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来,复旦大学为规范毕业论文AI使用,正式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提出了“六个禁止”,被网友称为“全球最严AI新规”。
文|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AI发展如火如荼,各方新闻也此起彼伏。
近来,复旦大学为规范毕业论文AI使用,正式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提出了“六个禁止”,被网友称为“全球最严AI新规”。
网络截图
这一规定的颁布,可谓对AI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使用来了个全面“大封锁”,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不禁疑问难道 教育界风向要变?
01
为何重拳出击?
因在文献检索、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AI在学术领域常常扮演着高效辅助工具的角色。 但随着使用边界的突破,以及接连发生的劣质AI论文事件,让人 开始担忧。
2024年2月,西安某顶尖高校学者在SCI发表的论文,因插图为AI生成,且 错误百出,仅发表3天被撤稿,沦为学界笑柄。
网络截图,来源|量子位
2024年7月12日,一篇来自5位广东医生的临床研究论文被Medicine撤稿,这篇论文在发表之初就引发了诸多质疑,有人指出其插图中的小腿和手臂在骨骼数量上是完全错误的。一篇学术论文里竟然出现这样简单的解剖学错误,简直匪夷所思。
网络截图
该研究团队后来解释,称因英语不是该研究团队的母语,且翻译费用极其昂贵,因此就利用AI对文本进行翻译和改进,并生成插图和表格。
复旦此次新规的发布,也给社会各界一个机会,重新审视AI在学术领域的角色和定位。
02
新规之意
针对相关争议,以及被冠以“全球最严AI新规”的说法,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相关提法不是警示而是规范,作用对象仅限于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关键还是对于人的能力的培养。”
复旦大学官网截图
在这个AI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复旦大学之所以会发布如此严格的新规,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学术诚信的捍卫。 近年来,AI技术在学术领域的不当使用现象愈发猖獗。部分学生走捷径,直接用AI生成论文,这种学术不端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术环境的纯净,侵蚀了学术研究的根基。复旦大学的这一举措,无疑是给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敲响了警钟,坚决捍卫学术诚信的底线。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果学生过度依赖AI,就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复旦大学显然希望通过这一规定,引导学生回归到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研究中,培养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个人研究数据和敏感信息。若随意使用AI工具,这些数据极有可能面临泄露的风险。新规对涉及保密内容的毕业论文使用AI工具及上传数据和图片到AI平台进行严格禁止,正是为了全方位保障信息安全。
其实,除了复旦大学,部分高校也相继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在“学生使用AI工具”方面提出探索性规范。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学生使用指南》 ,共六大方面,涉及遵守相关法规、符合学术道德规范、使用时应进行标注、对生成内容进行必要自查、遵循学科相关使用规定,以及遵守教师课程要求。指南明确,学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作业时,需标红相关内容,且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下发了《关于加强2024年毕业论文(设计)中规范使用人工智能管理的通知》 。随后,该校多个学院出台了规定细则,其中,继续教育学院要求学生须明确披露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使用,须叙述使用方式、细节,包括模型/软件/工具名称、版本及使用时间。涉及事实和观点引证的辅助生成内容,须明确说明其生成过程,并同时在毕业论文(设计)相应位置具体标注,确保真实准确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天津科技大学 教务处则发文规定,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生成式AI检测的结果超过40%,学院将向学生发出警示,并要求其自查自纠;学生在收到警示后,需认真修改,由学院统一在相关平台检测通道进行复检。该校还表示,将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并提醒学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避免过度依赖智能生成内容
来源 | 首都教育 《高校首发“AI禁令”》
03
未来之路如何走
复旦大学的这一规定,无疑给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戴上了“紧箍咒”,但这是否意味着AI技术的发展会受到阻碍呢?
从短期来看,新规可能会让一些习惯依赖AI的学生感到不适应,也会让部分正在探索AI教学应用的教师有所顾虑。但从长远的角度审视,这一举措恰恰是对 AI 技术健康发展的有力推动。
它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AI的合理使用边界,引导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正确看待AI,让AI真正成为辅助学习和研究的得力工具,而非取代人类思考的“捷径”。这对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推动AI技术在教育领域乃至其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的“AI新规”,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高校规范AI使用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杆。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高校在规范AI使用方面,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既要充分利用AI带来的便利,更要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让AI成为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有力助手。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平衡
AI应用与学术规范之间的关系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大家一起聊聊!
校对 | 李立军
主编推荐
来源:肖宇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