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学校生活要有“六个人”!带您盘点“五刊”卷首语

B站影视 2025-01-10 17:50 2

摘要:又到一周盘点时刻,小编今天带您盘点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五刊”2025年第1期的卷首语。带着新年的期许与思考,《学前教育》《北京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卷首语聚焦教育热点话题,蕴含真知灼见,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探寻教育智慧的旅程

又到一周盘点时刻,小编今天带您盘点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五刊”2025年第1期的卷首语。带着新年的期许与思考,《学前教育》《北京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卷首语聚焦教育热点话题,蕴含真知灼见,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探寻教育智慧的旅程。

《北京教育》(普教)

2025年第1期卷首语

加快培育首都基础教育新质生产力,

夯实教育强国之基

亮点金句

・首都基础教育要首先把价值立场调整到教育的“三个属性”上来,着眼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培养人,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

・首都基础教育要突破“零敲碎打”的思维模式和“小幅修剪”的行动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要素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文|晓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面临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形势,面向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首都教育系统坚持守正创新、系统集成、突出重点,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找准基点的支撑

坚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立场方向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点的价值立场是什么?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规律性认识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政治属性是根本方向,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民属性是价值追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战略属性是核心功能,要提高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首都基础教育要首先把价值立场调整到教育的“三个属性”上来,着眼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培养人,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

推进关键性改革

把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方法

建设教育强国,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夯实基点的策略方法是什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首都基础教育要突破“零敲碎打”的思维模式和“小幅修剪”的行动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要素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健全集团化长链条贯通式育人机制,营造创新潜质学生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

锚定标志性成效

培育首都基础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

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基础教育的行动目标是什么?要瞄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命题,通过新突破引领、新载体支撑、全系统升级,推动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全面培养体系,推进“五育”并举、融合共育,纵深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大思政课”建设,协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是畅通连续培养机制,打造长链条人才培养通道,做大做强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苗圃”,支持不同禀赋、不同兴趣潜能的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三是小切口撬动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推动构建校内新型育人关系,把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放在学校工作正中央。四是强化评价改革牵引,以中考改革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撬动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系统性跃升。五是弘扬教育家精神,一体化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师德师风、育人能力整体跃升。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2025年,首都基础教育将继续脚踏实地、步履坚定地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在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奋力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北京教育》(高教)

2025年第1期卷首语

新年寄语 | 脊梁

亮点金句

・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往往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接续奋斗。

・一本教育类期刊对社会的使命,就是要在新时代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使教育受益,使更多的民众受益,在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我们的印记。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文|本刊编辑部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推进。”金融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等一系列强国目标的提出,既是审时度势的战略考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集中彰显。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以教育之强实现民之强,以民之强支撑国之强。毫无疑问,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往往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接续奋斗。

回顾中国的教育发展历程,无数的教育实践者和理论者,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之下,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地献身教育事业,为不同时期的中国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的希望。这才使得今天我们的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有了底气和脊梁。

2024年10月底,载有三名宇航员的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顺利对接;11月的珠海航展,无数让国人欣喜、让世界震惊的先进装备集中亮相;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的怀抱;岁末,成飞、沈飞、西飞的下一代先进战机领先世界实现首飞;创新应用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的新一代076型大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正式命名下水;新一代高速动车组CR450下线……

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成就背后的英雄们是谁,但是他们心中一定存着这样的信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我们要向这些英雄致以最高的敬意!

电视剧《我是刑警》中,“一个人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个人行为,变成国家行为,最后再变成历史行为。” 那一本教育类期刊对社会的使命,就是要在新时代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洞悉新时代教育的本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锚定教育领域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来临,不断积聚优秀的作者和读者,凝练体现时代精神、适合当下及未来教育的优质思想和宝贵的实践经验,起到更多的建言献策、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的作用,助力这些思想和经验变成国家行为,使教育受益,使更多的民众受益,在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我们的印记。如今,大量的教育工作者正在以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不断探寻教育领域的“真问题”,以真思考的方式求索解决之道。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当下,尽管我们处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我们相信: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学前教育》(幼教)

2025年第1期卷首语

拓展幼儿心理空间的疆域

亮点金句

・幼儿的心理空间不同于他们每天活动的物理空间,不能用具体的尺寸来衡量,它看似是虚无,却真实存在。

・保护和扩展幼儿的心理空间,在幼儿的心灵播种下自由自主的种子,让他们自信、从容、大胆地生活,不惧怕真实情绪的表达,不惧怕自我主张的坚守,是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文|刘洁

幼儿园不仅是幼儿身体成长的乐园,还是他们心灵自由翱翔的天地。即便如此,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幼儿还是会在心中为自己设置一个安全小岛,这就是他们所拥有的心理、情感空间。幼儿的心理空间不同于他们每天活动的物理空间,不能用具体的尺寸来衡量,它看似是虚无,却真实存在。

个人经验是构建自身心理空间的驱动力。从迈进幼儿园大门开始,幼儿每一次与同伴、教师以及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经历、感受和经验,都在帮助他们建构自己与周围人、事、物的心理边界。从洗手、如厕的生活细节,到玩什么、跟谁玩的游戏过程,幼儿不断与自己的心理空间互动,心理空间的状态也影响着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的决策、情感和行为。

如果在幼儿园中,当幼儿遇到挫折或困难,得到的是教师讲道理、提方案的教导,而内心的感受没被倾听;当幼儿喜欢玩一个游戏,却总是被教师催促着深入探究得出结果,而不能纯粹玩耍、自由放空;当幼儿像透明人一样展现在教师面前,偌大的空间里却没有一个能容纳自己小秘密的地方;当幼儿强忍着悲伤的泪水、哭被告知没用、发脾气不被允许;当幼儿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压制自己的需求……那么,幼儿的心理空间就会受到压缩,他们会变得保守而警觉,以免遭批评、指责或伤害。

幼儿的心理空间与心理安全感有很大的关系。如,睿睿在幼儿园午睡时经常尿床,尽管老师没有禁止午睡时小便,但他却说“老师不让下床”“厕所过道有怪兽”,自动将自己“封存”在小床上,因为此时,他觉得只有这一隅是他自由而安全的空间。游戏表征时,茜茜只因教师提示她把头抬起来,不要趴得太低就眼泪汪汪,只因自己的行为没被教师接纳,心理安全的小岛便崩塌了。

保护和扩展幼儿的心理空间,在幼儿的心灵播种下自由自主的种子,让他们自信、从容、大胆地生活,不惧怕真实情绪的表达,不惧怕自我主张的坚守,是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首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支持、接纳和理解的环境,让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用担心被批评和误解。如,分享活动时,杉杉提出老师应该多给他们一些纱帘,立刻得到老师的应允。其次,幼儿能以自己舒服的方式被教师看见和关注,并得到同频共振的回应。如,小浩用树叶穿成“羊肉串”,他的小创意吸引了“贪吃”的老师前来捧场。再次,幼儿知道自己是“被允许”的。很多所谓的“红线”“底线”,幼儿不知道在哪里,他们需要教师明确地告知自己的行为是“可以的”。如,大鹏想在滑梯上建城堡,教师明确向他表示可以自己决定。幼儿以心理安全为基础的自我主张,不仅使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还使他们愿意主动承担责任、承认错误。

每名幼儿心理空间的疆域,都承载着他们的思考、情感、记忆和经验,它不仅影响着幼儿当下的生活和游戏,也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合理地看待自己、他人和周遭的世界。让幼儿在园里的每一次经历都为扩展他们的心理空间留下印迹,这样,当他们走出幼儿园这片乐土,步入更加广阔的世界时,便可以带着自信与勇气,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中小学管理》

2025年第1期卷首语

学校生活何以美好?

亮点金句

・美好学校生活要能够真正看见人、尊重人、为了人,同时发展人、成全人、成就人。

学生之美,美在健康活力、勇敢善良、仁爱担当,美在谦逊坚韧、自信幽默、乐观豁达,美在精神丰饶、人格完整、心灵自由,美在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美在稳定而强大的内核。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文|谢凡

在刚刚告别的2024年,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词语被列入“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那就是“松弛感”。我们发现,当前很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也将其应用于对校园生活和学生样态的期待,以对抗日渐弥漫的“内卷”状态。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原本应该是愉悦幸福、温馨舒适、好玩有趣、自然松弛的学校生活,何以让学生感觉紧张焦虑、压抑疲惫、枯燥无聊甚至恐惧内卷?我们究竟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学校生活?

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学习、共度生命历程的时空。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理想的学校生活应当是美好的。正如杜威在“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里所提出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然而,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在带领团队对我国30多万名中小学生开展追踪调查后,却发现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的“四无”现象。还有学校尝试对学生形形色色的请假条展开调研,以深入探问“学校何以成为学生不想来的地方”。

如何带领师生从“内卷”困境中突围?如何建设美好学校生活,让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和留恋的地方?如何以“美”的观念审视学校生活,观照师生在校园里的生活体验,并且通过美的教育塑造美好生活?这些问题已成为当下中小学校亟须破解的现实课题。

顾明远先生曾经说过,“教育需要美,需要诗意的生活,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果教育缺失了美,那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何谓美的教育?在中国美学大师朱光潜看来,美是物与心的融合,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这就意味着,美好学校生活要能够真正看见人、尊重人、为了人,同时发展人、成全人、成就人,在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以及生活在校园里的人,都应该蕴含美的要素、呈现美的样态、实现美的生长。

理念何以美?理念是美好的未来之光,能够点燃火种、传递力量。理念之美,美在尊重规律、观照生命,美在以人为本、理性科学。美的理念引领师生开启一场场“最美遇见”,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探究体验、健康成长,塑造人格、涵养品性,建构关系、种植梦想,打开视界、生长无限可能。

环境何以美?美的环境是教育的立体表达。环境之美,美在彰显审美价值、传递文化理念,美在链接儿童生活、承载成长印迹。唯有与“人”建立关联,环境才能真正“活”起来、“美”起来,因而要让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成为创造环境的人,让儿童站在正中央,与环境互动、与万物相遇、与生命共振。

管理何以美?在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看来,管理是一门真正的博雅艺术。管理之美,美在科学规范、民主协商,美在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美在关注细节、刚柔相济,美在尊重关爱、赋权增能。美的管理,能够以一种自然宁静的方式引导人性向善、人格守正、人品趋好,由此让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何以美?教学之美乃专业之美,润泽生命底色,厚积成长底蕴。实现教学之美,需要教师深研学科,带领学生沉浸学科王国,感受学科魅力,激发学科热爱;同时能以艺术创造的匠心,打造融汇真善美的课堂,唤醒沉睡的潜能,激发创新的天性,让学生在熏陶、浸润、濡染中真正体悟学习之美,享受学习之乐。

关系何以美?《美好生活:哈佛大学跨越85年的幸福研究启示》一书告诉我们:“美好生活是在一个赋予我们生命意义和美好的关系网中得以维持的。”学生要在学校生活中学会接纳自我、共情他人、敬畏自然,建立“小我”与“大我”的关联,如此才能在和谐温暖、自然松弛、舒适安全的“朋友圈”里幸福生活。

教师何以美?教师之美外显于形象气质、个性品位,服饰得体、举止优雅、笑容温暖的教师本身就是美的引导;教师之美内隐于学识修养、专业技能,具化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航标和明灯;教师之美灼灼于情感德性、人格魅力,由此启悟智慧、滋养生命,以心灵唤醒心灵,以美好涵育美好。

学生何以美?学生美好的生命样态,就是美好学校生活最生动的呈现。学生之美,美在健康活力、勇敢善良、仁爱担当,美在谦逊坚韧、自信幽默、乐观豁达,美在精神丰饶、人格完整、心灵自由,美在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美在稳定而强大的内核。让树成树,让花成花,就是每个生命最好的姿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同样,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美好的生活,就是今天每一位教育人的使命担当。美好人生,源自当下每一天的美好。让师生每一天的学校生活身心舒展、愉悦松弛、优雅从容,如此,才能看得见更好的明天和未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1期卷首语

教育的未来

亮点金句

・将来的教育一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是把聪明的孩子选拔出来。

・我们不能回避当前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和行动。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文|本刊编辑部

回顾2024年,基础教育领域迎来了一系列变革,新课标、新教材在秋季落地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备受关注,“人工智能+”教育理念快速普及。

2024年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指出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与此同时,184所中小学校入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发表主旨演讲《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应用、共享与创新》。年末,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诸多改革措施和方向都瞄准未来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回顾过去的2024年,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我们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加快融媒体发展转型。围绕“加快育人方式变革,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聚焦生成式课堂,探寻AI赋能学习新样态”“如何高质量建设信息科技课程”“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发的教育变革探索”“数字化赋能教研专业引领”“‘人工智能+’教育行动”等主题,本刊开展了系列专题报道。同时,我们联合多家合作单位举办了多场线上线下活动。通过活动,本刊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展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教育实践、“人工智能+”教育行动的前沿实践与探索,搭建“政、产、学、研、用”各方交流互鉴的平台,活动规模、社会影响力均得到了较好体现。目前,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已成为本刊的另一张名片,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我们满怀对教育美好明天的期待。上海市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对未来十年学校教育的8个预言》中这样写道:“未来十多年,一定是教育大转折的实践,将来的教育一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是把聪明的孩子选拔出来。”“教育的逻辑也将面临重大改变……‘创新驱动’的教育逻辑需要我们培养孩子去创新、创造,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使命感。”

当我们提及教育的未来,我们既有对现实问题的审视,也有对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更有对理想教育的展望。我们不能回避当前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教育政绩观存在偏差,过于追求升学率和重点率,忽视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教育资源在城乡和区域之间分配不均,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等。我们需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和行动。2025年,我们将继续关注教育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挖掘典型案例和报道生动实践,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数字素养和技能发展、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管理、新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等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我们将在实践的原野里精耕细作,在创新的高峰上勇攀不止。

未来是从此刻开始的,我们将继续秉持“居科技前沿,观教育发展;做教育信息化的好参谋,教育技术应用的好助手”的办刊宗旨,初心不改,矢志前行。让我们积极拥抱教育的明天,用科技的力量点亮教育的明灯,为每一位学习者照亮通往未来的道路,共同塑造一个更加智慧、公平、富有创造力的教育新生态!

《教育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卷首语

学校、家庭都要关注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亮点金句

・如果青少年是机器,是铁打的,也不会有身心健康问题,可人偏偏不是机器。

人不是无人身的灵魂、无人身的理性、无人身的思维、无人身的自我意识。

・分数、成绩不是人生的全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了学”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是没有人性的。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文|于 伟

在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代,“人不是什么”成为哲学的重要问题。机器大概没有身心健康问题。如果青少年是机器,是铁打的,也不会有身心健康问题,可人偏偏不是机器。马克思说,人是直接自然存在物。这恰恰是教育规律存在的重要前提。人是自然存在物,首先是指人的有生命的肉体组织的存在。人有眼睛、耳朵、头脑及其他肉体组织,即人是有人身的存在。人首先有自身,才能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生活,并表现出人的属性和本质。

人不是无人身的灵魂、无人身的理性、无人身的思维、无人身的自我意识。人有肉身存在,就有物质需要存在,就有人的自然需要存在。因此,基础教育首先要考虑青少年作为生命体的存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比如睡眠缺乏,长期疲惫不堪,严重休息不足、营养不良,都有猝死的危险。我们不能忘了人有生理极限。

目前我国青少年整体身体健康状况不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下降,普遍存在动作不协调、力量弱、耐力差等体质方面的问题 ;在抑郁、焦虑、睡眠和自我伤害等问题上检出率偏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素质。

学生课业负担是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核心要素,其影响力由校内向校外扩张,既包括客观存在的学业负担,也包括由此而引发的心理负担。受教育功利主义和应试需求的影响,将身体和心智发育对立的状况正在不断加剧上演,学生的身心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过度压制状态。

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状况通过遗传、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等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亲子关系通过改变青少年的压力感知能力和疏解方式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现在的中小学校教室及走廊面积标准是在 2010 年甚至更早确定的,有必要借此机会调整。现在教室面积狭小、走廊狭窄,没有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是一些学校不让学生课间走出教室、进行活动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为了便于学生走动、活动,应适当扩大教室及走廊面积。

人是完整的生命体,不是学习的机器。如果承认人是自然存在物,就要承认教育有规律存在,学习的时间就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分数、成绩不是人生的全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了学”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是没有人性的。

基础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当务之急是学校、家庭协同起来保障青少年的睡眠,保障青少年基本的身体活动与健康需求。

综合丨《学前教育》《北京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学研究》

责编丨唐莉莉

复审丨徐靖程 终审丨张雪莲、李培

来源: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