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名UP“影视飓风”一条《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模糊是你的错觉吗?》视频,宛若一颗惊雷,炸翻了沉寂许久的视频圈,更因为叠加了“全网下架”的buff,精准击中简中网友的G点,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热议,并留下了一个终极悬疑题——头部视频网站真的为了开源节流,偷偷降
知名UP“影视飓风”一条《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模糊是你的错觉吗?》视频,宛若一颗惊雷,炸翻了沉寂许久的视频圈,更因为叠加了“全网下架”的buff,精准击中简中网友的G点,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热议,并留下了一个终极悬疑题——头部视频网站真的为了开源节流,偷偷降用户画质?
现今,号称4K的视频,实则压缩严重,甚至比过去的1080P视频还模糊。从文件大小和码率这两个关键指标就能看出端倪。文件大小方面,现在的4K视频文件只有过去的几分之一;码率,也就是数据传输速度,也大幅降低。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视频平台为了平衡满足用户对高清内容的需求和控制成本。
随着时代发展,用户观看设备不断升级,对视频清晰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提供高清内容意味着更高的运维成本,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宽带成本。在内容量呈指数级上升,而费用却未相应下降的情况下,压缩视频成了视频平台看似“两全其美”的办法。
不过这里面藏着不少“门道”。从概念上讲,压缩后的视频仍能称为1080P或4K,因为在设备上它能解压还原画质,但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而且,视频在上传时就被压缩,无论用户设备如何,原始画质都再难呈现。像一些头部UP主,视频播放量越高,压缩程度反而更高,这让创作者极为不满。
此外,视频平台还对上传视频进行锐化处理。这一操作虽能让画面边缘看起来更清晰,但却折损了细节,让画面显得怪异。其目的在于在有限带宽下,通过提升视觉刺激,让用户觉得画面更清晰,实则是一种“障眼法”。这种处理方式并非个别平台的行为,在各大视频平台都普遍存在。
视频究竟是如何被压缩的呢?目前主流的压缩算法是H.264,它能将一分钟44G的4K原始视频压缩到400兆,效果惊人。在H.264序列下,还有更先进的H.265算法,能进一步将400兆视频压缩到200兆。这些算法并非简单粗暴地删减细节,而是运用信息论原理,通过分辨画面中重要和不重要信息,采取不同存储策略。比如对于蓝天这种信息量少的画面,或长时间静止的背景,算法会减少存储容量。
尽管H.265算法更为高效,但主流视频平台却仍广泛采用H.264。这是因为H.265算法过于精巧,解码难度大,对设备性能要求高。若设备性能不足,就会出现卡顿、画面模糊等问题。为了适配更多设备,H.264成为了当下的“无奈之选”。
由于存在不同压缩算法和处理空间,同一视频在不同设备上呈现的效果动态变化。有时标注的1080P视频,实际下载查看信息时,可能只有720P甚至更低,码率也远低于过去。
有人对比了不同视频平台同一部电影的下载容量,发现即使是最高档画质,与原始蓝光版本相比,都经过了大幅压缩。
压缩是否真的影响画质?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涉及复杂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画质本就是一种主观感受,虽然有客观标准,但人对画质的感知存在差异。一些小细节的缺失,人眼可能难以察觉,但某些关键细节的变化,却会让人感觉画质明显下降。
图像压缩算法正是围绕人的主观感受设计的。比如通过神经网络做图像评估的NIMA项目,就致力于研究人对不同细节的敏感度,以此优化压缩算法。但即便算法能模拟人对画质的感受,也不能完全代表人的真实体验。
此外,视频网站还会通过一些“小手段”影响用户对画质的感知。比如切换清晰度时,通过加大亮度、音量等方式,让用户产生画面变清晰的错觉。虽然这些做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压缩对画质的影响,但长期来看,用户对画质的不满情绪仍在积累。
视频网站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压缩视频、采取各种“小手段”呢?这背后是沉重的商业压力。曾经,国内长视频平台纷纷对标Netflix,讲述着美好的增长故事。但自2022年起,Netflix神话破灭,国内长视频平台也陷入困境。
以爱奇艺为例,从2015到2021年累计亏损420亿,虽在2023年实现净利润28亿,但营收增速放缓,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带宽成本在其运营成本中虽占比约9%,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020年带宽成本为24亿,到2023年虽未单独列出,但包含在销售和管理费用40亿中,估算仍在20 - 30亿左右。B站同样面临商业化难题,2018 - 2022年带宽及服务成本持续增长,占比约10%。
在这种情况下,视频网站为了节省带宽成本,压缩视频成为必然选择。同时,在“开源”方面,视频网站也想尽办法。比如推出超前点播,引发网友争议后虽下架,但如今又以“直通大结局”等新形式出现。此外,会员权益缩水,电视会员、投屏等功能需额外付费,广告也开始出现在会员服务中,甚至出现暂停全屏广告这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形式。
更有甚者,部分视频网站还采用HCDN技术,利用用户设备上传流量共享视频数据,以降低带宽成本。这一技术虽能为公司节省巨额开支,但却涉嫌违规,侵犯了用户和运营商的权益。
说到带宽成本,就不得不提运营商。在国内,运营商的带宽成本较高,且各运营商之间数据互通存在复杂的结算问题。视频网站因流量巨大,成为运营商的“大客户”,面临高额结算费用。而在国外,情况却大不相同。
以YouTube为例,Google通过收购暗光纤、建立自己的服务器和CDN网络,实现了与运营商的“对等协议”(Google Pairing),绕过了部分运营商流量结算,极大降低了带宽成本。数据监控公司报告显示,YouTube在拥有1000亿播放量的情况下,带宽成本几乎为零。尽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模式面临挑战,但Google仍在不断尝试新方法。
相比之下,国内运营商数量有限,且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如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这使得国内视频网站在运营商面前话语权较弱,难以复制国外的低成本模式。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视频网站的运营成本和商业模式,也间接导致了国内视频产品形态与国外的不同。
这场关于视频清晰度的讨论,实则揭示了互联网行业的深层次矛盾。
首先是增长惯性与现实变化的矛盾。过去,互联网公司在快速增长的环境中,团队和组织架构都围绕增长搭建,赚钱相对容易。如今,增长放缓,公司却难以摆脱惯性,未能及时调整策略,重视用户体验。
其次是无限制节约成本与用户体验的矛盾。为了节省成本,视频网站采取各种损害用户体验的措施,甚至将其视为功绩,反映出企业和产品团队文化对用户体验的忽视。
最后是打工人的KPI与用户实际需求的矛盾。公司的抽象目标层层下达后,基层员工为了自身KPI和职业发展,往往选择优先满足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用户需求。这种矛盾在大型组织中尤为突出,个人对损害用户体验的行为不再有强烈的愧疚感。
当下视频清晰度下降这一现象,背后是视频行业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大局,但通过了解这些真相,能增强对互联网产品的认知。同时,也希望视频网站和相关企业能够在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共同推动互联网行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用户才能享受到更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互联网视频行业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老汪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