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声博取知音的赞赏,10首港乐巨星的独白心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31 17:30 4

摘要:流行歌有很多呈现方式,其中以演唱者的角度,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唱出来的内心独白式感受,往往最能打动听歌的人。这期,从我收藏的黑胶唱片里,基于个人的理解和偏爱,主观选出10位港乐天王歌后们,演唱过的10首这类歌曲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在留言区里,分享您喜欢他们的其他

流行歌有很多呈现方式,其中以演唱者的角度,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唱出来的内心独白式感受,往往最能打动听歌的人。这期,从我收藏的黑胶唱片里,基于个人的理解和偏爱,主观选出10位港乐天王歌后们,演唱过的10首这类歌曲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在留言区里,分享您喜欢他们的其他同类歌曲。64年,他与朋友合组Harmonicks乐队,担任主唱和贝斯手,开始在夜总会等表演。65年乐队解散,另加入Bar Six乐队。67年转投Lotus莲花乐队,在钻石唱片发行首张EP。70年,在丽风唱片发行个人首张英文EP。71年,签约宝丽多唱片发行首张个人英文大碟《Time of the Season》。74年,发行首张个人粤语专辑《鬼马双星》。作为港乐舞台当之无愧的“歌神”,他的“铁塔凌云”与仙杜拉的“啼笑因缘”一起,被广泛认为是当代香港粤语流行歌的开山之作。在90年的这张告别专辑里,收录的这首他创作的“急流勇退”,不仅是自我对演唱生涯的总结和感悟,更唱出了很多歌手、艺人,在面对娱乐圈激烈竞争时的无奈和选择,说放弃易,但不悔的退出难,阿Sam不仅唱出来了,也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才是一代歌神该有的格局和态度,向阿Sam致敬!64年,罗文参加邵氏电影歌唱比赛获得季军。68年与朋友合组Roman & The Four Steps乐队,翻唱欧美英文歌。69年后,开始为电影幕后代唱。70年,与沈殿霞组成“情侣合唱团”,在TVB及东南亚一带表演。74-76年,成为TVB的签约歌手,短暂到日本受训发展,期间,受邀演唱TVB剧集《书剑恩仇录》的主题歌。77年,因演唱“前程锦绣”大受欢迎,最终决定留港发展,同年在娱乐唱片发行个人首张粤语专辑《家变》。虽然,受益于电视剧歌曲的兴盛,但他从未停下脚步,而是一直都在求变求新。从全港首张的概念专辑《卉》,《仲夏夜》附赠EP的大胆封面,到《白蛇传》的舞台剧,在形象设计、专辑制作和歌曲选择等方面,他才是港乐时尚潮流最早的实践者。这次,放弃“几许风雨”,改选“激光中”,是因为我觉得这首节奏感强劲的原创歌,不仅很好传达出他在求变过程的信念和坚持,借助林振强的歌词,他也毫无保留地唱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渴望,尤其是那一声“hey”,更是让人记忆深刻。65年底,小凤姐参加“香港之莺”歌唱比赛,从未学过唱歌的她,以翻唱白光的“恋之火”拿到了冠军。之后,开始在旺角、尖沙咀等歌厅登台驻唱,虽未发行个人唱片,但凭借出色的唱功和辨识度极高的嗓音,早已声名鹊起。69年,由著名指挥文就波提携,在新加坡南国唱片灌录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文志和永恒时期的小凤姐,以翻唱歌居多,虽涉猎较广,有国粤语,也有日文歌,但始终受限于唱片公司和翻唱的桎梏,直到78年转投CBS新力后,这支蛰伏已久的“夜莺”,才开始啼声响彻香江。在她唱过的歌里,不管是励志的,或人生感悟,还是个人情感,这类独白式歌曲诞生过很多经典,我选的是她在康艺成音时期的“随想曲”。这次和煇sir搭档的并非霑叔,而是同样佳句频出的郑老师,虽少了黄霑独有的霸气和洒脱,但配合“随想”的歌名,以及小凤姐迷人中音的诠释,在恬静之间反而多添了几份淡定和坦然。67年,关正杰与何国禧等合组The Swinging Minstrels乐队,参加“全港业余歌唱比赛”拿到冠军。69年,就读港大建筑系期间,他在EMI发行首张个人英文EP。76年,演唱的卖座电影《跳灰》的主题曲“大丈夫”,让其声名大噪。78年,在娱乐唱片发行首张个人粤语专辑《近代豪侠传》。在“电视汁捞饭”的年代,他留下了很多电视剧经典歌曲。但这些歌与角色的关联性更高,并没有太多他个人的内心独白。所以,我选了他后期创作的“偎依黄昏里”。这个时间,正是校长、阿梅、哥哥等开始“发光发热”的时候,霑叔的歌词以及他舒缓淡然的演唱,很好地袒露了他当时的心境。面对歌坛的新变化,他们这一波歌手,愿意放下身段,走下舞台,把聚光灯让给正在冉冉升起的新一代巨星。从这首歌里,我听到了偎依在关正杰身边,不仅有罗文、郑少秋和叶振棠,还有汪明荃、叶丽仪和张德兰等。出生于澳门的甄妮,70年在台湾读书的时候,被相中出演电视剧开始出道。71年,在银河唱片发行首张个人国语专辑《心湖》,次年开始与刘家昌合作,演唱多首热门电影歌曲,与邓丽君、凤飞飞等一起扬名当年的台湾歌坛。78年,转往香港发展,首张粤语专辑《奋斗》就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的唱片销售纪录。之后,就一路从香港红回到内地及东南亚等华人圈,成为当年港乐舞台的“铁肺歌后”。虽然之前分享过,但我觉得还是“再度孤独”,最能代表她的独白心曲。作为一首有叙事结构和形式的经典旋律,它不仅需要有故事的歌词,更需要有故事的声音。不管是欧阳菲菲原唱的日文版“Love Is Over”,或她最先改编的国语版“逝去的爱”,抑或梅艳芳的粤语版“逝去的爱”,好像都缺少了一点味道。只有林振强的歌词和甄妮坚韧、不舍的演唱,才最让人感同身受于,她与傅声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70年,校长加入陈百祥、陈友、彭健新等的Loosers乐队,参加歌唱比赛拿到冠军。乐队解散后,他短暂到新加坡留学。73年,著名经理人梁柏涛找到他、钟镇涛、彭健新、陈友和叶智强重组乐队,并改名为Wynners。在电影和电视专栏的助力之下,成为当时香港最成功的乐队,名气辐射至台湾及东南亚。79年,校长开始独立发展,在宝丽多发行了首张个人粤语专辑《反斗星》。以本期主题,在他唱过的歌里,能选择的太多了。但最先进入我脑海的是,他改编赵容弼的两首歌,“冬之寒号”和“知不知”。经过一番纠结,最终把票投给了校长填词的前者。85年,是校长风头最劲的时候,唱片卖到断货,拿奖拿到手软,歌曲传达出来的挣扎心境,与他当时的成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海风袭来、海浪拍岸的声效衬托下,短短几句歌词,反复不断的“哎呀哎呀哎呀...”,我们在歌声里,对于这种反差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没有“无病呻吟”的矫情,只有面对“高处不胜寒”的抗争。75年,出国留学回来的林子祥,短暂加入当时的Jade玉石乐队。76年,在EMI发行首张全英文专辑。78年的《各师各法》,是他个人首张粤语大碟。作为港乐舞台的“扫地僧”,他的创作、演唱或改编,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这次,选他的这首“谁能明白我”,多少受了早前刷到的广东某网红翻唱视频的影响。在阿Lam创作的众多歌曲里,它的旋律肯定算不上最出彩的,但郑老师的歌词却为它注入了新的灵魂,词为曲赋能,唱帮词加分,这首歌就是很好的示范。说回那位网红的演绎,在迪厅节奏编曲、放大歌声混响和短视频剪辑等方面,视觉和听感的效果都还可以,对于助推阿Lam这首歌的传播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作为一位业余歌手,其演唱水平也可圈可点,只是在飙高音的部分,有生硬、突兀和炫技之感,感情积累不够,缺少阿Lam的铺垫、递进和水到渠成的自然。74年,陈百强参加过某电子琴大赛,获得初级组亚军。75-77年间,参加无线电视“欢乐今宵”节目表演。77年,受节目监制吴慧萍的邀请,参加了无线电视举办的“流行歌曲创作邀请赛”,以自己创作的“The Rocky Road”拿到了比赛季军,并与TVB签了歌手合约。79年,与EMI签约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First Love》。为陈百强选择这期的分享歌曲时,首先想到是“等”和“对酒当歌”,纠结一番最终倒向了后者。两首歌都是陈百强与郑老师的合作,从Danny的第一首成名曲“眼泪为你流”开始,这两位谦谦君子的合作,一直都能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典。现在重听“对酒当歌”,当唱针划过黑胶唱片,传来Danny款款深情的歌声,不只有陶醉,更多了一份心痛,真希望92年5月18日那晚他喝的不是酒,而只是“对茶当歌”或“对水当歌”。77年,张国荣参加丽的电视举办的亚洲歌唱大赛,以翻唱的“American Pie”拿到香港区亚军,后与宝丽多唱片签约而正式出道。77年发行首张英文EP,78年发行首张个人英文专辑《Daydreamin'》,79年发行首张粤语专辑《情人箭》。“风再起时”收录于他89年宣布告别歌坛前,在新艺宝公司发行的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Final Encounter》。如果没有5年后的复出,这张黑胶的二手价格估计要比现在高出很多倍。陈少琪的填词从歌名开始,就准备要与哥哥的第一首热门歌“风继续吹”遥相呼应,都在写离别心绪,可演唱者的心境却完全不同,从情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上升到一代天王向歌坛、向歌迷、向每个支持他的观众告别,陈少琪的歌词帮哥哥唱出了最有诚意的告别感言。另外,编曲的更是对哥哥帮助最大的黎小田,同歌名一样,也是在表达呼应、致敬和感恩的诚意。82年,梅艳芳参加无线电视与华星唱片主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以翻唱小凤姐的“风的季节”拿到了冠军。同年,在华星唱片与香港小虎队的3位成员一起出版《心债》合辑,83年发行了首张个人粤语专辑。从82年的《心债》到90年的《封面女郎》,她在华星公司出版过12张粤语专辑,我都收齐了黑胶唱片,独缺91年的《野兽街》那张。在这些黑胶里,她唱过的这类歌曲太多,要想从中选出一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挑来挑去,最后把票投给了85年的“孤身走我路”。现在重听此歌,感触更多,作为这首旋律的原唱者和改编者,她和山口百惠在舞台上同样都取得了,别人很难达到的成功,但人生际遇和结局却大相径庭,这不能不让我们这些喜欢她俩的歌迷或影迷,感到无限唏嘘。

来源:大叔唱片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