学科,具有系统性,是跨学科的新兴医学学科,需要针对我国国情、民情展开更多的系统性研究。

(4)建议协同社会力量,促进生活方式医学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和调整,无论是推进生活方式医学的全民普及和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还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活方式医学产业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和领域。国家正在做大健康产业这块“大蛋糕”,预计到2025年全国健康产业及相关支撑产业的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

生活方式医学产业发展涉及很多方面,例如,生活方式医学基地建设,生活方式医学+大模型,人工智能体检,主动干预健康管理体系,可穿戴设备研究,功能性居家康复研究,生活方式数据平台,功能性食品开发,等等。驱动生活方式医学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政府意愿、市场需求、支撑条件。

(5)建议召开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

以前我国有爱国卫生运动大会,现在要呼吁和倡导召开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以促进学科发展以及产学研合作,表彰每年在推动健康生活方式运动中的先进个人、医院、家庭、社区、工会等,弘扬健康生活方式的优秀案例并加以传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连续四年召开全国生活方式医学大会,搭建起专业与行业、学术与转化、问题与解决方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医学。

[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3 概要 [J]. 中国循环杂志 , 2024, 39(7): 625-66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4.07.001.[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

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网“期刊目录”或小程序(中国循环杂志+),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本刊所有文章!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