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少年安利永:想把更真实的中国告诉世界

B站影视 2025-01-15 13:53 3

摘要:在人大的校园小径上,时常能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身影,操着一口地道的京腔普通话。不少认识他的中国人都忍不住诧异,这个“老外”的中文为什么这么地道。

在人大的校园小径上,时常能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身影,操着一口地道的京腔普通话。不少认识他的中国人都忍不住诧异,这个“老外”的中文为什么这么地道。

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留学生安利永。

怀揣着对中国的向往,安利永自12岁起便一头扎进中文的海洋。凭借着独到的学习方法,他早早成了中文学校里的“洋”学霸。而在一次中国行之后,他更是对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深深着迷。高中毕业后,他果断来到北京,开启了求学之路。

在北京,在人大,安利永解锁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他成了人大校史馆首位用中文讲解的留学生;他还跟随节目组第一次前往新疆,用镜头讲述他眼中的中国故事。

从斯京到北京,从学习中文到来中国留学,瑞典小伙安利永用10年时间追逐着自己的“中国梦”。

12岁迷上中文,成为“洋”学霸

安利永和中国的故事,要从他12岁那年说起。

那时,互联网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东方古国的窗户,一部关于中国商朝的历史纪录片,如同神奇的魔法钥匙,瞬间点燃了他对这片古老土地的好奇心。

“当时我一头扎进中文学习里,在网上搜索各种中文教学的视频,有点一发不可收拾。” 安利永笑着回忆道。

中国文明古国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安利永,为了继续探索这个古老的东方古国,他说服父母,利用周末时间前往瑞典的一家中文学校学习语言。

这所学校里有400多名学生,大多是华裔,他们因父母的期望来到这里,学习母语。而安利永,则怀揣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主动加入其中,成为了校园里为数不多的“洋学生”之一。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与中国毫无关系的金发少年,学习起中文却像是开了“外挂”。16岁时,他就达到了所在班级的最高水平,顺利通过了 HSK(汉语水平考试)5级考试(该考试共有六个等级,最高级别为6级)。

瑞典小伙安利永

说起学习中文的窍门,安利永有着自己的一套独到方法。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对很多“老外”而言,学习中文最难的就是成语,不仅数量多,理解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想要灵活运用更是难上加难。而他的独家学习方法就是理解性记忆。

“很多成语背后都藏着精彩的故事和典故,我就像探索宝藏一样,通过理解故事去记住成语,而不是枯燥地死记硬背。就像‘盲人摸象’,当我听到那个生动的故事,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盲人摸大象的画面,一下子就明白了它所表达的对事物片面理解的意思。” 安利永说。

“初来乍到、眼见为实、念念不忘、格格不入......”和安利永交流,很快就能发现,这个“老外”对中国的成语运用已经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

进入高中后,课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安利永不再有充足的时间去中文学校继续学习,但他最终还是自学通过了HSK6级考试,这也是可以证明非汉语母语者汉语水平的最高等级。

2018年,中文学校组织的一次中国之旅,让安利永的心彻底被中国 “俘获”。

两周的时间,安利永穿梭于北京和上海这两座风格迥异的大都市。因为对中国一直充满向往,安利永平时就常和中文学校的老师、同学交流,在瑞典时还常读《中国日报》等中国媒体的报道。因此,与有些外国人初次来华时感受到的反差不同,初次中国行之后,他觉得中国和自己的想象基本没有区别,或者说,比他想象中的更好。

上海的现代化程度令安利永印象深刻,而相比之下他却更喜欢有点“老”的北京。

“这里的‘老’不是贬义,北京是一种有文化底蕴的‘老’,胡同里的一砖一瓦都好像在讲故事,我第一次来就被这种中式建筑打动了。” 那一刻,来中国读大学的种子便在安利永的心底悄然种下。

人大校史馆的首位中文讲解留学生

按照安利永最初的设想,他会在中国读一两年语言,再去欧洲读本科,父母也很支持他的想法,希望他能学好中文。

不过,在瑞典读完高中后,安利永却突然改变了计划,决定来中国读本科。4年时间,6000多公里的距离,安利永的父母有些犹豫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安利永用这句成语解释了父母的不舍。

“我的父亲2005年曾来中国短暂出差,2018年又和我一起来中国旅行,至今他仍然会说,那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旅行之一。” 安利永说,父母知道儿子能把中文学到这个程度不容易,虽然也有不舍,但最终还是选择支持,支持儿子到中国继续追梦。

“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是怎么做到的?我特别想探究这个过程和原因。”这样的学术志趣,让安利永从第一次来中国旅游,就决定要到中国的首都——北京读书。

而在学校的选择上,政治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学科,于是他很自然地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作为自己追寻学术生涯的起点。

人大的留学生项目可以选择英文授课,不过喜欢国际政治又对中文痴迷的安利永还是选择了中文授课项目。

“西方也有很厉害的汉学家,但是能够在一个比较小的年纪融入中文环境,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了解中国学生是如何接受教育的,对我而言是非常宝贵的体验,也是我在人大最开心的一点。”安利永说。

入学后不久,由于中文水平突出,作为留学生的安利永收到了人大校史馆老师的邀请,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的一名讲解员,并且是首位用中文讲解的外国留学生讲解员。

“作为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我甚至都没听说过校史馆,但是我在参观后发现,校史馆里的知识恰好与我的兴趣契合,于是便立刻答应了下来。”安利永说。

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硬是把中文讲解稿背得滚瓜烂熟,“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每一次讲解,都像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让我对人大校史有了更深的感悟,校史馆讲解员这份工作也增强了我作为人大学子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汉语过硬的安利永成了人大校史馆首位留学生讲解员

有一次,在给一个香港代表团讲解时,安利永还激情澎湃地唱起了人大校歌,听到这个外国人用流利的中文讲解,又用中文唱校歌,参观者们都特别好奇,观展结束后纷纷和他聊了起来。“他们很惊讶我的中文怎么比他们还好,说自己有点自愧不如,对我的经历更是好奇。”安利永说。

其实,这样的经历几乎贯穿于安利永的每一次讲解,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参观团,看到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用地道的中文讲解人大校史,他们都忍不住好奇,纷纷拿起手机拍摄。

安利永告诉北青报记者,通过担任校史馆讲解员,他更快地融入了校园,也认识了更多的中国同学和老师,还在这一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了母校,“这份工作改变了我的‘社恐’,也让我和学校结下了更深厚的感情。”

游新疆,朋友圈记录“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2024年10月,受中国媒体邀请,安利永和来自法国、墨西哥、阿塞拜疆等国家的留学生一起,前往哈尔滨、喀什、昆明等地体验不同的城市氛围,在贵州、山西、浙江等地感受中国乡村的真实生活,并通过镜头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而安利永的目的地是他一直非常向往的新疆。“我的一位好朋友就来自新疆塔城地区,他常常和我说起新疆的历史、文化和美食,我一直对那里特别向往。”安利永说,对很多和他一样的外国人而言,新疆很神秘,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一直很好奇,如此多元的文化是如何和谐共存的。

刚踏入喀什古城,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木雕窗和砖雕墙壁,还有那有着深邃眼睛、高挺鼻梁的维吾尔族人民,一切都与他之前所熟悉的北京大相径庭,“那种异域风情简直太迷人了,我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世界。”

而在一家当地餐馆里,安利永更是被维吾尔族老板的热情感染:每进来一位客人,老板都会用维吾尔语大喊一声“欢迎”,手势动作也特别夸张,从厨房端菜出来时也是连呼带跳的,中国多元民族性格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安利永来到向往已久的新疆

在新疆的几天里,安利永在“古丽的家”和美丽的女孩跳起新疆舞,品尝地道的新疆茶,探访会做数十种少数民族乐器的技艺大师,在巴扎夜市感受夜新疆的烟火气......

这样奇妙的际遇让安利永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概念,它并不只是一个概念或者一种口号,而是如此生动地在今天的中国演绎着。

手举中国国旗站在“中国西极”纪念碑前、喀什古城内维吾尔特色街道和建筑、与刚认识的新疆朋友合影、欣赏维吾尔民族舞蹈......从新疆回来后,安利永在朋友圈里发了9张长图,分享他在当地的见闻。“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这里毫无疑问是我去过的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希望可以经常回去。”安利永用中文写道。

未来,想把更真实的中国“告诉”世界

安利永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次前往新疆拍摄节目,全程都是用英文介绍,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讲好中国故事。

除了在朋友圈分享点滴感悟,安利永还计划把新疆之行的点滴海外的社交媒体上,分享给他在国外的家人和朋友,希望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

在人大,安利永选修过一门讲外交的课程,也正是这门课程所学让他认识到,要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需要更多人去发出真实的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而作为欧洲人又是在华留学生,安利永觉得自己有着天然的优势,亲近感和信任感让他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

“作为一个喜欢中国文化的在华留学生,我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责任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向海外呈现今天真实的中国,避免更多偏见和误解的发生。”安利永说。

如今,安利永在北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他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的国际化步伐,“现在去餐馆或者商店,就算我完全不懂中文,店员们多多少少也都会说英文,我能很轻松地应对生活。北京和中国都在向世界张开怀抱,为我们(外国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安利永笑着说,“我也想邀请更多的外国朋友来中国留学、工作,人只活一次,有机会还是要尽量多出来走一走、看一看。中国人民很热情、很友好。无论是半年、一年还是像我一样要读4年,来中国留学都是不会后悔的选择。”

安利永和同学们一起合影

对于未来,这位大二的少年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规划,但那颗想要成为中西方交流桥梁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我目前的计划是在人大读完本科后,回到欧洲继续攻读研究生,未来可能会进入国际组织或者走学术的道路,但无论是走哪条路,我都希望能够架起中瑞乃至中欧间的桥梁,为两国加强合作与沟通尽一份绵薄之力。”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实习生 熊珂萱

图 | 受访者供图

编辑 | 张彬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放牛班“,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选 | 石佳

统筹 | 柳璐

监制 | 高杉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