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起推窗,忽见邻家檐角悬起艾草青青,方觉端午的粽香已悄然漫过街巷。此刻提笔,想借这一笺墨香,将心底的牵念与祝福,细细说与屏幕那端的你们听。
亲爱的头条家人们:
晨起推窗,忽见邻家檐角悬起艾草青青,方觉端午的粽香已悄然漫过街巷。此刻提笔,想借这一笺墨香,将心底的牵念与祝福,细细说与屏幕那端的你们听。
一、粽叶裹相思,遥寄千里情
幼时总爱蹲在灶台边,看阿婆将糯米与红豆层层裹进翠绿的粽叶,指尖翻飞如蝶。她说:“这粽绳啊,要系得紧些,日子才过得瓷实。”如今才懂,那层层粽叶裹着的,何止是五谷杂粮?分明是游子心头的乡愁,是父母膝下的天伦,是岁月沉淀的烟火人间。
头条的时光亦如这粽叶,将千万人的悲欢细细包裹。有人在此记录抗疫日记,有人分享田园耕读,有人用镜头定格山河岁月。每一篇文字、每一段视频,都是我们共同编织的“人间百味粽”。感谢你们,让我的头条小院,始终飘着温暖的烟火气。
二、艾草悬门楣,祈愿岁岁安
端午的艾草,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幼时总嫌它气味冲鼻,如今却爱极了这抹清苦——悬在门楣,是驱邪纳福的仪式感;别在耳后,是儿时童趣的余韵;煮水沐足,是长辈絮絮的叮咛。原来最朴素的草木,最懂人间祈愿。
此刻亦想为你们祈福:愿屏幕那端的你,如龙舟劈波斩浪,事业顺遂无忧;若偶有疲惫,便学那粽叶包裹的糯米,沉得住气、耐得住蒸煮,终得满口回甘;若遇风雨,便念那艾草虽柔,却能以清香破浊气,心若向阳,自有无尽力量。
三、头条共此时,天涯若比邻
有人说,网络时代的人情越发淡薄。可于我而言,头条却是座“云端茶馆”——
有人在此为留守儿童奔走,有人为非遗传承疾呼,有人用方言故事唤醒乡愁。我们虽素未谋面,却因文字相知、因情怀共鸣。那些深夜点赞的头像、长文末尾的“加油”、评论区里的暖心对话,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千里送鹅毛”?
今日端午,愿我们暂别算法的喧嚣,静享片刻温情。若你正与家人围坐分粽,不妨拍张照片与我分享;若你仍奔波在路上,请收下这份“云祝福”:愿粽香伴你归途,艾草护你安康,头条的时光,永远为你留一盏茶。
文末絮语
临了,想起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端午:“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此刻虽无丝线相赠,却愿以满纸心意,系住我们的情谊。无论你此刻身在何方,是吃着咸粽还是甜粽,都请记得:在头条的江湖里,永远有人为你留着一方热气腾腾的天地。
端午安康,岁岁长安
—— 您的头条老友 敬上
来源:三农种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