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不用预约的“专家号”

B站影视 2024-11-27 10:32 2

摘要:在峰峰矿区前朴子村村民石得库家里,一本挂在窗上的日历十分重要。伴随着每日翻过的页面,除了变化的日期,也记录着石得库每日早晚两次的血压变化。

刘宪红在村民石得库家查看“血压日历”。

刘宪红在村民石得库家查看“血压日历”。

一本“血压日历”

在峰峰矿区前朴子村村民石得库家里,一本挂在窗上的日历十分重要。伴随着每日翻过的页面,除了变化的日期,也记录着石得库每日早晚两次的血压变化。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之举,但里面的故事不少。

74岁的石得库在今年9月份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症。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家中只有老两口,看病就医成了大问题。

找村医开药,到镇卫生院住院……一番折腾后,石得库血压仍不稳定。村医张赛十分担心,便将此事告知卫生室“健康小屋”主人刘宪红。

刘宪红是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今年4月,她成为该村卫生室“健康小屋”的屋主。此后的每周,她都会抽出两天时间来村义诊。得知石得库的情况,那次入村,刘宪红来得更早,先去了他家。

对于身边无子女的农村老人来说,有病这事可大可小。难受的时候,当回事儿,去找村医看看;无症状的时候,就是小事儿,不会顾及。用药更是如此,时吃时不吃,断断续续的,病情很难控制。再加上这看不懂的药名、测不准的血压,石得库治病路上“拦路石”又多了两道。

原先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就换药。刘宪红拿出为老人更换的药物,一字一句地讲着,包括药片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吃,吃几片。这还不够,她把这些内容一笔一划地写在纸上,交给石得库,让他按方吃药。

用药是一方面,血压监测也十分重要。“血压日历本”就由此而来。

刘宪红将监测方法教给石得库:早晚各一次较准确。建议早晨空腹、未服用降压药物时测;晚上晚饭后睡前测量。测量前休息10分钟,一天两次,必须一次不落地记录下。

将每日血压登记在日历本上,是刘宪红环顾老人家中情况时,“灵光一现”的办法。“这样不容易丢,且每天会翻看;有日期,也有血压记录,对老人来说好操作。”刘宪红说她每次来村时,都会来石得库家看看这本日历,老人的血压情况,全在这本日历中,后期药物调整也有了依据。

何立明在健康小屋坐诊。

一份“健康台账”

在前朴子村,刘宪红服务的患者不止石得库一人,她心里有本账,登记在册的千名村民里,患高血压的有182人,做了心脏支架的有27个,中风卧床的有4人。

得知城里医院的专家每周都来家门口出诊,村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义诊前一天,村医张赛都会通过村委会“大喇叭”、微信、电话等形式,通知本村村民。

11月21日,刘宪红同本院营养科副主任郝艳爽前来出诊,消息传开后,不大的屋里很快挤满了人。

“刘主任,我这两天舌头不得劲,您给看看。”“刘主任,我这膝盖总是疼,有啥好办法不。”“刘主任,我两年前做的心脏支架,这几日我总觉着头发蒙,您看看咋回事。” ……

“过去,找刘大夫看病,都得去矿区总院挂号排队。现在好了,每周刘大夫都来健康小屋坐诊,小病小痛的给免费解答,贴心得很!”村民齐长风说。

前来就诊的不光有本村的村民,邻村的徐文廷也是其中之一。“听大家说刘大夫是全科大夫,我也过来瞧瞧,这里不用挂号,看病像聊天一样,心里也没有压力。”

一下午的时间,刘宪红一个接一个地看诊,看完诊,就是入户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诊疗。这个过程,村医张赛看在眼里。卫生室是农村的基层医疗机构,面向全村百姓。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对村医来说不是难事,可面对复杂的老年病,张赛也有无措的时候。

刘宪红的到来,让张赛心里觉得十分踏实。跟着她一起出诊、问诊,张赛觉得这段时间自己也学到了不少。

张赛说她和刘大夫的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前朴子村每一位村民的身体状况都在‘账’上,一旦在日常的诊疗中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我们会根据掌握的疾病诊治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作出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估,让村民享受到连续、综合的动态健康服务,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何立明为居民做健康科普。

一张“贴心处方”

同一天下午,在丛台区南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5名慢性病患者围坐在何立明身旁,像一家人一样拉家常,聊着慢性病防治的好点子。

“今天测血糖了没有?”何立明关心地向其中的李兴民询问。“测了,空腹血糖6.1。”李兴民回答道。

何立明是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也是丛台区南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的主人。她告诉记者,医院里内分泌科的门诊量大,许多患者都要等待1到2小时才能看上,有了健康小屋,患者可以提前预约,不用挂号,不用长时间等待,还能得到耐心的解答。

不光问诊,何立明会耐心地为每位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知识科普。

“最近炒菜放多少盐?”见到张玉梅,何立明问道。“上次被你说了后,我一个星期没吃豆腐乳了。炒菜只放一丁点儿盐,孩子都嫌菜的味道太淡了。”张玉梅笑着说。

“以前我这嘴馋,爱吃甜食、重口味饭菜,血糖跟坐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何大夫劝我忌口,还专门列了食谱,教我咋挑食材、咋搭配。现在我严格照着做,加上规律运动,血糖稳在6左右好几个月了,家里人都说我现在气色好,像变了个人。”患糖尿病多年的张玉梅将这一切归功于何立明开出的“健康处方”。

打开张玉梅的健康教育处方,上面不仅有用药指导,还科普了糖尿病的特点及演变,厘清了并发症及其危害,罗列了饮食、生活、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说明复查就诊情况,内容翔实科学。

记者发现,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教育处方都不相同,没有固定内容,会根据每个慢性病患者量身定制,有时是一个慢性病预防小知识,有时是一个服药时间的温馨提示,有时是提醒患者炒菜少放盐、少吃咸菜……

“治疗慢性病不光靠用药,而且需要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群众缺乏健康知识,有些群众虽然懂健康知识但缺少执行力。我们通过科普健康知识、患者案例等方法,帮助大家提高健康管理能力。”何立明说,健康小屋每周会举行健康讲堂,播放动画等讲解健康知识,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屋”承载居民的“大健康”。健康小屋不仅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让居民提升自我干预、自我管理的意识,从以前的“有病诊治”到现在的“未病先防”,居民不光健康观念发生转变,而且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市卫健委“健康小屋”管理办公室主任刘邯英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将以健康小屋为载体,结合居民健康需求、生活需要,进一步拓展健康小屋的服务内容,为居民开展更加高效、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搭建近距离、易获取、高质量的家门口的健康服务平台,让健康生活触手可及。”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鸿粼 文/影

来源:邯郸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