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越千年风华 绽北疆盛景

B站影视 2025-01-21 10:45 3

摘要:有人说,这里天很低,云很多,敕勒川草原广袤无垠,黄河水奔流而过,长城蜿蜒巍峨,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在这里交汇,阴山山脉吹来的风不仅很凉爽,还带来了奶茶的咸香和烧麦的鲜香;

祖国正北方,东经 111°37′、北纬 40°74′交汇点,这里是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座青城。

有人说,这里天很低,云很多,敕勒川草原广袤无垠,黄河水奔流而过,长城蜿蜒巍峨,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在这里交汇,阴山山脉吹来的风不仅很凉爽,还带来了奶茶的咸香和烧麦的鲜香;

也有人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幸福:是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青城驿站,是越来越多开在家门口的演唱会,是“六大产业集群”耦合成链为人才们创造的众多实现抱负的机会,是多次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

一千个人眼中又只有一座青城。是古老之城、品质之城、幸福之城。

纵览时间长河,呼和浩特的前世今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如今,这座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迈向更远的未来!

云中拔地起,高浪蹴天浮

有诗云: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2300多年前的一个午后,微风不燥,时候刚好。正在黄河岸边选址筑城的赵武灵王,恰见一大片群鹄正在蓝天白云中翱翔,阳光透过鸟群投下,一瞬间大地上光芒四射。“吉兆!吉兆!”赵武侯决定在黄河东岸筑城,并命名为云中城。“云中郡故城”位于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

云中,作为内蒙古首座有文献记载的城市,孕育了呼和浩特千年城市文脉的最初律动,开启了呼和浩特城市文明史的先河;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大融合的生动写照,也为这座城市深深刻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底层基因。

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呼和浩特平原见证了近百座城池的兴衰更迭。以战国秦汉时期“云中郡故城”、北魏“盛乐古都”、辽金元时期“丰州城”、明代“归化城”和清代“绥远城”为代表的一座座古城,都成为了北方各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中互动交融的鲜活注脚。他们化身为北疆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与关键载体,照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渊远脉络,成为最引人瞩目的历史坐标。

70万年人类史、5000多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跨越时空的界限,穿梭于岁月的长廊,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回眸凝望,中华民族各地区的文明犹如繁星点缀夜空,而呼和浩特便是其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全程闪耀光芒:

从秦汉长城边塞烽火到昭君出塞胡汉和亲;

从拓跋建都盛乐到“武川白道”打马走出隋唐盛世;

从辽金军事重镇丰州城到元朝草原丝路明珠;

从明朝“俺答封贡”完成建城大业、召庙林立到万里茶道的东方起点、清朝归化、绥远双城并置“屏藩朔漠”;

从百年平绥铁路畅通塞外到大青山英雄儿女奋起抗日、绥远“9.19”和平起义迎来解放......

恢弘大气史诗与多元融合经历共同铸就了这座城市善良、包容、多元的城市肌理;对幸福的永恒追求决定了这座城市的求新、开放、上进的城市特质。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

时间拉回今天。2024年12月6日,舞剧《昭君》,在湖北宜昌剧院上演。时至今日,《昭君》已连续上演8年之久,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佛山、成都、重庆、湖南、南宁等全国各地巡演近百场;1000多公里外,32件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精品文物亮相亮相深圳南山博物馆,描绘拓跋鲜卑不同阶段的文明与文化特征,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打卡;北上,由呼和浩特市歌剧舞剧院演出的舞蹈诗剧《敕勒川》作为第23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精彩项目,在上海首演,现场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海外,住在英国伯明翰的Lorin收到一份中国朋友寄来的雕刻着草原风貌的瓷盘生日礼物——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刻瓷......

一路风雷激荡,一路凯歌嘹亮。是什么样的动力在支撑着这座城市发展?答案显而易见: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呼和浩特提供了足够的底气。从珍贵文物到文化景观,从远古传说到历史史实,呼和浩特从未忘记肩负着的历史重托,坚持以厚重凝实的文化底色赋能城市发展,以创新的工作思路推动北疆文化走出去、火起来......历史文化底蕴早已融在这城的精神中,刻在发展的基因里。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一个地区的发展,总以文化的繁荣为标识。回望,云中城播下的那颗希望种子,在岁月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历经千载,不断迸发出蓬勃向上的力量,正向着未来,更加努力地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

北望繁华地 奋翼凌苍宇

北依阴山,南临黄河,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呼和浩特从来就是一座备受瞩目的城市。

从前,这里便是往来要道,边陲重镇。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就有部分中原人口迁至呼和浩特地区,此地渐成“畜牧蕃息”“年谷丰登”景象;辽宋金元时称“丰州”;明代,阿拉坦汗主持兴建归化城,草原牧区物产集中于此与中原物资交换;150多年前,这座北方城市“归绥”更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城镇和交通枢纽。

大召寺前的月明楼里,二两烧卖一壶茶的短暂休整,刚刚走出杀虎口向关外寻求商机的商旅正在热烈的交换信息;回族人刘宽的万胜永肉铺里酱牛肉的香味儿,让街面上来来往往逃荒而来人们垂涎欲滴……通向四方城门的四大街上南来北往的客商络绎不绝,几千间店铺林立,各种商号、钱庄、票号生意兴隆。皮毛、茶叶、药材、粮食是主要的贸易资源。

斗转星移,如今的呼和浩特更胜从前。

高速的公路网、铁路网就像植物茁壮的脉络,不断加快加深这座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营养”交流,让这座城市越加繁茂。城市西南部,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的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里,专家们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国家乳业“卡脖子”的技术瓶颈;城市东南部的“中国云谷”中,绿色算力正在助推国家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如今的呼和浩特正在创造前所未有的城市辉煌,这里正在逐步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区域现代消费中心、区域休闲度假中心、区域教育医疗中心、区域绿色金融中心。

生机之地,人必趋之。

1949年9月那个只有11万人口的小城,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座360万人口的城市。全新的人口,全新的构架,十万大学生留呼、十五万青年留呼、建设青年社区,这座城市对青年人的欢迎和接纳,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现代都市的光彩。周末,你可能是去雕塑艺术馆、各类博物馆独自感受文艺之风,而你的同事可能是去大黑河畔的露营地和朋友尽享欢聚之乐,在这座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五宜”城市,只要你去尝试,生活便充满无限可能。

如今的呼和浩特市矗立在祖国的正北方,其辐射能力、带动力日益彰显,中心城市作用越来越突出,呼包同城化、呼包鄂乌一体化、呼包银榆城市群中心城市;首府半小时都市圈、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俄蒙欧对外开放圈,所表达出的都是呼和浩特作为一座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国务院最新批复中“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定位,更是将呼和浩特推向了新的历史制高点。

这里不再是古云中,不再是塞北边陲,而是一座现代化草原都市。

逐梦赴千程,肩负凌云志

“天地交而万物通”。自古以来,交通枢纽之地,必然商贸兴盛。

如何做好一座交通枢纽?呼和浩特当仁不让。

唐朝,漠北少数民族政权友好联系纽带“回鹘道”途经这里;清代,归绥城是草原丝绸之路重要节点。17世纪20世纪初的万里茶道,让福建武夷山的茶叶,经一整年的长途跋涉,直至进入中亚和欧洲的皇室茶杯中,经过的13000公里茶叶之路,也是在经呼和浩特后与草原丝绸之路汇合。近代,呼和浩特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成为连接中国内地和俄罗斯、蒙古国以及欧洲腹地的节点城市。

俯瞰2025年1月5日起实施的全国铁路列车运行网,呼和浩特通往杭州、上海、重庆、西安、成都、济南、郑州、兰州、太原、西宁、青岛、大同、运城等方向的高铁和动车组列车线路,犹如一道道闪耀的光芒,将内蒙古中西部与华北、华东、西南、西北地区时空拉近。

1小时09分到包头、1小时19分到大同、1小时59分到北京……高速路网四通八达,半小时交通圈、一小时交通圈、两小时交通圈已经把呼和浩特与周边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

计划到2025年,实现首府至盟市及相邻盟市间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到2035年,实现呼包鄂城市间1小时通勤、首府至盟市行政中心2小时直达;今年年底,毗邻云中古城的盛乐国际机场,将飞起冲向世界的鸿鹄……

以呼和浩特为核心,联动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等枢纽城市,形成设施互联互通、服务广泛辐射、功能融合互补、支撑开放发展、运行协同高效的枢纽集群,呼和浩特将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车马繁华带来客商如云,四通八达助力经济腾飞。自古以来有些道理皆是相通。

如今的呼和浩特不再是被动等待别人前来“开发”,而是主动融入到国家、国际经济大环境中。

去年5月,呼和浩特首趟中亚班列商品车专列从沙良物流园发出,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运抵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去年8月,一辆悬挂着俄罗斯牌照的TIR卡车班列缓缓驶出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往莫斯科,呼和浩特市国际跨境公路运输方式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两个月前的一个凌晨,一架图—204型全货运飞机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顺利起飞,执行呼和浩特—乌兰乌德—莫斯科航线任务,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正式开通洲际货运航线,这座草原都市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明显。

如今,大盛魁驼铃声虽已消失在大漠深处,但往返于呼和浩特—法兰克福的货运专列重新架起了与北部邻国交往的桥梁。借助区位交通优势,呼和浩特各大产业迅猛升级:“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大踏步迈进,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呼和浩特乳业破圈出海,让“中国品牌”成长为“国际大牌”;4.4万P的庞大算力,让中国算力产业集群先锋、绿色算力发展先锋、“中国云谷”实至名归;六大产业集群耦合联动发展,让现代化产业体系厚积成势......这座跃动现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换挡升级的进程中持续彰显着包容与开放的胸襟。

日前,《呼和浩特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式获批,呼和浩特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三大定位被从国家层面给予肯定。

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呼和浩积极发挥在区域经济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方面持续发力;

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呼和浩特着力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

“三个城市”定位缘何花落青城?纵览呼和浩特的前世今生,答案不言而喻:看尽千年风华,这城风景独好——是呼和浩特,必须是呼和浩特,也一定是呼和浩特。

十年后,再看阴山脚下、黄河岸边。这座北方现代都市将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更加优质、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各个民族更加团结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明珠。

正所谓:今朝挥毫书锦绣,他年仗剑绘乾坤!

丨来源:青橙融媒(策划:杨承昊 文:杨承昊 高宏鑫 特别致谢:东方文化杂志社)图片源于资料图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