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与海的 “奇遇记”

B站影视 2025-01-21 13:55 3

摘要:“吃了吗?”这是一句中国人常用的见面问候语。但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见面时问的是:“无它乎?”

“吃了吗?”这是一句中国人常用的见面问候语。但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见面时问的是:“无它乎?”

“无它乎”并不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语,《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有记载:“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它”是“蛇”的本字,古人因受毒蛇伤害而产生恐惧,因此才会见面就问:“老张,今天没见到蛇吧?”

扁尾海蛇(Laticauda laticaudata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挥别”四肢:

爬行大师的演化史

“画蛇添足”“杯弓蛇影”“打草惊蛇”“人心不足蛇吞象”与“牛鬼蛇神”等成语似乎印证了人类对蛇的不喜和畏惧。

蛇类起源于距今约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从蜥蜴类爬行动物逐渐演化而来,因此蛇类的祖先曾在白垩纪时期与恐龙共同生存,远早于由部分学者提出的人类21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时间。因此,蛇类曾见证并“陪伴”着人类短暂的演化历史。

脊椎动物的演化总体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从鱼类开始演化,到两栖动物开始初步适应陆地环境,再到爬行动物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发展出强有力的附肢,从而更好适应陆地生活。

蛇类是脊椎动物中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类群,它们的适应能力很强,成功拓殖了世界上绝大多数恶劣的环境。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蛇类都顺应了这种从水到陆的演化趋势,然而确有一些蛇类特立独行,它们面对广袤的海洋环境,从陆栖性祖先状态再次返回海洋中,这一现象称为“次生性水栖适应”。这些特殊的海洋生活的蛇类都表现出对海洋环境不同程度的适应性与依赖性,它们的尾部多少呈扁平的桨状,这些蛇类被统称为海蛇。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会游泳的海蛇

“眨眼”间的“逆袭”

在演化方面,虽然海蛇和鲸类、海龟一样,都属于次生性返回水中的类群,但是海蛇的演化在时间尺度上却要“年轻”很多。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经历了上亿年的时间,而海蛇从陆生到水生却仅仅经过了数百万年,从漫长的地质历史和生命演化的尺度来看,海蛇从陆地到水中的逆袭真可算是“一眨眼的工夫”。

邻水而居:扁尾海蛇类

扁尾海蛇属(Laticauda)大约起源于1600万年前,在距今800万 ~1000万年间各物种开始陆续分化。

扁尾海蛇属物种主要生活在多石的沿岸沙滩或海岛岩礁环境附近,主要以鳗鱼为食,还保持有良好的陆地运动能力,可以算得上是陆栖和完全海栖的中间类型。

丽斑海蛇(Hydrophis elegans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依水而居:真海蛇类

真海蛇类相对于扁尾海蛇可谓是“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它们的最近共同祖先时间出现在距今约600万~1000万年前,并且在最近的500万年间,受到海平面波动的影响,真海蛇类至少分化出了40个物种。

真海蛇类的所有物种均为完全水栖性物种,其体形侧扁,尾巴成桨状,腹鳞和相应的肌肉退化导致这类海蛇已经丧失了陆地运动能力。多数物种的头体长为0.75~1.5米。尽管它们主要以鱼类为食,但真海蛇类捕食往往会刻意避开无脊椎动物。

海蛇与普通蛇类的尾部对比(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海蛇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一个极为年轻且成功的案例。近年来,科学家已经陆续使用基因组手段综合解析了海蛇很多适应性的奥秘,期待未来更多关于海蛇的谜题被解开。

撰文 | 任金龙

责任编辑 | 王佳璇 张丽涵

运营编辑 | 张丽涵

质量审核 | 业蕾

❖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海蛇与海的 “奇遇记”》❖

现订购2025年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定价360元

就能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