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半神邬思道 一颦一笑动风云

B站影视 2025-01-18 11:58 1

摘要:其实,大部分人知道二月河先生,还是从电视剧《雍正王朝》开始的,这部由由胡玫总导演,刘和平、二月河编剧,唐国强、焦晃、等主演的历史剧,在1999年1月通过央视播出后,收视率高达19%,北方地区收视率一度超过80%。

合上《雍正皇帝·雕弓天狼》,在手机上搜索了一下作者二月河(凌解放)的生平,蓦然发现,这位著名作家辞世已经7年多了。

其实,大部分人知道二月河先生,还是从电视剧《雍正王朝》开始的,这部由由胡玫总导演,刘和平、二月河编剧,唐国强、焦晃、等主演的历史剧,在1999年1月通过央视播出后,收视率高达19%,北方地区收视率一度超过80%。

无论是受欢迎程度、获奖数量等都达到了一个高峰,虽然已经过去25年了,但仍有无数的自媒体从各个角度来解读这部剧,并被称为历史剧的天花板,在豆瓣的评分9.5分以上,仅次于《大明王朝1566》。

但限于表现形式的局限性,电视剧对原著作了大量改动和删减,很多人物要么没出现,要么进行了“二合一”甚至“三合一”处理,即使是故事情节与原著的出入也很大。

但有一个人物,无论在原著中还是在电视剧中,都始终是光彩照人。

这就是那位超级幕僚邬思道。

我一直有个评价:二月河先生几乎是凭一己之力“中兴”了章回体小说。他的“帝王系列”在艺术成就上虽然不能与“四大名著”相比,但其讲述故事的传奇性以及历史的厚重度上却不遑多让。

因此,在看电视剧《雍正王朝》和读《雍正皇帝》原著的时候,隐隐有个感觉:邬思道简直就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而且,也如鲁迅先生的断语一般,“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邬思道在辅佐雍正夺嫡的过程中,尽管由于身份和形势的限制,是“阴谋为体”,但自始至终如同开了天眼,时时处处都能站在上帝的视角。

这是人吗?不。最起码一半是神。

邬思道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一名斯道,字玉露,生于1687年,卒于1736年,清代绍兴人,是绍兴师爷的典型代表。他因为屡试不中,家境又贫穷,只得以游幕为生,主要的经历是给田文镜做幕僚,和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差不多。

据史料记载,因为他为田文镜参赞政务,名声越来越大,后来连雍正皇帝都知道了。有一次田文镜上一道请安的折子,雍正批道:“朕安,邬先生安否?”

当然,在二月河的小说中,邬思道经过了极大的演绎,把这位才华过人、智计超群而又命运多舛的不世出的人物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言以蔽之,在二月河的小说中,邬思道是一个极具魅力与复杂性的人物,常人难以望其项背。

首先,他智慧超群,谋略过人

邬思道对康熙末年的政治局势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他深知康熙众多皇子之间的权力角逐,能精准分析出每位皇子的性格特点、优势劣势以及他们在夺嫡之争中的策略。他一眼看出四阿哥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看似孤臣,实则符合康熙后期整治吏治、稳定朝局的期望,认定其有争夺皇位的潜力,从而选择辅佐。

在胤禛争夺皇位的过程中,邬思道多次献上关键计策。如 “百官行述”事件,当太子胤礽写给任伯安的密信被胤禛获取,这一证据既能扳倒太子,也可能让胤禛陷入不利境地。邬思道建议胤禛将 “百官行述”当众烧毁,既向康熙表明自己无意利用把柄要挟百官,赢得康熙好感,又打压了八阿哥胤禩企图借此掌控群臣的野心,为胤禛在夺嫡路上扫除障碍,彰显其非凡智谋。

其次,他性格复杂,深谙人心

邬思道早年因科考舞弊案,大闹贡院,从此断了科举入仕之路,还落下残疾。后来,因姑母去世,姑父金玉泽依附八阿哥,未婚妻嫁给党逢恩。自己也差点害死。这些坎坷的经历也一度让他心灰意冷,性格也不再那么明快。

他虽有满腹才华,却不得不隐于幕后。在辅佐胤禛期间,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行事极为谨慎。例如,雍正登基当晚,邬思道面对前来的雍正,巧妙应对,以 “半隐” 之策求脱身,既表明自己无意邀功,又让雍正放心,体现出他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谨慎自保的态度。

邬思道虽因特殊经历无法正常入仕,但内心仍渴望施展抱负。他选择辅佐胤禛,也是希望借助胤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他又明白帝王心术难测,自己始终处于权力边缘。这种壮志未酬与无奈的矛盾心态,使他的性格更加复杂。

再次,他博古通今,底蕴深厚

作为胤禛的智囊,邬思道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对历史典故、政治制度等了如指掌。他常以历史为鉴,为胤禛分析当下局势,提出应对策略。无论是解读康熙的治国理念,还是预测朝局变化,都能旁征博引,从历史经验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其文化底蕴为他的智谋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长期的辅佐过程中,邬思道不仅为胤禛出谋划策,还在思想层面影响着他。他向胤禛灌输的一些治国理政思想,如重视民生、整顿吏治等,对胤禛日后登基推行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从侧面反映出邬思道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思想。

最后,他审时度势,善于谋身

雍正登基当晚,邬思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他深知 “狡兔死,走狗烹” 的道理,以自己残疾之身不宜为官等理由,向雍正提出 “半隐” 的策略。邬思道不断强调自己的无用之处,并且始终站在雍正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我是个残废人,在万岁跟前露面,有损万岁的圣德”,主动放低姿态,向雍正示弱,消除雍正对他的防范之心,为自己谋得了一条生路。既不彻底归隐让雍正找不到他,又不在朝堂为官而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既让雍正放心,又给自己保留了一定的自由和安全空间,成功化解了雍正对他可能存在的猜忌。

离开雍正后,先后在李卫、田文镜处 “半隐”。在李卫处,他凭借与李卫的旧交情,生活相对安稳,同时也利用李卫与雍正的特殊关系,让雍正知晓自己的行踪,以安雍正之心。在田文镜处,虽然与田文镜因幕酬等事产生矛盾,但他始终把握分寸,既不与田文镜彻底决裂,又能在适当的时候离开,继续保持自己的 “半隐” 状态,巧妙地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确保自身安全。

最后,靠着自己“深通上意”,在适当的时机替田文镜上了一道弹劾年羹尧的折子,并悄然离去,彻底归隐,得以善终。

对于这样一位对世事洞若观火,一颦一笑之间就搅动风云的人物,可以用这样一副对联进行概括:

上联:

谋深计远,助雍王智斗诸雄,算无遗策,堪叹经纶满腹,半隐方安身,终是权谋局中客

下联:

学富才高,凭智慧力拨迷雾,事必洞明,可怜壮志难酬,全隐始归心,却为尘世槛外人

横批:

朋友们以为如何?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湖底浮萍2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