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放假去工厂“打螺丝”

B站影视 2025-01-15 08:04 3

摘要:最近,一些大学生寒假去工厂打工的视频日志在社交网络流行,他们记录“打螺丝”的日常,偶尔在评论区调侃:“在流水线把人生都想通了,一看时间才过了5分钟”;还有人咨询——工作在哪儿?赚多少钱?哪里的性价比高?

最近,一些大学生寒假去工厂打工的视频日志在社交网络流行,他们记录“打螺丝”的日常,偶尔在评论区调侃:“在流水线把人生都想通了,一看时间才过了5分钟”;还有人咨询——工作在哪儿?赚多少钱?哪里的性价比高?

这些参与讨论的学生年纪不大,有的刚成年;学历不低,不乏本科生,还有人来自“211”“985”高校。

视频中的年轻人稚气未脱,有的站在厂区门口,有的穿着无尘服坐在流水线旁,他们拍上工时的朝霞,下工后的晚餐,拍同伴奔跑的背影,大喊要“搞钱”。

前不久,我在“长安城真实影像计划”看到一部纪录片《明天更漫长》,导演磨占俊在西北政法大学读本科,他记录了自己和同伴2024年年初在江苏一家拖拉机厂做工的日常,在和他的交流中,我近距离看到了这些假期“打螺丝”的年轻“面孔”。

磨占俊要拍一部毕业作品,起初没打算把“打螺丝”作为选题,他更关注医疗议题。和同学去工厂做寒假工是出于好奇,也是为了逃离家长的“唠叨”。我仔细看过,在一些同题材视频日志的评论区,确有不少人是“逃”到工厂的。有人说,打寒假工是不想回去过年走亲戚,不想被问成绩、问就业、问感情。

更多人则为了“赚钱”来到工厂,有人精细地做过时间规划:春节期间,厂里缺人,短期工也能拿到3倍的高工资。磨占俊的一名同学试验过,他曾经在2023年的寒假到上海一家电子厂干了40多天,拿到9000多元的报酬,超过做服务员和保安的工资水平。

“高薪”却招不到人,制造业企业面临用工难题——人社部、工信部、教育部此前共同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达48%。

与此同时,比起“进厂”,一些年轻人似乎更青睐进“大厂”。中青校媒曾发布一份面向全国5868名大学生发起的“大学生求职力”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新兴职业抱有较大的热情,如在线教育老师、短视频/直播运营、全媒体运营师等。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受到工科生追捧,文史类学生则对在线教育、短视频运营表现出较高兴趣。

磨占俊和他的同学就读于传媒类专业,广告公司、影视公司、媒体才是他们理所当然的就业方向,就算要“兼职”,帮人剪视频似乎也是更合理的选择,但对他们来说,真要找一份正经的实习工作并不容易。

磨占俊进厂之前,去杭州实习过3个月。第一份工作是制作售卖课程的短视频,干了一个月,引不来流量,不好意思拿老板的工资,主动辞职;他又去为一家销售水泵的公司做宣传,包吃包住,月薪4500元。去杭州之前,他还做过服务员。

2024年,磨占俊和伙伴通过相熟的中介来到江苏常州这家工厂。工厂位于常州市的郊区,他们住4人一间、上床下桌的宿舍,月租200元。磨占俊的工作是为拖拉机的发动机上螺丝,一台10个,这家厂一天要下线100台拖拉机,意味着磨占俊要上1000个螺丝,他和中介争取到18元的时薪,“干不满3个月原本是12元(每小时)”。后来他发现,一些比他年纪更小的人时薪12元,算上旷工、请假和水电费,那个小伙子离职时没讨到多少薪水。

在最终拍出的影片里,磨占俊记录下小城和生活的片段:烤鱼店和KTV开在集装箱里,小镇少年跳着“社会摇”(一种在短视频平台风靡的舞蹈),唱着重新混音的互联网版《小城故事》;腿脚不便的工友用“华为”不用“苹果”;16岁的男孩离开工厂选择去福建做“电商”……

他也观察到一些问题,厂区里有未成年人,有的初中辍学,沉迷博彩;有的被家长以锻炼之名,送到工厂;“黑中介”侵害工人权益;“势力单薄”的中老年务工者讨薪困难……工厂会提醒他们小心“黑中介”,但在“信息差”之下,劳动者的权利还是没有办法得到完美保障。磨占俊听说,一个“黑中介”一年拉1000个人,就能赚50万元,他们这群小伙子的工钱眼下还没结清。

他还对另一些现象感触颇深:在工厂,有的年轻人眼神木然,对未来避而不谈——这是与大学生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模样。

磨占俊是陕西榆林人,这些画面让他想起很多年前的“矿区”。他说自己是被“拴在炕上养大的孩子”,父亲曾到内蒙古的煤矿下过井。后来,老家的地下挖到了煤,他家成了拆迁户,富裕起来。

这次来工厂,磨占俊的感受并不陌生,他只觉得要记录下来。面对记者,这个年轻人说了一番严肃的话:“希望人人能够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永远不要脱离群众。”

在纪录片里,他问同伴这段经历的所得,对方回答:“动手能力有待提高,纸上谈兵永远是不切实际的,一颗螺丝都拧不好的人,不配在这里面待。”

大学生去工厂做假期工,总被年长的人告诫,“不要没苦硬吃”“不要浪费时间做无用的工作,要去做和专业有关的实习”“学生应该多读书”……这些告诫自有道理,但看到一些去厂里打工的学生的评论,我仍然被触动,关于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赚到了自己一年的学费有多爽”“我可以给爸爸妈妈哥哥买礼物换手机”“用赚的钱去看自己想看很久的海,买很多自己喜欢的衣服”。有些人看到“工厂也是江湖”“另外一种人生”,有人记录下“打工日志”,有反思也有讨论。

在这些评论区里,我看到他们渐渐转变着对“技能劳动”的刻板印象,他们分享有些厂福利不错,还有些厂工作环境明亮,有些人觉得自己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总比躺在家里刷视频强”。

他们也发现问题,“枯燥”“工时长”“压力大”“社会地位低”“创造性不足”……年轻人的思想在变化,整个社会应该设身处地地解决制造业缺口背后的系统问题。

磨占俊在杭州时,父亲遭遇了官司,他忽然觉得,姐姐已经远嫁,自己不能跑这么远,总要回到父母身边,于是辞去工作回家。如今,在家待业了大半年的他加入了一家视频公司,拍年轻人想办法找出路的纪录片。未来,磨占俊还想回村创业,做养殖。那个曾和他一起去工厂打工的同学在西安一家民营专科医院剪短视频做促销,月薪4000多元。

有人在社交媒体讲了自己的故事,一名职中学生跟随学校进工厂学习技术,把原本半年的实习期延长到一年多,磨练了技术的他参加“技能高考”,上了两年大学,又到了实习期,这一次他“碰到了一个巨好的工作,和专业也对口,工资也挺高”。

网友质疑他,他回复:“打螺丝或者进一些别的厂难道很丢人吗?能挣钱就不丢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