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们家老二不原意,那老大呢?”媒婆王婆子试探地问道。
杜老汉脸色一沉:“我家大女儿?他一个瞎子还想娶我家大女儿?”
屋子里突然安静下来,角落里传来一个平静的声音:“我愿意。”
所有人都转过头去,看见那个一直默默干活的女人正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011977年深秋,一列从新疆开往内地的绿皮火车在夜色中穿行。
陈建军靠在硬座车厢的角落,左眼包着纱布,右眼望着窗外一片漆黑。
火车的咣当声一下一下敲击着他的心脏。
每一声都在提醒他,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解放军战士已经不存在了。
车厢里的人时不时偷偷瞄他一眼。
有个大娘摇头叹气:“这么年轻就废了一只眼,真造孽。”
旁边的男人压低声音:“听说是在边疆打仗受的伤。”
“回家怕是不好找媳妇喽。”另一个声音飘过来。
陈建军紧紧抱着帆布包,里面装着他全部的家当。
军功章、退伍证,还有那张让他心情复杂的残疾证明。
三个月前的那次爆炸,炮弹片直接飞进了他的左眼。
军医摇着头说:“伤得太重,这只眼睛保不住了。”
部队本来安排他去后勤科,可他拒绝了。
“我不能拖累战友。”这是他对连长说的最后一句话。
火车到站时天已经大亮。
陈建军背着包走出车站,熟悉的黄土地扑面而来。
家乡还是那个样子,土路、平房、晒谷场。
可他却觉得一切都变了。
村口的几个小孩看见他,吓得躲到大人身后。
“是建军回来了!”
“他眼睛真的瞎了一只!”孩子们的话像针一样扎在陈建军心上。
走在村里的小路上,遇到的村民都用奇怪的眼神看他。
有的人点点头算是打招呼,有的人干脆绕路走。
“建军回来啦,听说在部队受伤了。”
“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小伙子。”
陈建军装作没听见,埋头往家走。
推开院门,母亲李秀英正蹲在灶台前生火。
听到脚步声,她回过头来。
看见儿子的那一刻,手里的柴火“啪”地掉在地上。
“建军!我的儿子!”她颤抖着手想要摸儿子的左眼,又不敢碰。
“妈,我回来了。”
陈建军的声音有些哽咽。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李秀英抹着眼泪,拉着儿子的手不肯松开。
那天晚上,母亲在隔壁房间偷偷哭了一夜。
陈建军隔着薄薄的木板墙听得清清楚楚,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王媒婆就来了,她是个五十多岁的妇女,专门给村里人说媒。
“秀英啊,建军回来了,也该找个媳妇成家了吧?”
母亲眼神有些躲闪:“这孩子眼睛......”
“哎呀,没事没事!”王媒婆拍着胸脯说,“我有合适的姑娘,保证给建军找个好媳妇!”
陈建军坐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找媳妇这件事将是他人生最大的难题,可母亲那期盼的眼神,让他不忍心拒绝。
“那就麻烦王婆子了。”陈建军点点头。
王媒婆高兴得合不拢嘴:“好嘞,我这就去给你打听打听!”
看着王媒婆离开的背影,陈建军心里既充满希望,又忐忑不安。
02回到家的日子并没有陈建军想象中那么容易。
失去一只眼睛后,他的生活处处都是障碍。
走路时经常撞到树上,有时还会一脚踩空掉进沟里。
村里的孩子看见了就哈哈大笑,指着他说:“瞎子!瞎子!”
干农活更是困难重重,锄地的时候看不准方向,经常把庄稼苗也锄掉了。
收麦子时分不清麦穗和草,忙活半天收成却比别人少一半。
“瞎子还种什么地,早点回家算了。”
村里的闲话传到陈建军耳朵里,他只能当作没听见。
李秀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建军,你别往心里去,咱自己过咱自己的日子。”
“妈,我没事。”陈建军勉强笑笑,可心里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个月后,王媒婆兴冲冲地来报信。
“秀英,有着落了!邻村刘家的闺女,我跟她说了建军的情况,她愿意见见面。”
李秀英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真的吗?那太好了!”
“明天下午到我家,我安排你们见见。”
第二天,陈建军穿上了最好的那件中山装。
李秀英给他梳了头,还特意找了块布帮他把左眼遮得更严实些。
“建军,一会儿说话客气点,人家姑娘脾气直,你别介意。”王媒婆提醒道。
刘家姑娘叫刘小花,二十出头,长得还算清秀,她一进门就直勾勾地盯着陈建军看。
陈建军有些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
“哎呀,王婆子,你怎么不早说他是个瞎子?”
刘小花的声音尖锐得像刀子。
“小花,你别这么说......”王媒婆想解释。
“我才不要嫁给一个残废!”说完她头也不回地就走了,连一句客套话都没有。
陈建军坐在那里,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王媒婆尴尬地笑笑:“建军,你别往心里去,这丫头就是嘴快。”
“没关系,王婆子。”陈建军低着头说。
回到家,李秀英看见儿子的表情就知道结果了。
“没关系,建军,咱再找。”
“妈,要不就算了吧。”
“什么叫算了?你才24岁,怎么能不成家?”过了半个月,王媒婆又带来了新消息。
“这次是张家的闺女,人很文静,肯定比上次那个强。”
见面还是在王媒婆家。
张家姑娘叫张秀兰,确实比刘小花文静多了,她一直低着头,偶尔抬眼看看陈建军。
“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呀?”她轻声问道。
“在家种地。”陈建军老实回答。
“家里有几间房?”
“三间,都是砖瓦房。”
“以后想怎么生活?”
“踏踏实实过日子,养家糊口。”张秀兰问了一大堆问题,陈建军都一一回答了。
最后她温和地说:“我回去和家里商量商量。”
陈建军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结果第二天王媒婆就来传话:“人家说不合适。”
又是一次拒绝,陈建军心里的失望更深了。
一个月后,王媒婆第三次上门。
“这回是咱村李家的闺女,李翠花,比你小三岁,知根知底的。”
李翠花长得一般,但胜在是本村人,知道陈建军的为人。
见面时,她一直在偷偷打量陈建军。
旁边坐着李大叔,不停地搓着手。
“建军人是不错,就是这眼睛......”他嘀咕着。
李翠花咬着嘴唇,显得很纠结。
“王婆子,他这眼睛以后能好吗?”
“这个......医生说很难了。”王媒婆如实回答。
李翠花沉默了很久,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
最后她小声说:“我......我还是算了吧。”又是一次拒绝。
陈建军反而没有前两次那么难受了,至少人家认真考虑过。
走在回家的路上,陈建军仰头看着天空。
“也许我真的注定要打光棍了。”他这样想着。
回到家,李秀英正在院子里喂鸡,看见儿子的表情,她什么都明白了。
“建军,你别灰心,咱再想办法。”
“妈,连续三个姑娘都不愿意,说明我这样子真的没人要。”
“胡说!”李秀英放下鸡食盆,“你是个好孩子,总会有好姑娘看上你的。”
那天晚上,陈建军一个人坐在院子里。
满天的星星看起来很远很远,就像他的希望一样遥不可及。
风吹过来,带着秋天的凉意。
他想起部队里的战友们,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想起那些牺牲的兄弟,觉得自己还活着已经很幸运了。
“就算打光棍又怎么样,至少我还活着。”他这样安慰自己,可心里还是觉得空荡荡的。
第二天一早,王媒婆又来了。
“秀英,我有个新想法!”
她神秘兮兮地说:“村东头杜老汉家的小闺女杜伊,长得那叫一个水灵,要不试试?”
李秀英眼睛一亮:“杜伊那么漂亮,能看上我们建军吗?”
“试试呗,万一成了呢!”听到杜伊这个名字,陈建军心里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村里人都说杜伊是十里八乡漂亮的姑娘,如果她能同意,那真是天大的幸运了。
03村东头的杜老汉在村里算是个人物。
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杜梅24岁,小女儿杜伊22岁。
杜伊长得像朵鲜花,走到哪里都有人夸。
村里的后生们排着队想娶她,可杜老汉眼光高,一个都看不上。
杜梅长得也不差,可性格内向,平时话很少。
人们总是被杜伊的美貌吸引,很少注意到她这个姐姐。
杜老汉也是,总觉得小女儿是宝贝,大女儿就随便些。
“杜伊将来肯定能嫁个好人家,小梅嘛,能嫁出去就行。”这是他常说的话。
王媒婆带着陈建军来到杜家时,正是下午时分。
杜老汉正在院子里编筐子,看见他们来了,热情地招呼。
“哎呀,王婆子,快进屋坐!”
“老杜,今天来是有好事跟你商量。”杜老汉放下手里的活,请他们进了屋。
“这位就是陈建军吧,听说是退伍军人?”
“对,好小伙子,就是眼睛受了伤。”王媒婆实话实说。
杜老汉看了看陈建军左眼上的纱布,眼神闪烁了一下。
“杜伊呢?让她出来见见。”
“伊伊!出来一下!”杜老汉朝里屋喊道,杜伊慢慢走了出来,果然长得美得像画一样。
她扫了陈建军一眼,目光停在他的左眼上。
脸色立刻变了。
“爹,我不同意这门亲事。”她直接开口拒绝。
杜老汉脸上有些挂不住:“伊伊,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我就是不愿意嫁给一个瞎子。”杜伊说完转身就进了屋。
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气氛很尴尬,陈建军低着头,又是熟悉的拒绝。
王媒婆咳嗽了一声,忽然想到什么。
“那杜老汉,你家老大呢?她愿不愿意嫁人?”
杜老汉脸色一沉:“我家大女儿?”
他看了看陈建军,语气里满是不屑:“他一个瞎子还想娶我家大女儿?”
屋子里突然安静得可怕,只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什么,角落里突然传出一阵细微的声音:“我愿意。”
众人都转过头去,看见杜梅正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她平静地看着这一切,声音很轻但很清楚。
“我愿意嫁给他。”
杜老汉瞪大了眼睛:“小梅,你说什么?”
杜伊也从里屋跑了出来:“姐,你疯了吗?”
王媒婆倒是高兴坏了:“哎呀,这可太好了!”
陈建军抬起头,用仅有的右眼看着这个突然改变他命运的女人。
杜梅二十四岁,个子不高,长得端庄秀丽,平时在村里很少说话,总是默默干活。
她走到众人面前,神色依然平静。
“我说我愿意嫁给陈建军。”
“小梅,你可想清楚了,他是个瞎子啊!”杜老汉着急地说。
“我想清楚了。”杜梅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
杜伊拉着姐姐的胳膊:“姐,你为什么要这样糟蹋自己?”
杜梅看了妹妹一眼,没有回答。
她转向陈建军:“你愿意娶我吗?”
陈建军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这个转折来得太突然,他完全没有准备。
“我...我当然愿意。”他结结巴巴地说。
“不行,我坚决不同意!”杜老汉站了起来。
“小梅是我的大女儿,长得这么好看,怎么能嫁给一个残疾人?”
“爹,我已经24岁了,再不嫁就成老姑娘了。”杜梅平静地说。
“那也不能随便找个人啊!你这是糟蹋自己!”
杜伊在一旁哭了起来:“姐,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不答应,你就也不答应了吗?”
杜梅走到妹妹身边,轻轻拍拍她的肩膀。
“伊伊,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可是...可是他是个瞎子啊!”杜伊哭得更厉害了。
王媒婆在一旁高兴得合不拢嘴:“杜老汉,这是好事啊!”
“建军是个好小伙子,人品没得说,小梅嫁给他不会吃亏的。”
“我不管,我就是不同意!”杜老汉坚持反对。
陈建军这时候开口了:“杜叔叔,如果您不同意,我就不勉强了。”
“不,我愿意。”杜梅看着陈建军,“你不用管我爹怎么说。”
屋里的争论持续了很久,最后杜老汉拗不过女儿,只能勉强同意。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
“杜家大闺女要嫁给那个瞎子?”
“真是想不通,好好的姑娘为什么要跳火坑?”
“杜老汉肯定气疯了。”
“陈建军倒是走运了,娶了个这么好看的媳妇。”村里的闲话传得沸沸扬扬,有人惋惜,有人不解,也有人羡慕。
李秀英听到消息,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
“建军,你有福了,杜梅是个好姑娘。”
“妈,她为什么要选择我?”陈建军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管她为什么呢,人家愿意就是你的福气。”
那天晚上,陈建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杜梅那句“我愿意”一直在他耳边回响。
为什么一个这么好的姑娘会选择他这个残疾人?
是同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他想不明白,但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也许,老天爷终于开眼了。
04
尽管杜老汉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但拗不过女儿的坚持。
最终还是松了口,同意了这门亲事。
消息传出去后,村里炸开了锅。
有人说陈建军走了狗屎运,有人说杜梅脑子坏了。
陈家虽然穷,但为了这门婚事,李秀英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
她把家里的老母鸡都卖了,又找亲戚借了些钱。
“这辈子就这一次,一定要办得体面些。”她这样对陈建军说。
杜家那边,杜老汉一直黑着脸。
杜伊也不理解姐姐的选择,姐妹俩的关系变得有些僵硬。
只有杜梅一个人很平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王媒婆在中间跑前跑后,忙着协调两家的事情。
“这可是我做媒这么多年来最不可思议的一对。”她这样跟别人说。
1978年春天,陈建军和杜梅的婚礼如期举行。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村里人都来看热闹,按照当时的习俗,仪式很简单。
没有什么婚纱礼服,新娘杜梅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头上盖着红盖头,看不见表情。
陈建军穿着新做的深蓝色中山装,脸上既高兴又紧张。
他一只眼睛看不见,走路都有些不稳,李秀英在一旁小心地扶着他,生怕出什么差错。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简单的仪式很快就结束了。
村里的老人们说着吉利话,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杜老汉全程黑着脸,勉强应付着客人,妹妹杜伊站在人群后面,眼睛红红的,显然哭过。
只有李秀英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我儿子有福气啊!”
婚宴很简单,就是几个菜,一壶酒。
村里人吃完饭就散了,留下两家人收拾残局。
到了晚上,新房里只剩下陈建军和杜梅两个人。
杜梅坐在床边,还没有摘下红盖头。
陈建军坐在另一边,不知道该说什么。
屋里点着红蜡烛,光线昏暗,气氛有些尴尬。
“小梅......”陈建军轻声叫道。
杜梅慢慢摘下红盖头,露出秀丽的脸庞,她的脸有些红,显然很害羞。
“你...你为什么要嫁给我?”陈建军终于忍不住问。
这个问题他憋了很久,现在终于有机会问了。
杜梅抬起头,在烛光下看着他。
“建军,其实我很早就认识你了。”
陈建军愣住了:“认识我?什么时候?”
“你真的不记得了吗?”杜梅的眼神变得温柔。
陈建军努力回想,可怎么也想不起来。
“我...我真的不记得。能告诉我是什么时候吗?”
杜梅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
“时候到了我自然会告诉你。”
“可是......”陈建军还想问。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杜梅站起身,开始收拾房间。
“你累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
陈建军心里满是疑惑,但看杜梅不愿意多说,也不好再问。
那一夜,他们虽然同床而眠,但心里都装着各自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杜梅就起来做饭。
她手脚很麻利,很快就做好了一桌丰盛的早餐。
小米粥、馒头、咸菜,还有两个煮鸡蛋。
李秀英看见儿媳妇这么勤快,心里更加高兴。
“小梅真是个好孩子,建军有福了。”
“妈,您别这么说,应该是我有福气才对。”杜梅很有礼貌地回答。
吃早饭的时候,陈建军偷偷观察着妻子,她很安静,话不多,但做事很细心。
给他盛粥的时候,专门晾一晾,怕烫着他。
夹菜的时候,也会避开他看不见的左边。
这些小细节让陈建军心里很暖。
“小梅,你对我这么好,我......”
“我们是夫妻,这是应该的。”杜梅淡淡地说。
可她的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温柔。
吃完早饭,杜梅就开始收拾家务。
扫地、洗碗、喂鸡,样样都做得很仔细。
陈建军想帮忙,她总是说:“你眼睛不好,这些活我来就行。”
村里的婆娘们看见了,都羡慕李秀英有个好儿媳妇。
“杜梅这孩子真懂事,陈家真是娶了个宝贝。”
“是啊,这么好的姑娘,陈建军前辈子肯定修了大福。”
下午的时候,杜伊来看姐姐。
她还是不理解杜梅的选择,脸色很不好看。
“姐,你后悔了没有?”
“我为什么要后悔?”杜梅平静地问。
“你嫁给一个瞎子,图什么啊?”
“伊伊,你还小,不懂。”
“我不小了!我就是想不通你为什么要这样糟蹋自己!”
杜伊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
杜梅拉着妹妹的手:“伊伊,姐姐有自己的想法,你不要担心。”
“什么想法?你告诉我啊!”
杜梅摇摇头:“现在还不能说。”
晚上,陈建军又忍不住问起白天的话题。
“小梅,你说你很早就认识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杜梅正在缝补衣服,听了这话,手里的针停了下来。
“建军,你真的想知道吗?”
“当然想知道,我都快被你搞糊涂了。”
杜梅放下针线,看着他。
“那你再等等,等时机成熟了,我一定告诉你。”
“什么叫时机成熟?”
“就是等你真正了解我了,等我们的感情稳定了。”
陈建军虽然心里着急,但也不好强迫妻子。
这个女人身上似乎有很多秘密,等待着他去发现。
新婚的日子过得很平静。
杜梅总是默默地做着家务,照顾着陈建军。
她很少主动说话,但总是在关键时刻体贴入微。
陈建军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但心里的疑惑也越来越重。
这个女人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05刚开始的那段日子,陈建军心里其实一直有个疙瘩。
他知道杜梅长得很漂亮,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姑娘。
而自己是个残疾人,还是个穷光蛋。
“她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才嫁给我的?”
“还是说她只是可怜我,做做好事?”
这些想法像虫子一样在他心里爬来爬去,让他很不是滋味。
有时候看着妻子忙碌的背影,他会想:
“这么好的女人,我配得上吗?”
“她会不会有一天后悔了?”
杜梅似乎察觉到了丈夫的心思,但她什么都没说。
她只是用行动证明着什么。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晚上很晚才休息。
家里的活她抢着干,从不让陈建军太辛苦。
“你眼睛不好,重活累活都让我来。”她总是这样说。
地里的农活也是如此。
锄地、浇水、施肥,她都抢在前面。
陈建军想帮忙,她总是阻止:
“你在旁边指挥就行,别累着了。”
邻居们看见了都夸奖:
“杜梅真是个好媳妇,陈家真有福气。”
“这么好的女人,打着灯笼都难找。”
可陈建军心里还是不踏实,他总觉得杜梅对他太好了,好得让人不敢相信。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改变他想法的事情发生了。
陈建军去村南头的小河边挑水。
那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已经走得很熟了。
可是那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昨晚下过雨,河岸有些湿滑。
他挑着空桶往河边走,脚下一滑,整个人失去了平衡。
“扑通”一声,陈建军掉进了河里。
春天的河水还很冰凉,他又不会游泳。
在水里拼命挣扎,越挣扎沉得越快。
“救命!救命!有人掉河里了!”
岸边正好有几个洗衣服的婆娘,吓得大声喊起来。
陈建军在水里呛了几口水,感觉快要窒息了。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建军!建军!”
是杜梅的声音!
她听到喊声,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跑了过来。
看见丈夫在水中挣扎,她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杜梅!你疯了!你也不会游泳啊!”岸边有人大声喊。
可杜梅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她在水里拼命游向陈建军,一边游一边大声喊:
“建军!你撑住!我来救你!”
杜梅的游泳技术确实不好,但她拼尽了全力,好不容易游到陈建军身边,用尽力气把他往岸边拖。
两个人在水里折腾了好一阵,村里的男人们才反应过来下水帮忙。
等把他们拖上岸的时候,两个人都已经精疲力竭了。
陈建军躺在地上大口喘着气,杜梅趴在他身边。
她浑身湿透,头发贴在脸上,哭得稀里哗啦。
“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活啊!”
她一边哭一边用手拍打着陈建军的胸口。
“你这个笨蛋!吓死我了!”
这是陈建军第一次看见妻子如此失态。
平时总是很冷静的杜梅,此刻像个孩子一样哭泣。
那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和担心,是装不出来的。
“小梅,你...你真的在乎我?”陈建军颤抖着问。
“你这个傻子,我不在乎你在乎谁?”杜梅边哭边骂。
“我要是不在乎你,会跳下去救你吗?”
“我要是不爱你,会嫁给你吗?”
杜梅的话像雷一样击中了陈建军的心。
从这一刻开始,他对妻子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她不是因为可怜才嫁给他的。
她不是在做什么好事。
她是真心实意地爱着他!
那种拼命救他的样子,那种失而复得的哭泣,都是真的。
“原来她真的爱我。”这个认识让陈建军内心深深震撼。
围观的村民们也都被这一幕感动了。
“杜梅真是个好女人,为了救那个瞎子差点搭上自己的命。”
“看来她是真心爱陈建军的,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杜老汉应该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
连之前最反对这门亲事的杜老汉也开始改变看法。
“小梅这孩子,心眼是好的。”他这样跟别人说。
杜伊听说了这件事,也不再反对姐姐的选择了。
“姐姐既然这么爱他,那就算了吧。”她心里想。
从那以后,陈建军开始真正地审视自己的想法。
他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心和怀疑都是多余的。
杜梅是真心爱他的,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不能总是自卑下去,我要好好对她。”这成了他的信念。
陈建军开始更加努力地生活。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编筐子、修理农具、给邻居帮忙,只要能做的他都去做。
“我不能总让小梅一个人承担家里的重担。”
他开始主动学习各种技能,尽量不让妻子太辛苦。
杜梅看在眼里,心里很欣慰,她知道丈夫终于明白了她的心意。
经过这次事件,两人的感情得到了质的升华。
他们开始真正地交流,不再有那么多的顾虑。
陈建军也不再纠结于杜梅为什么选择他的问题,重要的是,他们彼此相爱,这就足够了。
晚上,他们会坐在院子里聊天。
陈建军会讲部队里的故事,杜梅会说村里的趣事。
虽然生活还是那么平淡,但心里的甜蜜却是满满的。
“小梅,谢谢你。”陈建军有一天突然这样说。
“谢我什么?”杜梅奇怪地问。
“谢谢你选择了我,谢谢你爱我。”
“傻瓜,我们是夫妻,不用说谢谢。”
杜梅靠在丈夫肩膀上,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那种从内心深处涌出的满足感,是她从未体验过的。
村里人现在看陈建军和杜梅,都是羡慕的眼神。
“看看人家小夫妻,多恩爱啊。”
“陈建军虽然眼睛不好,但人家感情好着呢。”
“这才叫真正的夫妻,不像有些人,天天吵吵闹闹的。”
陈建军听到这些话,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他终于明白,爱情不是看外表,而是看内心。
杜梅选择他,是因为她看到了他内心的善良和坚强。
而他爱杜梅,也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的品格。
06经过河边的事件,陈建军和杜梅的感情越来越好。
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虽然物质条件不富裕,但精神上他们很满足。
村里人都开始羡慕他们的感情。
“看看陈建军和杜梅,这才叫真正的夫妻。”
“人家虽然穷点,但感情好啊。”
陈建军不再为自己的残疾而自卑。
他知道妻子爱的是他这个人,不是别的什么。
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白天他们一起干活,晚上一起聊天。
简单的日子过得很甜蜜。
可是,生活安定下来后,陈建军又开始好奇妻子的那个秘密。
“小梅,你到底是什么时候认识我的?”这天晚上,他又忍不住问起这个问题。
杜梅正在缝补衣服,听了这话,手里的针停了下来。
“你真的想知道吗?”她抬起头看着丈夫。
“当然想知道,我都快被你搞糊涂了。”
杜梅放下针线,似乎在做什么决定。
“那好吧,我觉得是时候告诉你了。”
陈建军立刻来了精神:“真的?”
杜梅点点头,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月光。
“建军,你还记得十年前的那个夏天吗?”
“十年前?那时候我还在部队里。”陈建军努力回想。
“你回家探亲的时候,在村口的井边救过一个掉井里的小女孩。”陈建军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模糊的画面。
“你是说......”
“对,那个小女孩就是我。”杜梅转过身看着他。
“我那时候只有14岁,贪玩掉进了井里,是你救了我。”
陈建军瞪大了眼睛,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你是说,那个小女孩是你?”
“对。”杜梅点点头,“我一直记得那天的情形。”
她走到陈建军面前坐下,开始讲述当年的经历。
“那天下午很热,我和几个小伙伴在井边玩耍。”
“我想捞井里的一个木桶,结果脚一滑就掉下去了。”
“井水很深,我又不会游泳,吓得直哭。”
“正好你穿着军装路过,听到哭声就跑过来了。”
陈建军努力回忆着,那个画面越来越清晰。
“你二话不说就跳下来救我,还把自己的军装都弄湿了。”
“救上来以后,你还问我有没有受伤,要不要送我回家。”
“我当时吓坏了,只是哭,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杜梅的眼神变得很温柔。
“你当时穿着军装,在我心里就像个英雄一样。”
“从那时候起,我就记住了你,一直暗暗喜欢着你。”陈建军彻底震撼了。
原来妻子对他的爱有着这么深的根源。
“所以你是因为这个才嫁给我的?”
“不只是因为这个。”杜梅深情地说,“是因为我一直爱着你。”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等你。”
“听说你要结婚,我心里急得不得了。”
“可是又不好意思主动表白。”
“直到那天王媒婆来我家,我知道机会来了。”陈建军听得热泪盈眶。
“即使你现在眼睛看不见了,你在我心里还是那个英雄。”
杜梅伸手轻抚着丈夫的脸颊。
“我爱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外表。”
这番话让陈建军彻底明白了妻子的心意。
原来她早就爱他了,爱了整整十年。
“小梅,我...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用说什么,我们现在不是很幸福吗?”
从那以后,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陈建军不再为任何事情而自卑,他知道妻子爱他,这比什么都重要。
杜梅也不再隐藏自己的感情,她可以大胆地表达对丈夫的爱。
村里人都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看看人家,这叫真正的有缘人。”
“十年前的救命之恩,十年后结为夫妻,这是老天爷安排的。”
几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
一个可爱的儿子,长得像陈建军,但眼睛像杜梅。
陈建军虽然一只眼睛看不见,但他是个好父亲,他用手摸着儿子的脸,心里充满了幸福。
杜梅也成了村里公认的好妻子、好母亲,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把儿子教育得很好。
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美谈。
“陈建军和杜梅真是有福气。”
“这才叫真正的夫妻情深。”
多年以后,陈建军经常会想起这段经历。
有时候命运会给人开玩笑,让他失去了一只眼睛。
但命运也给了他最珍贵的礼物——杜梅的爱。
他失去了光明,却得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爱情。
杜梅等了十年,终于嫁给了自己心爱的人。
她用十年的时间证明了什么叫做真爱。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他们用爱情温暖了彼此。
在那个朴素的村庄,他们用真心感动了所有人。
陈建军常常对儿子说:
“记住,真正的爱情不是看外表,而是看内心。”
“你妈妈教会了我什么叫做真爱。”
而杜梅总是在一旁温柔地笑着,她知道,自己当年的选择是对的。
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包括他的不完美,包括他的困难。
这样的爱情,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开出最美的花朵。
来源:影散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