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红”背后的坚持:从《星光大道》走向春晚

B站影视 2024-11-23 14:27 3

摘要:2006年的《星光大道》节目中,一个身着戏服、画着精致戏妆的身影缓缓走上舞台。当《霸王别姬》的曲调响起,他的一颦一眉,一举一动,让全场观众屏息凝神。

2006年的《星光大道》节目中,一个身着戏服、画着精致戏妆的身影缓缓走上舞台。当《霸王别姬》的曲调响起,他的一颦一眉,一举一动,让全场观众屏息凝神。

李玉刚是一位草根艺术家,通过反串演绎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

这场演出让他一夜爆红,然而谁能想到,这个站在聚光灯下的人,曾经只是个买不起收音机的穷小子?

从央视晚会常客到点击量破200亿的《万疆》,李玉刚一直处于争议之中。然而争议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

他白天在音像店打工,晚上在酒吧驻唱,卖力演出,只为了多听几遍梅派的经典唱段,把那些优美的腔调烂熟于心。

"没有老师教,那就自己琢磨。"他就在音像店里,反复模仿和练习。无论是最基础的身段,还是最微小的眼神,他都在默默积累。

因为他有这种疯狂的执着,没有接受专业训练,他也能自己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2005年,机遇来临,央视破例邀请他加入欧洲巡演团,这是对他实力的首次认可。一年后的《星光大道》,更是让他在行业中彻底站稳了脚跟。

但爆红并不是终点,李玉刚用实力证明:天赋与努力同样重要。从一开始的质疑声,到后来获得国家一级演员称号,他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

即使只是"野路子"出身的人,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也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你可能在过去的许多年里看过他在春晚舞台上优雅转身的身影,听过他的《万疆》,甚至为他获得的国家一级演员称号叫好。

然而,在他的光环背后,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东北汉子,无论是冷冽的寒风中练习声音,还是面对质疑和否定的声音坚持到底,他都不断发展和成长,这是一个关于他敢于承受的故事。

有人认为他的行为是标新立异,也有人认为他的行为是另类创新。然而,对于李玉刚来说,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美好。

这就是他最初的心愿,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动力。

从一个草根舞台到央视春晚,李玉刚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而坚定。他以独特的反串演绎深深征服了观众,用自身经历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持。

1998年的时候,在西安市一家不为人知的小酒吧里。

本该是一场男女对唱的节目,女搭档却不知为何失踪了。

那晚,李玉刚独自一人完成了男声女声两部分演唱,台下热烈的掌声,让他这个来自东北的男孩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然而,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意外的成功,却在日后给他埋下了无数的争议之源。

随着名气的提高,质疑声也随之而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洪才直接指出:"你的反串,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

在一定程度上,一些行为可能被视为哗众取宠,而非真正的艺术行为。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和造诣。

这番话对李玉刚来说如同一记重拳,然而他并未反驳,反而更加勤奋地钻研起梅派唱腔。为了达到唱腔的完美,李玉刚夜以继日地练声,矫正身段,优化戏妆,甚至请到了著名化妆师毛戈平来指导。

然而好事多磨。一句“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顺口溜在坊间流传,本来只是粉丝对偶像的喜爱之情,然而在某次晚会却酿成大祸。

那天,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坐在台下。李玉刚站在台上,他说:“我以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观众表示衷心的问候。”

这番话一出,梅葆玖当场气愤地离开了。一个并未正式拜师的野路子,竟然声称自己代表梅派艺术?在讲究传承的戏剧界,这简直是对传统的大逆不道。

从那时起,李玉刚与整个戏剧圈交恶,那封未能送到梅葆玖手中的道歉信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直到2011年,他用一曲《新贵妃醉酒》再次征服观众,赢得了主流媒体的认可,事业才重新步入正轨。

而这段恩怨并未因梅葆玖的离世而化解。

如今的李玉刚不再强调“代表”这一身份,他表示自己只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普通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和传承这份美好。

这些争议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伤人也伤己,但也让他在艺术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从他最初的野路子,到如今的文化传播者,李玉刚以实力证明,创新和传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他在这条充满争议和挫折的人生道路上,跌倒过,犯过错。但正是这些过往,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真正的艺术,不在于你代表谁,而在于你能为这个文化留下什么。

我手里揣着200块钱,背着一堆行李来到长春。

这是李玉刚高中毕业后的第一次远行。那时的他,对未来的方向尚不明确,只知道要离开那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祖辈辈耕耘过的土地。

我没钱租房,只能在医院的长椅上过夜。在我最贫穷的时候,我饿着肚子在街头游荡,要是没有医院卖饭的老大爷的善心,我可能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卖汽车。但由于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对车标等基本知识了解较少,这份工作我没干太久就被辞退了。

他转行成为了服务员,在音乐餐吧端盘子。这份工作不仅没有工资,只能保证让他的每顿饭都能吃饱。但是,他总是忍不住听那些驻唱歌手的唱歌,听得入神,结果不小心把茶水倒在了客人身上,挨了一巴掌不说,工作也丢了。

后来,我组织了一个小乐队,四处表演以挣钱。可是没有赚到钱,本金赔光了不说,还因为在沈阳歌厅驻唱时没有演出证而进了局子。

他们的老板不仅不肯付那80块的劳务费,还报了警,结果他们反被抓了进去。

生活使得那个人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尝尽了人间冷暖。他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跳进了河里。

被一群乞丐救了上来,没有死成。

"连命都可以不要的人,还要脸干嘛?"乞丐的话唤醒了他,于是他便开始跟着乞丐讨生活。靠着自己的一副好嗓音,他在街头卖唱,这样也能混上一口饭吃。

在他职业生涯的最低谷的时候,正好是机遇降临的时候。一个伯乐发现了他,推荐他去酒吧唱歌,以充分利用这难得的机会。

因此,他白天在音像店打工,晚上在酒吧中进行表演。

在那个音像店里,他开始自学梅派京剧唱腔。

没有人教,他就自己听磁带学。听不够,就倒带重放。就这样,一个野路子的反串艺术家,在坚持和偶然中,逐渐找到自己的舞台。

这段辛酸的往事成为了他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明白: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只要不放弃,总会在生命的旅途中找到那束属于自己的光。

2005年的巴黎,掌声震耳欲聋。

登台表演的李玉刚先生,以一曲《贵妃醉酒》让不懂中文的外国观众陶醉不已。这是他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然而却表现得异常出色。

在国内表面上受争议的反串表演,出奇意料的在国外收受到了热烈反响。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 ,让外国观众更容易接受这种打破传统的艺术形式。

2017年,他成功继李娜之后,成为了第二个在悉尼歌剧院开个唱的中国艺术家。凭借一首《化蝶》,他让国际观众再次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悉尼政府还特意颁发了“南十字星”文化金奖给他。

历经六年精心打造的《昭君出塞》剧目,自2019年首度在泰国曼谷亮相以来,门票热销无度。开售一小时之内,门票即被抢购一空。泰国公主甚至亲临现场观赏并献花。

这部作品后来在加拿大温哥华再次上演,就连当时的总理都专门发来了贺信。

从早期被批评为"哗众取宠"的艺术形式,到现在成为中法文化的推广大使,李玉刚以实力说明:艺术是无国界的,真挚的感情能打动人心。

在国外的舞台上,无人在意他是否科班出身,也无人质疑他的表演是否够"正统"。人们只看到了一位用心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家。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同样的表演,在国外能够得到极高的认可,而在国内却常常引发争议?或许答案就在于,艺术应当有包容多元的特性,创新并不等同于背叛传统。

李玉刚的国际之路,不仅是他个人成功,更是中国文化传播的胜利。他用一种创新、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播了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示了别样的中国面貌,使得世界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这或许才是艺术的最大价值和意义。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吉林公主岭。

不要被这个美丽的地名所迷惑,其实这只是个偏远的小山村。在这个地方,一个非凡的生命降生了。那就是李玉刚,他来自一个农民家庭,一直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

小男孩年仅5岁,却能跟着广播哼唱歌曲。但是在那个时代,在那片黑土地上,又有谁会在意一个小男孩的音乐天赋呢?他们更关心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比起关心孩子会不会唱歌,大人们更看重的是他们的生存。

这个孩子在没有正式学名的情况下长大,直到上学时才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尽管生活环境艰苦,他的学习成绩却出人意料地优秀。

高考中,他成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

家里的哥哥要结婚了,姐姐还在上学。两个孩子的学费,压的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喘不过气来。最后,懂事的李玉刚,他选择了离开。

他并没有被生活打倒。他从200块钱起步,从医院长椅到乞丐群落,从酒吧驻唱到《星光大道》,再到国际舞台。

这个曾经穷到连收音机都买不起的年轻人,通过不懈努力,开创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

尽管李玉刚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那就是让更多的人可以去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从最初的边摸索边学习,到后来的深入研究,再到现在的创新性传承,他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文化梦想。

回顾这段从东北农村走向国际舞台的励志历程,李玉刚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热爱者。"这句话,既体现了他的谦逊,也揭示出他始终如一的初心。

也许正是这份农村孩子的朴实和执着,让他在争议和质疑声中坚持创新,不断前行,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这条道路,从东方的黑土地一路走向世界舞台,始终秉持最初的真诚与热爱。

来源:科里文字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