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谈判桌”到“同心圆”,以集体协商为纽带,推动劳资对话从“零和博弈”走向“共生共赢”……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总工会积极响应号召,深入百家企业提供定制化协商指导服务,以“真协商、真签约、真履行、真满意”为目标,让劳资双方在对话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奏响了和谐劳动关
从“谈判桌”到“同心圆”,以集体协商为纽带,推动劳资对话从“零和博弈”走向“共生共赢”……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总工会积极响应号召,深入百家企业提供定制化协商指导服务,以“真协商、真签约、真履行、真满意”为目标,让劳资双方在对话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奏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动人乐章。
“上门服务”打通协商“最后一公里”
“以前觉得集体协商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往年不少企业主和职工曾有过这样的困惑。2025年,福州市总工会延续去年模式,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聘请3名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与县区工会干部联手,构建起“上门走访指导+精准跟踪服务+宣传培训赋能”的工作体系。
集体协商指导员们深入街道园区、餐饮、家政、物业等各领域用工单位,针对不同企业类型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协商指导服务,通过分类指导、政策宣讲、流程拆解、案例实操、典型培育等工作方式,推动集体协商工作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筑牢根基。
指导员在工会驿站对福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开展集体协商工作进行培训。福州市总工会 供图
“点对点”精准指导,让协商更“接地气”
根据不同企业规模、行业特点,集体协商指导员梳理出不同的工作思路:大中型企业深挖“单独协商”潜力、小微企业破局发展“区域联商”。
聚焦行业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以“薪酬激励+权益保障”双核驱动,全力推动大中型企业开展单独协商。在某物流公司调研期间,集体协商指导员发现企业在薪酬体系、员工福利等方面的优化潜力,协助企业与工会围绕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福利待遇提升方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协商。科学完备的薪酬激励体系,不仅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也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筑牢根基。
福州市总工会参与指导某大型连锁超市开展集体协商现场。福州市总工会 供图
针对小微企业分布零散、议价能力薄弱的现实困境,集体协商指导员推动开展“区域联商”,尤其在家庭服务、餐饮、快递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成效显著。以某地区家庭服务业为例,在指导员的协调指导下,通过建立统一的工时工价标准、明确最低工资基准、规范劳动定额等举措,将分散的小微企业凝聚成利益共同体,集体合同覆盖行业内1800余名职工,实现了企业降本增效与职工权益保障的双赢。
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福州市总工会联合县(市、区)、产业工会,推动网约车、网络配送等行业头部平台企业开展协商恳谈,指导某网约车平台签订全国首份集体合同并入选全国“十佳集体协商案例”,指导某大型连锁超市(含网络配送)开展集体协商,推进某货运企业进行集体协商前期筹备等。工作时间、休息制度、劳动保护、安全培训、员工福利、职业晋升、特色奖金等事项在集体协商中加以落实,惠及数万职工,实现了“职工获得感与企业竞争力”同步提升。
“真满意”是最好的注脚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2025年“要约行动月”期间,福州市各级工会共发出要约书2798份,覆盖企业17089家,涉及职工749825人;应约2488份,覆盖企业16400家,涉及职工655735人。全市正常经营的百人以上建会企业单独签订集体合同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这一数字本身就是对工会工作成效的最佳证明。
“集体协商为职工与企业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协商平台,让职工从‘旁观者’变成了‘主人翁’,我们职工的综合薪酬、福利等都有了不同方面的提升,真是太好了!”某企业工会主席表示,许多职工切实感受到集体协商带来的好处,工作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达到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的“双赢”效果。
下一步,市总工会将继续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续推动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努力让集体协商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升级,为职企沟通搭建“连心桥”,助力构建企业与职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宗升禹 林滢)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