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在植株形态上,广玉兰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冠宽阔,树形挺拔,通常可以长到20-30米高。其叶子较大且厚实,深绿色,革质,表面亮绿色,背面有锈色绒毛,边缘微反卷。而玉兰则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冠相对较小,树高一般为10至15米。其叶子相对较小,纸质,基部狭长枝叶椭
广玉兰和玉兰虽然都属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具有显著的差异。
首先,在植株形态上,广玉兰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冠宽阔,树形挺拔,通常可以长到20-30米高。其叶子较大且厚实,深绿色,革质,表面亮绿色,背面有锈色绒毛,边缘微反卷。而玉兰则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冠相对较小,树高一般为10至15米。其叶子相对较小,纸质,基部狭长枝叶椭圆形,叶柄有浅浅的柔毛。
在花期与花朵方面,广玉兰的花期通常在5月到7月之间,花朵较大,直径可达20厘米以上,白色或奶油色,形似荷花,花瓣宽大且厚实,芳香浓郁。相比之下,玉兰的花期则较早,通常在2月到3月之间,有时也会在7月到9月再开一次花。其花朵相对较小,直径约10-15厘米,白色,花瓣薄而透明,呈漏斗形,芳香较淡。
在生长习性上,广玉兰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性较弱,适合生长在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它喜光,但幼树耐阴不耐强阳光。而玉兰则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20℃的低温和40℃的高温。它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同时,玉兰也能在半阴处生长。
在分布地区上,广玉兰原产于美洲,后来引入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而玉兰则原产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山区,如江西、浙江、河南、湖南和贵州等地,现在欧美各国也有种植。
在观赏与文化价值方面,广玉兰因其常绿特性、树形优美、叶色浓绿、花大而香而备受青睐,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而玉兰则在春季开花时展现出洁白的花朵,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最后,在经济价值上,广玉兰的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等用途。而玉兰则不仅木材质量优良可供家具、细木工等用,其花还含芳香油可提取配制香精,花被片可食用或用以熏茶,种子榨油也可供工业用。
广玉兰原产于北美洲,现分布于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北方如北京、兰州等地,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光照:玉兰性喜光,有一定的耐寒性,喜全光照,但盆栽后,在室内窗台前有散射光,生长也稳定。半荫林带亦可生长。不耐强光和西晒,否则容易使树木受到灼伤。玉兰可种植在侧方挡光的环境下,种植于大树下或背阴处则生长不良,树形瘦小,枝条稀疏,叶片小而发黄,无花或花小。气候: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阴,成年大树喜光。能耐-20℃的短暂低温,但不宜种植在风口处,否则易发生抽条。土壤: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但也能在轻度盐碱土(pH值为8.2,含盐量0.2%)中正常生长。具肉质根,怕积水,种植地势要高,在低洼处种植容易烂根而导致死亡。土壤通透性也要好,在粘土中种植则生长不良,在沙壤土和黄沙土中生长最好。其他: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因此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玉兰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湖南(衡山)、贵州等地,现欧美各国也均有种植。
来源:生活小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