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来,学术期刊是国内学者科研成果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青年学者科研工作起步的摇篮。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依存于优秀的作者队伍,它作为学术公器必须遵循公用的原则。故此,学术期刊不是为高端作者狭义的学术小圈子服务,而是要充分体现学术期刊对所有作者的友好性。学术
作者/李学成
多年来,学术期刊是国内学者科研成果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青年学者科研工作起步的摇篮。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依存于优秀的作者队伍,它作为学术公器必须遵循公用的原则。故此,学术期刊不是为高端作者狭义的学术小圈子服务,而是要充分体现学术期刊对所有作者的友好性。学术期刊越来越重视工作流程的透明化,倡导友善办刊,其目的就是提高对作者的友好度。何云峰先生将期刊对作者的友好性归纳为“高透明度”“采稿公平”等四个方面。
那么,何谓期刊作者友好性呢? 期刊友好性是指在期刊出版工作全流程中对潜在作者、已刊(编)作者的全方位服务,其中包括学术期刊栏目策划、编校过程、出版形式、数字推广等服务体系,涉及服务意识、服务手段、服务工具、服务技术、服务对象等多方面内容。学术期刊在付出情感劳动的基础上善待作者,形成与作者平等、友善、互助的关系,提高学术期刊在业界的知名度,增强作者对学术期刊的信任度、喜爱度和投稿信心。总之,期刊的友好性能充分调动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作者撰写优秀论文,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一、学术期刊作者友好性的重要性
随着学术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各大数据库提供免费下载,以及各种评价体系的多重评价报告的发布,学术期刊的透明度变得越来越高,刊界为吸引更多的作者读者,逐步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全方位地为作者服务,吸引更多的“粉丝”是学术期刊当今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学术期刊对作者友好性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
构建稳定的作者群体。学术期刊主编、编辑的服务意识决定了学术期刊作者友好性的执行力度和深度。据《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随着高校的扩招,中国3000多所高校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达到了207.49万人。除了那些取得“一级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的知名学者,一般高校老师及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职称晋升、课题结项、研究生毕业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文需求,造成了“供需失衡”的现状。作为学术期刊“上帝”的作者在投稿时又往往成为弱势群体,个别编辑“高高在上”“爱答不理”的表现让“上帝”们爱恨交加。从学术期刊长远发展看,作者才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没有作者群持续的投稿支持和长期关注,学术期刊学术知识传播的功能将减弱。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小红书号、视频号等逐步成为学术期刊内容传播的主渠道。在此前提下,学术期刊要增强服务意识,以作者为主体,尽量压缩发表周期,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审稿、编辑校对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学术期刊提供的优质个性化服务赢得作者由内而外的信任,从而形成学术期刊稳定的作者群体。与此同时,学术期刊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学科的从业人员状况,青年学者和硕博研究生的不同需求,对学科栏目、版面、工作时效等进行调整,实现从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多方面的创新,以满足更多作者的需求。在学术期刊和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献出智慧,作出学术期刊的应有贡献。
提高学术期刊传播力、影响力。近十余年来,随着4G、5G 技术的发展,算法、元宇宙、AI技术的不断渗透,学术期刊从传统纸媒向新媒体传播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这也就要求学术期刊在进行传统的采稿—编校—出版之后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即做好数字化传播工作,从而将学术期刊打造成集学术生产、知识创新、数字推广为一体的服务型平台,提升学术期刊的学界竞争力,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实现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也是考核一个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学术期刊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只有既建立一支优秀的有责任心的编辑队伍,又建立一支过硬的学术宣传传播团队,才能让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能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一方面要求学术期刊要建立完善的融媒体传播手段,另一方面学术期刊要依靠广大作者读者来推动其传播。学术期刊在推送传播学术成果的同时,将作者的研究方向、其他研究成果、取得的荣誉和科研课题通过多渠道进行宣传,提高了学术期刊对作者的友好性,增强了学术期刊与作者的互动,也加强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由此,既增强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又提升了作者在学界的知名度。
二、学术期刊友好性体现在对作者的基本服务
学术期刊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栏目策划、编校、推广三个环节,学术期刊对作者的友好性也集中体现在这三个环节,尤其是学术期刊在栏目策划、作者投稿、审稿周期、编校流程、快速发表过程中。编辑对作者的服务直接影响作者投稿、改稿、发表的体验,也直接反映各刊对作者的友好度。
满足作者科研需求策划专栏。我国对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3万亿。巨额的科研经费一方面增强了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作者研究新的科研难点和热点学术问题。许多科研人员从过去单一的传统研究向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研究转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20世纪的科研水平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就要求编辑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本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科研信息动态,根据新问题、新思想、新热点、新难点来做创新型选题策划,并通过学术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公布选题策划。学术期刊还可以通过不定期召开编委会,由编委会专家提供选题;通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研课题选择相关栏目策划;通过作者座谈会征集栏目策划。多种形式征集栏目选题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科的科研需求,又充分照顾更广大作者的科研成果转化。专栏形式的约稿、征稿会引起更多作者的关注,并为更多的新秀提供发表机会。保持学术期刊的特色栏目并适时地对栏目进行调整也是期刊对作者友好性的表现。前者一方面保持与老作者的联系,另一方面能吸引更多作者撰写相关论文。后者可为作者提供新服务。如随着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发展,全国高校马院要配备约17万名教师,针对马院教师数量的突飞猛进,有的学术期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政教育”专栏,为学术期刊扩大了作者队伍。
利用作者指南提升作者友好度。学术期刊一般通过完善作者指南的内容、提高作者指南的显示度,让作者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使作者在写作、投稿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提高学术期刊作者友好度。过去,学术期刊一般以“投稿须知”“致读者”等形式在学术期刊封二、封三等突出位置刊登作者指南。如今,学术期刊通过自办网站首页、投稿系统、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定期不定期地提供可下载的作者指南文档。作者指南的内容包含征稿范围、图表要求、参考文献范式、投稿方式、论文格式等。对作者身份有特殊要求、稿件录用周期、自由来稿采稿率等左右作者是否投稿的信息也要一并发布。对于论文的格式规范性大部分国外学术期刊要求十分严格,作者投稿论文的格式与投稿的学术期刊格式不符会被编辑部直接退稿。在作者指南中,学术期刊提供论文模板,作者将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相关内容复制到模版的相应位置即可自动生成学术期刊要求的范式,无需作者再手动调整字体、字号、字间距、行间距等。
提高服务效率,缩短审稿周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研究人员在求学、职称晋升、科研考核等方面的必要条件,快速发表学术论文是他们的刚性需求,审稿周期直接影响作者对学术期刊的满意度。国内学术期刊从收稿到发稿历时一年已经成为常态,发表周期长是一些有毕业或职称晋升需求的作者投稿国外学术期刊的因素之一。反观国外优秀学术期刊,他们在各个环节都力求快捷,个别论文通过快捷通道甚至可以达到三天即可发表。快速发表能确立作者重要学术观点的首发地位,也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和学术期刊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会更好地提高作者的投稿意愿。学术期刊在稿件回应、初审、专家外审、二审、终审等环节缩短周期,把是否能进入终审的权利下放给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对优质论文有权在一周内明确作者是否能进入专家外审程序,主编也要“特事特办”,对此类论文进行优先终审,缩短出版周期。对未采用的论文,学术期刊更要体现人性化服务,为作者提供退稿原因,提供初审、外审甚至二审和终审的退稿意见,帮助作者厘清思路、获取创作灵感,提升论文学术水平,为再次投稿增加发表概率。
“网络首发”等形式实现快速出版,提高作者满意度,提升学术期刊对作者的友好度。数据库加强出版服务,协同学术期刊为作者快速发表作出了贡献。2017年中国知网对学术期刊推出了“网络首发”服务,并在最近三四年被大多数学术期刊所接受。学术论文在未正式出版前,由学术期刊上传数据库,以网络首发方式由数据库率先公开发布,“确立了作者学术成果的首发权,提高了学术成果的利用价值和传播效率”,形成作者—学术期刊—数据库三方共赢。2024年4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旨在发布作者提交或授权提交的未发表的研究成果。预印本平台克服了传统学术交流体系时滞长、费用高、效率低的弊端,为作者提供了快速发表的平台,也为学术期刊发现优秀稿件提供了平台,成为学术交流的新模式,引起了更多学者和学术期刊的关注。学术期刊更多地关注“预印本”平台,在平台采稿也是对作者友好性的体现,它能够有效地提升作者对学术期刊的满意度。为提高作者的体验感,学术期刊还可以利用自办网站进行优先在线出版。有的国外学术期刊为了追求高效甚至将作者文稿转成PDF直接上线。学术期刊高效的出版效率会吸引大量作者关注,对包含新观点、新思想的高质量论文也更具有吸引力。学术期刊要对优先在线出版的论文做好标识,以免与国内数据库的查重系统冲突无法被其他数据库录用。
三、把版面留给青年学者
青年学者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科研兴趣浓厚,是学术界的新生力量,同时面临着诸如“非升即走”的科研压力,他们对学术论文的发表有着更迫切的需求。从学术期刊角度来看,他们是学术期刊最不待见的群体,同时又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源。
青年学者、研究生面临严重的发文“供”“需”矛盾。据《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到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了130.17万名的历史新高,其中博士研究生招生15.33万人,全国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了388.29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研究生61.25万人。随着研究生、青年教师人数的不断增加,为了毕业就业、评聘职称发表学术论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反观近年来学术期刊为追求高质量论文,追求高影响因子,发文量却越来越少,功能出现异化。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显示,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载文量从2018年的30.8万篇,下降到2022年的24.4万篇,降幅为27.8%。这与学校扩张(招)需要更多版面发表论文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发文矛盾愈来愈激化,作者对学术期刊的诟病也愈发强烈。这种供需失衡既造成学术期刊的内驱动力不足,不利于学术期刊的长久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者的科研积极性,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再考虑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大量优秀论文流失到国外的SCI、SSCI期刊,这与国家要求把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相左,不利于国家对青年学者的培养计划。
学术期刊把版面留给青年学者。相关部门、学界、刊界越来越重视研究生、青年学者在学术期刊发表难的问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资助了全国176家学术期刊(2023年数据),在其对资助期刊的最近考核内容中已经添加了是否设有“青年论坛”“博士论坛”等栏目;是否邀请青年编委参与编辑部组织的学术活动、学术会议;低于35岁的第一作者占比等倾向青年学者的考核标准。2023年初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新刊AMI,2022)也将“培养青年作者情况”列入其管理力指标。在AMI影响力指标中对“期均发文量”也进行了考核。该项指标可以遏制个别学术期刊缩减版面的“力度”,有利于青年学者发文。2023年10月28日,笔者参加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期刊的使命与担当研讨会”。在会上,南京大学孙江教授在主旨发言中强烈呼吁学术期刊要把版面留给年轻人。他说:“一本好期刊应该把重心放在年轻作者身上,特别是青年博士身上。”他认为博士研究生创造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试看有多少学者的研究超过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学术期刊越来越重视青年学者的投稿。例如《学习与探索》的青年学者占比一直较高;《广东社会科学》设有“青年论坛”专栏;《清史研究》刊发过本科生论文,等等。2023年11月,在江西举办的学术会议上,《浙江学刊》总编辑田明孝在学术期刊专场交流会上也呼吁把版面多留给青年学者,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一些普通学术期刊渴望学界大咖给予更多赐稿,一方面提升普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好把核心期刊的版面留给有毕业、晋升需求的青年学者。
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发展的平台。学术期刊通过自身及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能够创造较好的学术资源,比如通过协办承办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评选青年学者优秀论文、最佳学生作者,做线上线下的写作培训等方式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学术论文的平台,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青年学者获得科研自信、提高学术水平、提升科研积极性,激发创作动力;也可以通过设立青年编委会、青年审稿专家给青年学者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学术期刊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抗日战争研究》发起的“抗日战争史青年学者研讨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依托20余家学术期刊已经召开了6届;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学术期刊成功举办了7届青年学术论坛;《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辑刊》等几家学术期刊为更好地为青年学者服务,也在积极筹划每年一次针对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建设人才队伍的生力军。挖掘、培养青年人才,实现青年人才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最大化是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也是提高学术期刊作者友好性的现实路径。
四、融媒体传播:提升为作者的后续服务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融媒体创新发展方面的应用,带来了新一轮的媒体形式和用户体验的换代升级。近几年,学术期刊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知网等为代表的各大数据库相互配合,积极建设学术期刊在线出版,加快论文传播的技术平台。具有连通性、兼容性、协同化跨媒合作的新型平台不断出现,这也是学术期刊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态势,从传统的单一“内容生产”“内容为王”转向依靠平台,立体发展,提高不同层次的作者读者的阅读体验。
多渠道传播学术知识。随着融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学术期刊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实现了论文的开放获取,作者、读者可以免费在线阅读,即时下载,极大地提高了论文的传播力,促进了学术成果转化。例如《社会科学辑刊》开辟了小红书号,以简短文字介绍作者的科研方向、代表成果、获得荣誉和论文摘要并配以作者近照。《文化纵横》有专人负责媒体传播,对文章进行二次加工“包装”,还在知乎、豆瓣、凤凰、网易、澎湃、搜狐等媒体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全方位传播。这些媒体一方面给所属网站带来了流量,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术思想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融媒体可以提升作者服务的便捷度。当前,微信公众号已成为学术期刊重要的传播窗口,学术期刊主要是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消息传播功能,其内在的服务功能大部分学术期刊仅开放了“目录”“指南”等。针对微信公众号具有无线接发、人人拥有,随时查阅的功能,学术期刊应该增加更多的服务功能,如及时更新半年、一年期的栏目策划,增加投稿系统,设置稿件进度查询,编校对红过程留痕等,提升学术期刊对作者的友好度。大部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是纸版论文的复制,一两万字的论文很难吸引人完成全文阅读,更不利于在微信朋友圈转发、阅读。为提高阅读体验,
学术期刊可将文章进行二次加工,浓缩文章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后再发布,这就能兼顾论文的科学性和可读性,与微信碎片化、浅阅读的方式相匹配。微信公众号在传播学术论文的同时,也可以刊发学术期刊常设栏目、审稿要求、编校标准等,以便实现作者快速了解学术期刊的目的。微信公众号也是学术服务的平台,它可以通过推送国家重要大政方针、推送学术活动资讯、链接线上学术会议、发布最新行业科研动态等实现对作者的日常服务,是学术期刊表达对作者友好性的重要渠道。有的学术期刊将编辑部主办的学术会议、调研等内容也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增强了编辑部与作者的互动,增进了作者对编辑部的了解,增强了用户黏度。总之,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媒体作为学术期刊与作者读者间重要的互动工具,从内容到形式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着对作者的友好性,对提升学术期刊对作者的友好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术期刊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术研究、弘扬学术精神的历史使命。同时,学术期刊还承担着服务科学研究工作、服务国家学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责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术期刊数量迅速增加,至今已有近万种,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学术期刊的总体水平不高,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较少。由于国内部分高校和学者对SCI、SSCI等评价体系的推崇,造成国内部分高水平学术论文流失到国际学术期刊市场,并被收录到国际数据库。这一方面造成国内学术期刊优质稿源的匮乏,另一方面造成国内学者在发表或在获取这些科研成果过程中大量国内科研资金流往海外。作者提供的优质稿源乃学术期刊立命之本,因而提高学术期刊的服务质量,让作者感受到学术期刊的友好性,提升其对学术期刊的满意度,提高投稿积极性,双方才能实现共赢。
作者简介:李学成,男,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社会科学辑刊》总编辑。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
说明:该文是《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学研究”栏目“作者友好性:学术期刊总编谈”专题笔谈(何云峰教授主持)邀约之作。
推荐发布: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辽宁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博士生导师牟岱。
来源:东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