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准确说来,我供职于XX市传媒集团,国企。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半体制内”。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
01
我生于1987年。
2011年入职本市一家纸媒,以城市命名的《XX日报》。
准确说来,我供职于XX市传媒集团,国企。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半体制内”。
毕业第二年,我父母托关系在日报社里找了个实习记者的岗位。
一分钱工资没有,跟正式记者干了几个月,领导一看我这人还行,脑子活络也能写东西,一拍板就留下了。
不得不说,那会找工作是真容易。
我的学历就是个破三本,高考我连二本线都没上,差了好几十分。
父母舍得,省吃俭用给我选了个学费巨贵的三本,四年读下来十几万。
要是不花这个钱,我就只能读大专了。
不夸张地说,我的本科学历就是花钱买来的,还是个烂大街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那几年,手机上网还没有普及,人们很依赖传统媒体,了解新闻都是靠在家看电视,或者路边花5毛钱买份报纸。
我进去的时候,恰逢纸媒发展的巅峰期。
我们日报是全市发行量最大、最接地气的报纸,在市民里美誉度极高。
那些年,我们社里最大的收入来源——广告,炙手可热,一版难求,价格奇高。
广告商想要拿到版面,至少要提前两个月预约,特别急的要么找关系找我们领导特批,要么加价。
社里效益好,我们的收入就高。节假日发奖金更不吝啬。
工作只第三年,我就买了车,贷款买了房,后来房子涨价了,我又置换了更新更好的。
回想起来,那几年真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
好景不长,巅峰过后就是下坡路。社会变革起来连眨眼的时间都不给。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网络新闻迅速崛起。
短短几年时间,网络新闻就成了主流,什么微信公众号、各种新闻APP客户端,早已在市民中普及了。
一夜之间,报纸没人买了,广告也卖不出去了,效益锐减。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和同事的收入也随之少了一大半。
从巅峰时候最高的一年30+逐步降了三分之二,工龄和级别上去了,收入反而下来了。
讽刺的是,刚开始时,我们领导一直把网络新闻视作劲敌。
可后来架不住纸媒的颓势无法挽回,我们日报在2018年开设了公众号等一系列新媒体端。
如今我们已经开拓出了新的疆域,甲方也会我们的公众号等地方投广,一如当年的大幅版面。
现在我们社里主要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这些新兴渠道。靠纸媒起家的报社,最终还是恰了网络新媒体的饭。
02
再来看看现在20多岁的这批年轻人,我总是在感叹自己生得早,吃尽了时代的红利。
先是入职门槛,变得高不可攀。
现在的年轻人想进我们单位,那可是要考的,响当当的XX市传媒集团,牌面就大。
报名环节对学历的专业的要求就卡得很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限新闻、汉语言文学、国际传播等相关专业。
就这,竞争还很激烈,去年某个岗位达到了1:200,最后上岸的是复旦大学研究生,正宗学霸。
我这个三学学渣暗自羞愧,作为所谓的前辈,要是晚生十几年,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但我至少还专业对口,跟我一块进来的同事,还有学化工的、学医的,半点不相关的专业,放现在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一边是招录的时候学历要求更高、专业限定更严,一边则是进来后更加苛刻的职场环境。
待遇上一落千丈,也不得不提。
我们当年那种辉煌是不可能再重现了,现在的年轻人,刚进来一年最多五六万。
尤其是那部分派遣制人员,约等于没有编制,干的都是些累活杂活,一个月才2000多。
其次是工作要求上的天壤之别,工作量变大了,容错率还极低。
以前我们年轻时,还没那么多任务,按部就班就行。哪怕稍微出点错,也不会有人死盯着。
而现在,工作要求大大提高了,三审三校是最基本的。
只要有一个错别字出现、一个重要表述错误、公众号上一条不正当留言放出来,当天的责任编辑和记者本人通报批评,扣绩效。
哪些大事要事必须第一时间交稿、哪些领域坚决不能触碰,不能出一丁点差池,压力比原先大了很多。
最后是生活压力,挣得少花得多,想要立足,更难了。
经常听社里的年轻人哼哼,说生活苦、经济压力大,这在我们当年是完全没感觉的。
现在本市的房价,大概是我买房那会的2.5倍,物价也翻了一番。
但他们的收入只有我那会的一半不到,想要在本市买房结婚立足,难度大了很多。
作为前辈,我很心疼他们,生在这个年代,就必须去适应更残酷的竞争、更高的工作要求。
在压力面前,没有生活,只有生存。
03
我们80后进体制内的很多人,很多人经过十几年的沉淀,过得都还不错。
但,是我们这批人能力强、水平高吗?我心里很清楚,并不是。
无非是因为我们步入社会的那个年代,还处于增量市场的时代,机会多、竞争小。
说白了,那会体制内外到处都是岗位,只要不是特别笨或者特别点背,都能有个正式工作,都能混得不算差。
而现在,别说我们了,全世界的文明社会都已经到了一个经济发展相对停滞的平台期。
存量尚且需要厮杀才能生存,年轻人作为新进来的增量,想要立足自然是难上加难。
可惜,跟我同龄的很多80后(尤其是当了领导的)并不懂,或者说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们总是在强调“我年轻时”如何辛苦、如何大气,“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娇气和吃不了苦,如何能力差又不肯钻研学习。
他们总是把自己放在很高的站位,对年轻人提出更苛刻的工作要求,打着让年轻人“迅速成长”的名义,干着以大欺小的不地道事。
我虽然靠十几年的工作资历混了个中层,但也没什么实权。经常听到跟我同龄的领导板着脸训刚进来的年轻人,都有点听不下去。
我想说的是,作为沾尽了时代红利的80后年轻人,自己应该心里有点数,别干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损事。
一代有一代的机遇,一代更有一代的压力。对年轻人包容,就是对自己后代的仁慈。
===============
我是叶子君,体制内十余年摸爬滚打,踏踏实实说职场经验,老老实实教你避坑。关注我,让你成长更快!
来源:叶子君的小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