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CKD)及代谢综合征等,仍是困扰中国人群的代表性慢病。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推算我国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高血压2.45亿[1]。数据还提示,我国成人CKD的患病率达10.8%,据此估计我国现有成年CKD患者1.2亿[2],中国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则高达33.9%[3],患者数接近4亿。摘要: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总数和共病情况,我们有何应对之策?为了聚焦心肾代谢综合征的前沿问题,探讨其综合管理策略,促进多学科协作,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心血管疾病、CKD和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病的共病现象,降低心肾事件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25年1月
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总数和共病情况,我们有何应对之策?为了聚焦心肾代谢综合征的前沿问题,探讨其综合管理策略,促进多学科协作,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心血管疾病、CKD和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病的共病现象,降低心肾事件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25年1月18日,心肾代谢综合防治管理能力提升交流会将在哈尔滨盛大召开。这场盛会有哪些热点内容,让我们共同关注。此次会议将邀请心血管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分享关于心血管疾病、CKD和代谢性疾病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慢病新纪元”环节,会议将从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入手,通过描述肥胖、糖尿病、CKD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复杂联系,帮助与会者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到代谢性异常或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慢病共管的各种可能。此后,与会专家将在现场带来一场头脑风暴,共话基于CKM管理理念的相关临床前沿进展和治疗突破,从管理理念更新、到多学科(MDT)诊疗模式实践,再到风险评估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咖观点不容错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类型,其病理过程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和机制,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而心血管事件链末端的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等事件,会对患者的临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本源出发,“聚焦心血管”环节将首先分享三高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策略,通过逆转斑块打断心血管事件链。接下来,讲者将分享如何从病理机制出发,探索ASCVD的长期综合药物管理策略。最后,立足循证,从指南出发,会议将探讨心衰患者基于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长期规范管理。ASCVD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基础疾病、并发症、药物耐受性等。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和干预ASCVD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如何通过积极干预打破心血管事件链,相信此环节内容不会令您失望。
CKD领域近年可谓新药频出,进展令人欣喜。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为例,此类药物心肾获益明确,获得了诸多关注,并开启了CKD一线治疗的新征程,此类药物应如何应用?又有哪些获益?
“综合护肾脏”环节将为您全面剖析。此后,讲者将结合美国肾脏病学会(ASN)CKD并发症管理研究新研究,解读最新的相关研究、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权威的诊疗指导。另有补体相关肾病诊疗新进展相关的分享,将从具体文献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包括早期筛查、风险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等在内的CKD综合管理,交流在CKD诊治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遇到的难题和应对策略。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因此其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与干预。
在“系统识代谢”环节中,讲者将分享CKM综合管控策略,代谢相关炎症会导致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同时促炎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也会对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系统造成损伤,面对CKM,如何实现成功治疗(treat to success)?相信这一环节的内容将为您带来启示。
作为代谢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两种慢病之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新理念亦在本环节被关注。同样,糖肾早治与相关治疗理念的变革亦有分享聚焦。最后,如何从心肾结局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管理,在讨论环节,我们也将聆听不同科室专家的见解。
小结
心肾代谢综合防治管理能力提升交流会将带来心肾代谢综合征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促进不同学科交流和合作,更新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更多精彩内容,就在1月18日会议现场,让我们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3, 21(7:): 577-600.
2.Zhang L, Wang F, Wang L,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Lancet. 2012 Mar 3;379(9818):815-22.
3.Lu J, Wang L, Li M, Xu Y, et al.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Adults in China: The 2010 China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 Feb 1;102(2):507-515.
审批编号:CN-152165 ,有效期至:2025-01-19
声明: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得转发或分享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不得用于推广目的。本文的撰稿/发布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