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巴五七空战至今已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这场空战的影响仍在不断发酵之中。对于印度而言被击落三架阵风、一架幻影2000,一架米格-29、一架苏-30MKI是毋庸置疑的耻辱。惨败之后的印度也是骤然惊醒,加大了对空中力量的投资力度。
印巴五七空战至今已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这场空战的影响仍在不断发酵之中。对于印度而言被击落三架阵风、一架幻影2000,一架米格-29、一架苏-30MKI是毋庸置疑的耻辱。惨败之后的印度也是骤然惊醒,加大了对空中力量的投资力度。
近期,美媒《global defence news》报道称,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已正式批准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 隐形战斗机计划,印度AMCA隐身战斗机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但这款战机想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印度空军可能先得往嘴里塞个球。否则面对频繁变更需求的甲方,谁上谁崩溃。
印度领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巴基斯坦为77.6万平方公里;印度人口约14.46亿,巴基斯坦人口约约2.55亿;印度GDP为3.55万亿美元,巴基斯坦GDP为3379亿美元。可以说印度是一个表现糟糕的大国,而巴基斯坦是一个表现优秀的小国。
巴基斯坦的战争潜力远远没法和印度相比,空军海军这种贵族兵种还好说,陆军这种需要拼命的兵种巴基斯坦是真的比不过印度啊。经济人口领土方面的劣势导致巴基斯坦输不起,如果巴基斯坦面临一场惨败那么巴基斯坦就可有就此化为乌有,巴基斯坦在第3次印巴战争中的失败直接后果是东巴基斯坦成为孟加拉国。
但经济体量更大的印度则输得起,在历次印巴战争之中印度都主打一个体量压制,硬扛着更高的战损比打的巴基斯坦抬不起头。在印巴五七空战中,印度固然是因为体系不成熟而损失惨重。但一般武器空转在各个过程中也让印度认识到了体系以及先进战斗机的重要性。战争结束之后,印度果断加大了先进战斗机的投资力度。
终于开始正式推进的印度AMCA隐身战斗机计划,由印度航空发展局(ADA)牵头。为了强化印度的国防自主性,制造厂不再只能印度斯坦,印度还将允许印度的个人公司、合资企业、亦或者财团,参与AMCA项目的意向书征集环节,以提升印度的国防工业自主性。
声名狼藉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是印度航空业的摇篮,陆续组装了数百架苏-30MKI战斗机,并研发制造LCA光辉战斗机。印度其他军工企业则有些籍籍无名,但塔塔集团正在生产AH-64E武装直升机的机身,F-16V战斗机的主翼,且洛马一度打算让印度塔塔负责总装负责生产F-16V,信实集团则打算负责组装阵风战斗机。
问题是比如说塔塔集团和信实集团了,就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都缺乏独立设计战斗机的能力。塔塔集团、信实集团、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三者加起来能否成功推进AMCA是很不容乐观的。诚然三个臭皮匠顶着个诸葛亮,但臭皮匠的皮不是皮匠的皮,而是裨将的裨啊!裨将也是将,而皮匠仅仅是匠人而已。
并且AMCA战斗机的各种版本实在是太多了点。光进气道就有嘉莱特进气道和DSI进气道之分,平尾、座舱盖、也陆续迭代多次。进气道两侧的隐藏式挂架也是时有时无,模型做工飘忽不定。很显然,模型一变再变,意味着印度的航空工业并没有想明白AMCA战斗机应当长个什么模样?
只不过不同国家对自研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中式武器自研的标准比较苛刻,主打一个一滴血原则,只要有一个螺丝不是国产的那就不是纯国产货。但正常国家的自研标准就比较宽松了,俄罗斯的苏-57美国的F-35大量使用欧洲子系统,但并不妨碍这两款飞机是自研的。
印度、韩国、土耳其自主研发的标准,那更是尤其宽松。发动机、导弹、雷达,航电。甚至整体设计都由外国设计团队操刀都是可接受的自己只负责组装都行。很显然印度组装过的飞机至少比韩国和土耳其多一点。
只要印度愿意交出项目的主导权,拥有足够明确的需求(这一点尤其重要),并支付足够高的溢价。在俄罗斯团队,美国团队,法国团队,英国团队,意大利团队等等一系列团队的相互扯皮之下,搞一款性能中庸的中型隐身战斗机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印度如果真的要强行推进自主研发的话,不希望将项目主导权拱手让人,那么AMCA隐身战斗机项目真的是前途悔暗。LCA光辉战斗机于1983年开始研发,至今仍未批量服役。按照印度朝令夕改、前后不一、动辄新增或删减需求的特色, AMCA战斗机能不能在2050年首飞都是个问题。
但如果印度真的想清楚了,需求的足够明确,并且允许披着印度本土企业皮的俄美航空公司参加AMCA战斗机的竞标。那么在充足的资金供给之下,AMCA在2030年前首飞,是真的问题不大。
毕竟甭管是俄罗斯还是美国,他俩的档案库里都有一群因不够契合空军需求而被放弃的隐身战斗机方案,找一款成熟度比较高的双发中型常规布局隐身战斗机简直轻而易举。
苏-75战斗机的竞标方案之中,就有双发隐身常规布局一主两辅三弹舱设计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方案,米格也曾展出隐身双发中型鸭式布局战斗机方案,美国的中型隐身战斗机方案也有不少。
苏-75战斗机的迭代路线,这张图可真难找
只要印度能够做到少提点建议,那么美俄真的能迅速掏出可满足印度需求的中型多用途隐身战斗机。如果印度不介意的话参考枭龙模式搞一款由美俄全权设计并由印度负责生产的战机又如何?uac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搞个合资公司,洛马能和塔塔搞个合资公司,波音能和信实合资。
但印度如果控制不住提建议的欲望的嘴,那么真的就想都别想。甭管是负责帮印度设计维克兰特号的俄罗斯与意大利设计师,还是帮助印度设计LCA的法国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最大的问题从来都不是设计武器,而是如何让那些印度闭嘴。
眼高手低的印度实在是太能提建议了,印度甲方主打一个眼高手低、嘴比眼高。上下嘴唇一碰,什么需求都敢说,什么要求都敢提,以至于当年负责辅助印度设计武器的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的设计师,那叫一个痛不欲生。
真以为韩国和土耳其是靠自己研发的五代机啊?印度的国防工业还真要比这俩稍微强那么一点,航空工业的底蕴也更加深厚一点。他俩之所以能够在印度之前研发出5代机,不就是因为这两提要求提的少吗?
#如何解读印度宣布将自研隐形战斗机#
来源:啸鹰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