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反相机二十来年的发展在一些基础技术上都已经相对完善。例如佳能在推出初代全画幅微单EOS R的时候,自家的单反5d4、6d2等机器都已经使用上了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完全照搬到微单上就没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是阉割掉了单反的光学取景部件。就相当于EOS R是一台去掉
微单相机是建立在数码单反相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机种,起步就不能算“初代”,因为它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单反相机二十来年的发展在一些基础技术上都已经相对完善。例如佳能在推出初代全画幅微单EOS R的时候,自家的单反5d4、6d2等机器都已经使用上了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完全照搬到微单上就没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是阉割掉了单反的光学取景部件。就相当于EOS R是一台去掉光学取景器、五棱镜的5d4,其他功能几乎差不多,画质也几乎一样。
在平面摄影方面,其实单反已经相当足够用,微单在照片方面的提升非常有限,基本就是在单反基础上可以在这么几方面有提升的空间:
1.机身防抖。单反相机很少能够做到物理性机身防抖的,除了宾得个别产品以外,佳能、尼康的单反都没有机身防抖功能,而微单大部分机型都实现了机身防抖。
2.智能对焦。单反的对焦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独立的相位对焦系统只能依靠有限的对焦点、对焦区域进行对焦,在眼部锁定、物体识别方面能做的很有限,而微单通过电子化手段轻松实现了智能对焦、追焦,只要算力够强,对焦速度就够快,识别性能就够强。
3.卡口通讯。微单相机的镜头卡口增加了更多通讯功能,触点比单反更多,可实现的功能也更丰富,例如增加了镜头控制环,可实现镜头控制环控制某项参数的功能,另外镜头卡口的尺寸增加为镜头实现更大光圈、提升光学素质留出了空间。
除此之外,在照片摄影方面,微单比单反的提升就没什么了,而上述这些功能的优化对于摄影老手来说,也并非是什么非有不可的提升,属于可有可无的选项,扎实的摄影技术功底完全可以忽略这些所谓的优化。
有些朋友认为微单最大的优势是比单反更轻便、小巧了,其实并非如此,全画幅微单加高阶镜头的整体分量比单反并不轻快,有些微单镜头比单反镜头还粗壮,微单在体积、分量方面并没有太大优势。那么,为什么厂商非要大力发展微单而放弃单反呢?除了利益驱动,要在新的产品上增加利润,用新的镜头卡口重新收割用户外,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微单在视频拍摄方面比单反更有提升空间。
我们都知道,传统摄像机的构造就是高度电子化的,并不存在单反那样的光学取景结构,而微单在阉割掉了单反独特的结构后,其电子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恰好与视频拍摄的机器有了一定温和性,同时,由于微单具备更大的cmos和更高光学素质的镜头,其已经非常接近数字电影摄影机的形态了,很多用户喜欢用这样的可更换镜头、大尺寸cmos设备拍摄视频,因为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频画质,因此微单也成为了视频用户的重要需求。
单反相机由于反光板的存在,拍摄视频的性能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单反相机拍摄视频,反光板必须保持抬起状态,每条视频开拍和结束拍摄反光板都会来回抬升、落下,显然这样的构造影响到了拍摄视频的节奏,且更浪费电能。另外单反相机没有机身防抖,手持拍摄视频的稳定性仅能靠镜头防抖来实现,效果比较一般。很多单反在视频拍摄状态下,对焦性能也非常落后,并不具备微单那样精准、快速、智能的实时取景对焦性能。这些方面的不足,都在微单身上得到了良好地提升解决。
相机生产厂商为了让微单更具有卖点,在摄影性能方面的提升空间又非常有限,加之微单具备上述结构性能上的天然优势,所以厂商就用视频性能的改良、提升来增加客户的关注度了。现在大多数微单都具备了如下“摄影机”才有的视频拍摄性能:
1.高色度采样率。很多微单都内置了4:2:2 10bit的高色度采样率,这种视频色度采样率可以让视频素材在后期调色时获得更大的调节空间,在一定调节范围内不会轻易出现断层等劣化画质的现象,让微单拍摄的视频也可以获得电影般的色彩效果。
2.低饱和高宽容度的log色彩模式。佳能的c-log,尼康的n-log,索尼的s-log都是一种低饱和度,保留高光、暗部细节,呈现灰蒙蒙色调的色彩模式,这种色彩模式为用户保留了大量调色的空间,再次基础上加上适当的色彩lut曲线,再进行一些细致调色,可以让视频画面获得各种各样色彩表现。这原本是电影工业的做法,但现在下放到了微单相机上。
3.更小的镜头呼吸效应。单反相机的镜头体系非常庞大,但其镜头通常都是用来拍摄照片的,并不考虑视频拍摄的需要,在焦点切换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呼吸效应,也就是焦点切换会产生一定画面的裁切、放大,并不利于视频连贯画面的稳定性。而微单的专用镜头很多在此方面进行了优化,不少兼顾照片、视频拍摄的镜头呼吸效应都很轻微,且焦点切换也相对平顺,用于视频拍摄非常合适。
4.电子取景方式。微单全部采用电子取景,具有evf电子取景器,也可以使用屏幕取景,拍摄视频的时候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轻松取景。evf取景器与摄像机的寻像器非常类似。而单反的光学取景器并不能用来拍摄视频,当光线强烈的时候,微单的evf可以轻松监看实时拍摄的视频画面,相比单反更方便。翻转屏可以实现触控对焦,对于视频拍摄非常有用。
5.4K乃至更高的视频分辨率。有些单反也可以拍摄4K分辨率的视频,但大多有视频画面的裁切,而当下的微单基本上都具备了无裁切4K分辨率视频性能,有些甚至还具备8K视频分辨率。更高的视频分辨率可以让视频画面更加清晰,也适用于大屏幕播放。
6.更高的视频帧速率。微单在视频帧率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很多机型已经具备高清分辨率下的120fps帧速率。高帧率可以呈现出出色的慢动作效果,对于视频拍摄是刚性需求。
7.双原生ISO。双原生ISO对于视频创作非常有用,也就是机器具备两种起点不同的原生ISO感光度,一高一低,在不同光线环境下都可以拍摄出相对低噪点高画质的视频画面。
8.更高效的连续自动对焦。微单的智能对焦系统不仅可以用于照片拍摄,在视频拍摄时更加有用,动态拍摄对象可以被轻松锁定,实现牢牢锁定焦点、持续对焦的效果。
可以说,各相机厂商都在自己微单产品上做足了“视频性能”的文章,有些甚至还把相同系列的微单专门做出“视频机”型号,例如索尼在α7系列中,专门做出α7S系列,这个“S”系列就是用来拍视频的定位;佳能在R5系列中专门搞出来了一个R5C,这个“C”系列也是专门定位于视频拍摄的。这类机器虽然本质上还是一台微单,但它们更向“摄影机”靠拢了一步,以满足更多视频创作需求的用户之需。
不管这些微单怎么加强视频性能,作为普通相机用户来说,我们到底需要不需要这样的高视频性能的机器呢?我来谈一下个人看法,不知道您是否也赞同。
大部分相机用户并不需要高视频性能的微单相机。
我认识很多摄影爱好者,也认识很多以摄影为职业的摄影师朋友,但对越来越专业的视频性能的相机,这些朋友的需求并不算强烈。他们还算得上是比较资深、专业、职业的选手了,普通对摄影感兴趣的朋友,就更不需要如此专业的视频功能了。究其原因,我分析如下:
1.照片拍摄仍然是主要用途。大部分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视频的用途并不算太多,80%以上的相机用途仍然是拍摄照片,获得画质更锐、构图更优、色彩更棒、层次感更好的照片是他们的主要追求目标,而拍摄视频,只是偶尔附带的用途罢了。对于职业用户来说,角色分工非常明确,图片摄影师和视频摄影师一般是不会互相交叉的,图片摄影师对相机的视频性能几乎不会去用,只有剩下比较小比例的职业视频摄影师会用到相机的视频性能。
2.很多摄友并不会视频后期处理。相比照片修图来说,视频后期处理更加复杂,剪辑、调色、特效等一系列操作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套流程感兴趣的。对于很多摄友来说,把修图搞好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视频这套后期流程,真的太消耗时间和精力了,对此真正掌握的人少之又少。虽然现在很多视频后期软件也相对普及和简单了,但认认真真用相机拍高规格视频,后期进行良好制作,还得用专业工具才能实现,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会太感冒,也嫌太麻烦,不想浪费太多时间成本区搞这事。
3.想要拍好视频也不容易。摄影技术对于大部分摄友来说都是一直学习的状态,谁也不敢说自己已经炉火纯青了,而拍摄视频又是一个新的领域,很多摄友更习惯用手机、运动相机等简易视频拍摄装备去拍摄视频,很少有愿意认认真真一条一条用相机拍摄高质量视频的朋友,除非是专业干视频制作的。相机拍摄视频是需要一定功底的,会拍照片不一定就能拍得好视频,虽然他们有一定关联性。想要拍好视频,也同样需要学习成本,而大部分朋友宁愿把这学习花费在拍照上。
所以,纵观身边大部分摄友,只有那些视频工作室的专职摄像师会认真使用相机拍摄视频,对视频性能要求很高,但一般摄友仍然以照片拍摄为主,对视频性能的需求很低,甚至有些朋友相机的视频功能一次都没用过。
那么,厂家是不是可以生产一种只有图片摄影功能,阉割掉视频性能,同时把价格降下来的相机呢?
希望会有吧。
来源:卷太郎摄影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