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豆科植物在这一区域较为常见。黄芪(Astragalus spp.)植株形态多样,有的茎干细弱却坚韧地挺立着,叶片呈羽状复叶,小叶多为椭圆形,表面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微光。其夏季绽放的淡黄色小花,花瓣呈蝶形,旗瓣较大,翼瓣和龙骨瓣较小,共同簇拥成可爱的花簇,为这片
大川河海拔一千米处野生植物探秘
在大川河海拔一千米左右的区域,蕴藏着丰富多样的野生植物资源,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而生机勃勃的生态群落。
豆科植物在这一区域较为常见。黄芪(Astragalus spp.)植株形态多样,有的茎干细弱却坚韧地挺立着,叶片呈羽状复叶,小叶多为椭圆形,表面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微光。其夏季绽放的淡黄色小花,花瓣呈蝶形,旗瓣较大,翼瓣和龙骨瓣较小,共同簇拥成可爱的花簇,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淡雅的色彩。黄芪发达的根系不仅稳固自身,还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药用价值也备受关注,根可入药,具有补气固表等功效。野豌豆(Vicia spp.)的茎蔓细长柔软,善于攀附周围植物向上生长。它的偶数羽状复叶排列整齐,小叶长椭圆形,叶色翠绿。花期时,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朵如蝴蝶般轻盈地挂在茎蔓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成串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甚是动人。野豌豆能改良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苜蓿(Medicago spp.)植株相对矮小且多分枝,三出复叶的小叶呈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带有锯齿。紫色或黄色的花朵密集地排列成总状花序,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苜蓿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使其能在贫瘠土壤中生长,并提升土壤肥力,为周边植物生长助力。
此外,谷地翠雀花(Delphinium davidii Franch.)也生长于此。它的茎高 28 - 70 厘米,疏被反曲短毛,中部以上分枝。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五角形,长 4 - 7 厘米、宽 6 - 9 厘米,三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且再三裂,二回裂片再裂,小裂片三角状卵形至线状披针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且不等二深裂,表面从疏被短糙伏毛到无毛,背面沿脉疏被微硬毛。茎中部以上叶变小且具短柄。伞房花序有 2 - 5 花,苞片叶状。花梗长 3.5 - 10 厘米,密被反曲并紧贴的短柔毛。小苞片生花梗下部,披针形至线形,长 4.5 - 6 毫米。萼片蓝色,椭圆状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顶端圆形或钝,长(1 - )1.5 - 2.5 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距钻形,长(1.5 - )1.8 - 2.5 厘米,末端向下弯曲。花瓣无毛,顶端微凹。退化雄蕊的瓣片长方形或倒卵形,微凹或二裂近中部,腹面有黄色髯毛。雄蕊无毛,心皮 3,子房密被短柔毛。蓇葖长约 2 厘米,种子淡褐色,扁椭圆球形,具不明显的三纵稜,无翅,8 - 10 月开花。它是蓝翠花系中叶分裂程度最小的种,其独特的花型和叶片形态在植物群落中独具一格,吸引着昆虫传粉,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inn.)也是这里的常见植物之一。它的茎粗壮直立,高可达 2 米。叶片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两面密生短柔毛,叶脉上更是密生长柔毛。叶柄也布满长柔毛,托叶鞘筒状,膜质。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花紧密且微下垂。苞片宽漏斗状,草质绿色,花淡红色或白色,花被片椭圆形,花盘明显。瘦果近圆形,6 - 9 月开花,8 - 10 月结果。红蓼生长迅速、高大茂盛,叶绿花艳,适应性强,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果实还可入药,名为“水红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积、利尿等功效,在生态和医药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这些植物在大川河海拔一千米处相互交织,与其他生物共同构建了复杂的生态网络。它们适应着这里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在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环境的变化,它们的生存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保护这片区域的
来源:林徽因仰望的灵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