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曾发布重磅研究:尼古丁降40%死亡率,香烟这是要被洗白?

B站影视 2025-01-11 16:53 2

摘要:2023年的一项颠覆性研究却让人们对尼古丁有了截然不同的认知,中国科学院的一支研究团队,在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尼古丁的发现。

文|娱栀

编辑|娱栀

本文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相关信源在文章结尾和文中截图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标语,我们耳熟能详,多年来科学家和健康专家们不断警示香烟中的尼古丁如何伤害身体。

2023年的一项颠覆性研究却让人们对尼古丁有了截然不同的认知,中国科学院的一支研究团队,在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尼古丁的发现。

自然通讯已翻译

一种被视为“致命毒药”的物质,竟可能具有延缓衰老的潜力,这一消息一经传播,网络上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一些老烟民更是借此“洗白”自己的吸烟习惯,甚至有人大胆宣称“吸烟能让人长寿”,还有不少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所谓的研究结论不过是新的“吸烟骗局”,那么尼古丁真的能抗衰老吗?

2023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翔团队的研究登上《自然通讯》期刊,引发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研究的切入点正是尼古丁,这一物质因其对健康的潜在危害,被许多人视为“禁忌”。

但研究团队却从另一个角度探索尼古丁的可能性:它是否能通过调节细胞代谢路径,改善与衰老相关的生理问题?

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研究团队选用了48只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它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的小鼠日常饮水中添加了低剂量的尼古丁,而对照组则饮用普通水。

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实验组的小鼠在多项指标上表现出了优势:它们的存活率达到90%,而对照组的小鼠存活率仅为50%。

此外实验组小鼠的学习能力、记忆力以及神经系统健康状况都优于对照组,这些数据提示,尼古丁可能在低剂量条件下,通过特定的分子机制,对延缓衰老起到了正向作用。

这一结果背后的科学机理引发了进一步的探讨,实验表明尼古丁通过激活NAMPT的活性,促进了NAD+的合成。

NAD+是一种在细胞代谢、DNA修复和能量生成中起核心作用的辅酶,而随着年龄增长,NAD+的水平会逐渐下降,导致细胞功能的退化。

这一过程与人类衰老的许多表现密切相关,如认知能力下降、能量代谢紊乱等。

李翔团队的研究则表明,低剂量尼古丁可能通过提升NAD+的水平,改善细胞代谢功能,进而延缓衰老的生物学过程。

这一结论并非毫无争议,尽管实验数据令人振奋,但研究团队也指出,小鼠实验与人体存在本质差异。

实验中的低剂量尼古丁经过饮水方式缓慢进入小鼠体内,而人体的复杂代谢系统、尼古丁的摄入方式以及剂量的不可控性,都可能显著影响结果。

那么这一实验是否真的能改变尼古丁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为了探究尼古丁在延缓衰老方面的潜力,中国科学院李翔团队在设计实验时充分考虑了科学的严谨性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在实验周期长达一年的过程中,两组小鼠的饮食、环境条件、照料方式都保持完全一致,研究团队确保实验变量仅限于尼古丁的摄入,避免其他干扰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选择了饮水添加法而非注射方式,这一设计同样体现了实验的周密性。

注射尼古丁可能引起小鼠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而饮水方式则更自然地模拟了长期低剂量摄入的过程。

饮水中的尼古丁浓度经过精确计算,确保小鼠体内的尼古丁剂量始终稳定且低于成瘾阈值,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高浓度尼古丁可能带来的毒性效应。

实验周期中研究团队定期监测小鼠的多项生理和心理指标,包括存活率、体重变化、认知能力、生理活动能力以及细胞层面的代谢和衰老标志物。

团队还通过采集血液样本和组织样本,进一步分析尼古丁对细胞代谢路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不仅在存活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还在认知功能、情绪调节、学习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变化。

例如实验组小鼠的记忆力测试得分明显更高,活动能力也更强,表现出了一种“延缓老化”的趋势。

在细胞层面,实验组小鼠体内与衰老相关的代谢失衡情况得到改善,NAD+的水平显著提升,而这种辅酶在维持细胞活性和DNA修复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尽管实验设计严谨且结果令人鼓舞,但李翔团队在研究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实验组的低剂量尼古丁是通过饮水逐步摄入,而吸烟则会使尼古丁迅速进入血液并直达大脑,两者在作用机制和影响范围上存在本质区别。

更重要的是这一研究仍属于基础性科学探索,实验的结果仅在特定实验条件下成立,并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研究团队也提醒,不能将这一发现直接套用于人类,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吸烟有益健康”。

实验的局限性无疑引发了公众更多的疑问:如果尼古丁确实在实验中展现了延缓衰老的潜力,那么为什么吸烟仍然被认定为有害健康?

科学舆论的错位

当中国科学院李翔团队的研究结果首次公开后,不少媒体迅速跟进报道,“尼古丁能延缓衰老”的标题一时间铺天盖地,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许多吸烟者对此兴奋不已,甚至有人试图以此证明吸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更有甚者鼓吹“吸烟有益健康”,认为吸烟可以“延年益寿”。

这样的解读显然是对研究本身的误读,这项研究探讨的是尼古丁在低剂量条件下,对小鼠的代谢和衰老标志物的影响,与吸烟的现实情况完全不同。

实验中的尼古丁摄入量被严格控制,每毫升水仅含2微克尼古丁,而吸烟的过程中,尼古丁浓度高且进入人体的方式截然不同。

吸烟时尼古丁通过肺部直接进入血液,并快速传递到大脑,这种高效传递不仅增加了成瘾性,还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相比之下实验组小鼠的尼古丁摄入是通过饮水方式缓慢进入体内,且浓度远低于吸烟所带来的剂量,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公众在传播研究结果时忽视了烟草中的其他致命物质,吸烟者在吸入尼古丁的同时,还会摄入焦油、一氧化碳、苯并芘等数千种有害物质,其中至少69种已被确认具有致癌性。

这些物质是肺癌、喉癌和心血管疾病等重大健康问题的主要元凶,而非尼古丁本身,因此将尼古丁的潜在积极作用与吸烟划等号,是对科学结论的曲解,更是一种危险的误导。

除了吸烟者的“自我辩护”,一些网络平台甚至出现了更离谱的说法,例如,有人提出通过食用含尼古丁的蔬菜来延缓衰老。

这一说法看似“健康无害”,却完全脱离科学事实,蔬菜中的尼古丁含量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目前并无任何研究表明食用这些蔬菜能够对衰老过程产生显著影响。

部分媒体和公众却选择性地解读研究成果,将“低剂量尼古丁”与“吸烟有益”混为一谈,忽视了实验对象、剂量控制和摄入方式等重要因素。

这种误解的传播模糊了科学真相,还可能对公共健康教育造成负面影响,那么作为实验一部分的尼古丁,真的会被洗白吗?

吸烟的真相

尽管科学研究揭示了尼古丁的某些积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脱离“健康杀手”的标签。

在低剂量条件下,它可能通过提升NAD+的合成,对代谢和细胞修复产生一定的正向效应,但在日常吸烟的情况下,尼古丁的负面影响显然更为突出。

这种短暂的刺激作用正是导致吸烟成瘾的关键原因,而一旦长期摄入尼古丁,不仅会增加成瘾风险,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头晕。

更重要的是尼古丁并非吸烟唯一的健康威胁,烟草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数百种有害物质和至少69种致癌物。

焦油会附着在肺泡和气管黏膜上,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苯并芘等致癌物则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

吸烟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显著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而二手烟同样面临健康威胁,特别是对孕妇和儿童而言,二手烟的危害尤为严重。

这些事实早已被大量科学研究所证实,因此即便尼古丁可能存在某些正面效应,也绝不能成为吸烟的借口。

结语

科学的发现总是带来希望,也引发争议,尼古丁研究证明了它可能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另一面,但研究范围尚局限于基础实验,其结果不能简单应用于人类,更不能成为吸烟行为的借口。

真正的长寿秘诀并非在于烟雾缭绕,而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保持均衡饮食、坚持运动。

名医在线网所发布《中科院发表颠覆性研究:尼古丁可延缓衰老!吸烟或是长寿的密码?》

39健康网所发布《中科院已发表颠覆性研究:尼古丁可延缓衰老!吸烟或是长寿密码?》

平凉市科技局所发布《尼古丁可以抗衰老?》

来源:娱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