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隐瞒了夏朝就在浙江?是谁在否定商代甲骨文源自良渚文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6-01 07:06 7

摘要: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当然也是有文字的,而且是早就已经在浙江连续传承了六千年以上的超级成熟的文字系统。

商代流行的甲骨文,全盘承袭了浙江上山文化1.1万年以前的成熟文字系统。

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当然也是有文字的,而且是早就已经在浙江连续传承了六千年以上的超级成熟的文字系统

然而,直到今天,还是有些官科民科、文盲数盲在大肆鬼扯,说什么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末期才成熟的甲骨文,距今不过三千多年。

某北大教授也一直在吹什么苏美尔楔形文字才是人类最早文字,还说良渚的文字只是一些刻符,充其量只能是文字的雏形。

良渚的文字,不成熟吗?

良渚的文字,和商代的甲骨文没有关联吗?

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早就给出了正确答案。

饶宗颐教授曾对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黑陶圈足罐上的九个“图像符号“进行考释,明确指出:

“此一黑陶之刻文,已非同一孤立之符号,而应是相当成熟之文字记载,与甲骨文为同一系统。”

可惜的是,抱雪斋搜遍网络,也找不到这个良渚陶罐文字的清晰图片,只看到《光明日报》的某篇报道中说刻有“孑孓人土宅厷育”7字,连字数也无法确定。

不过,据报道,饶宗颐考释后认为,这些文字已经“不同于一般孤立的单字符号,而是成文的句子”。

抱雪斋认为,这件陶罐可以说是确证良渚文明拥有文字的铁证,可惜的是流落海外,居然现在官方民间都几乎从未宣传报道。

不过,除了这个黑陶罐,另外一个国内出土的黑陶罐则有着清晰的文字图片,饶宗也对其文字做出了考释,而且是以商代的甲骨文为参考的。

如下图所示,陶罐上的这几个字均与商代的甲骨文字形高度相似,如下图所示:

饶宗颐教授将这四个字释读为“冓戉五个”,除抱雪斋认为左边第一个字应该释为甲骨卜辞中常见的“贞”字外,其余几个字均毫无疑问是和商代甲骨文完全相同的字形。

尤其是第二个“戉”字,不但字形与甲骨文完全相同,而且就是越国的“越”字本字,实证吴越之地才是华夏文字的真正起源地!详见下文链接:

这个五千年前的“越”字证实《史记》说法:夏朝和虞朝都不在中原!

你以为只有这些巧合?

图样图森破。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良渚文化的“刻符(文字)”已经发现了上千个,其中与商代甲骨文字形完全相同的不在少数,仅仅这一个陶罐上的四个字就有三个能够用甲骨文释读,你能说这是巧合?

那就再来看看下面良渚文明的这个字。

似乎和今天的“田”字一模一样对吧?

商代当然有同款的。

关键的是,九千年前的浙江龙游荷花山遗址,上山文化时期的陶片上,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字形。

对了,还有我之前说过的“京”字,字形就是来自于1.1万年以前浙江上山文化的吊脚楼,也就是后来河姆渡文化盛行的干栏式建筑。原文链接如下:

炸裂重磅发现:良渚又双叒叕发现文字!与考古实物完全吻合,实证中华文字最少一万年!

……

聊举数例,相信只要不是瞎,只要不是蠢,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1.1万年以前的浙江上山文化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系统,更不要说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

但是,为什么学姐砖家们都不承认?

为什么那么多专家教授对于良渚文字和甲骨文如此高的相似度视若无睹?

因为在这些数盲文盲们的眼中,华夏文明绝不可能早于四千年前,夏朝的历史绝对不可能早到五千年前甚至一万年前。于是中国所有超过四千年以前的文明遗迹,都要被说成是“史前”,中国所有比殷墟甲骨文更早的文字,都必须只能是“刻符”或者是已经“灭绝了”的文字,和商代的甲骨文毫无关系!

Funny mud pee!

抱雪斋全球独家首家提出:中国夏朝始于一万年以前,都城就在浙江,而且早在万年以前已拥有成熟的体系化文字!

这套文字系统,万年不绝,一脉相承,每一个中国人今天还在用!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