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珍稀鱼种丁氏缨口鳅再现南昆山,得名始于罗浮山

B站影视 2025-01-15 10:21 3

摘要:“我们课题组在南昆山发现了丁氏缨口鳅,它的体侧有黑白相间的斑点,有一道黑线……”近日,龙门县龙城第一中学特级生物教师黄伟胜讲起最近发现的珍稀鱼种——丁氏缨口鳅。

“我们课题组在南昆山发现了丁氏缨口鳅,它的体侧有黑白相间的斑点,有一道黑线……”近日,龙门县龙城第一中学特级生物教师黄伟胜讲起最近发现的珍稀鱼种——丁氏缨口鳅。

这一发现不仅再次证实丁氏缨口鳅的存在,也反映了龙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

三次搜寻发现真身

黄伟胜多年来痴迷于探索龙门河系鱼类奥秘,时常带领团队在溪流间穿梭,立志寻遍每一种珍稀鱼类。“崩鼻鱼”、海丰沙塘鳢等珍稀鱼种已经上了他们的成果清单,可丁氏缨口鳅却始终难觅踪迹。黄伟胜说,这种古老的高氧鱼种,理论上应在龙门水质优良的溪流繁衍,一直以来却如隐世精灵。

南昆山发现的丁氏缨口鳅。

2024年10月初,中国水产学会科学传播专家提供了一条信息:“龙门县南昆山溪流可能幸存有丁氏缨口鳅”。收到消息的黄伟胜非常惊喜,马上带领团队前往南昆山。

初入山林,阳光被茂密枝叶筛成碎金,洒在队员们满怀期待的脸上。然而,溪流似顽皮孩童,与他们捉起迷藏。两次搜寻,队员们都空手而归。

2024年11月19日,团队再次踏入南昆山星河谷一条幽静山溪。队员们小心翼翼,猫腰前行,拿着特制鱼网在溪中搜寻。“采到了!采到了!还是一条成体!”黄伟胜突然激动地呼喊。网中鱼儿体侧黑白相间斑点与黑线清晰可见,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丁氏缨口鳅。众人迅速拍照、录像、记录,随后轻轻将其放回溪流。

经专家权威判断,确认这次采集到的样品就是丁氏缨口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邵韦涵表示,此次发现意义非凡,丁氏缨口鳅分布狭窄,仅存于罗浮山与南昆山,这印证了龙门水生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也说明其他林场、山区、流域有可能发现更多喜欢高海拔溪流环境的生物类群,未来可以加大探索,重点保护。

一物喜联两名山

据了解,丁氏缨口鳅1934年曾在罗浮山发现,此后专家一直没有在罗浮山获得标本,以至它曾被误认为是花尾缨口鳅的同物异名。直到1990年,专家根据南昆山采得的标本,才确认该鱼种为丁氏缨口鳅。

“丁氏缨口鳅之名始于罗浮山,争议终于南昆山,一物喜联两名山。”黄伟胜开心地说,当前,广东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南昆山再次发现丁氏缨口鳅显得更有意义。

据了解,黄伟胜工作室课题组自2018年起就开始在龙门水域寻找珍稀鱼类。截至目前,他们发现106种原生鱼类,包括被宣告野外灭绝的唐鱼、龙门从未记载的“水中彩虹”兴凯鱊、珍稀鱼类“崩鼻鱼”、濒危鱼种海丰沙塘鳢等。此外,他们还创作公益歌曲、开展公益活动、编写教材等,生动展现龙门丰富多样的水生物资源,身体力行地倡导大家共同保护龙门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丁氏缨口鳅、兴凯鱊、“崩鼻鱼”、海丰沙塘鳢等这些区域性的珍稀鱼种、濒危鱼种再现龙门,不仅传递了龙门水体保护日益完善的积极信号,也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最好佐证。龙门将持续实施生态赋能战略,坚决筑牢生态屏障,做好山水文章,全面构建更高层次的绿色发展格局,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篇章。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来源:今日惠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