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6月,江南大学新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正式成立成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首批“人工智能+设计教育”产教融合合作伙伴;
2024年6月,江南大学新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正式成立成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首批“人工智能+设计教育”产教融合合作伙伴;
2024年11月,中国传媒大学发布2025年研究生招生简章,新增【设计】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方向,成为国内首个完全以AIGC+设计为主导的专业;
2024年尾声,12月30日,国内首个人工智能艺术学院在天津美术学院揭牌。
图源:天津美术学院
高校紧锣密鼓地步伐,无不象征着艺术设计正处于一个奇妙的转折点悄然来临。而天津美术学院的这一“壮举”,打破院校们循序渐进的脚步,让转折点开始加速降临于艺术设计领域。
后面的事情,事关人工智能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它从一种口头上的焦虑,开始成为切实的工具,改变未来的艺术设计方法论,甚至产出。
在前面列举的各大院校中,有的开设探索课程、有的主要走“数智创意”、就连中传也没有这么大的动静,一下就单独出去了一所新学院。
天美人工智能艺术学院一出,其他学校都成“保守派”了。
毕竟人工智能如何与设计结合目前仍在探索中,就像一张看起来又大又圆的饼,人人都能看见,但饼还没做出来,谁敢在这个时候 all in ?
而天津美术学院与这些学校相比,相关资源与实力又显得势单力薄,单独成立新学院,一举抛出“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与“数据艺术和生成艺术”、“脑科学与智能艺术”、“元宇宙和游戏化学习”、“智能体艺术与机器人4个研究生教学方向,大有一鼓作气全部压上的气势,是不是太“莽”了?
或许是。于是就连天美现任校长邱志杰教授将天美人工智能艺术学院的使命,形容为——大力出奇迹,一个需要与“奇迹”挂钩的壮举。
图源:邱志杰工作室
以至于在写这篇文之前,康石石都在思考,天津美院成立的人工智能艺术学院,真的有借鉴作用,需要和同学们分享吗?
但天津美院的新校长邱志杰明显是个对时代发展尤为敏锐的人,自2016年7月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第二任院长后,他就开始了“艺术+科技”的探索;2017年设立“艺术与科技中心”、“数据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此时其他院校尚且未反应过来,AIGC也还未迎来出圈元年;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科技艺术研究院”,并在2022年达成本、硕、博“科技艺术”教学体系。
2018年起中央美术学院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合作微软小冰人工智能视觉创作研究项目便是邱志杰教授领衔
可以说天津美院这一次新学院挂牌,是邱志杰院长在“科技+艺术”这条路上探索了8年后得出的明确结果——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势不可挡,且将要来临。
而在了解他明晰的教学培养思路与一往无前的勇气后,各位同学或许会有这样一个认知:国内艺术设计与人工智结合的新篇章即将开启。而艺术设计生们,三年后或将迎来一个新的艺术设计新纪元,那里充斥着AI,是一种新的可能,新的未来。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AI的态度很坚定,尤其是开设大量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但高校们的探索仍然集中在AIGC,不是探索生成式绘画、就是通过算法收集数据,提高产品的互动能力,让用户定制属于自己的心情可视化艺术图像,是最常见的实践手法。
做到这,可以说是学会使用AI,并运用到创作之中,“赶上”AI的脚步,提高效率、创造新意,但也仅此而已。
天津美术学院的人工智能艺术学院却不太一样。在院长邱志杰明确判断出AIGC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后,他们提出了1个本科、4个研究生教学新方向:
图源:邱志杰工作室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全新领域,院校不仅列出了明确且公开的培养计划,并建立起校企合作:
研究生三年培养中,可视化编程、机械与自动化、互动控件只是基础学习,学生要成为了解这些原理的技术人员,然后才能探索他们是如何应用到艺术设计领域的,最后的毕业要求也是必须在AI领域的相关顶会发表。
图源:邱志杰工作室
而在学生实践合作上,一方面学校内部正在构筑“玩转天美”策略经营类养成类游戏,以虚拟游戏为载体,尝试把学堂变成游戏,开拓新的游戏激励学习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天美元宇宙”虚拟社区,形成智能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系统。为元宇宙的到来做准备。
图源:邱志杰工作室
另一方面外部与四川大学雷文强教授合作的针对抑郁症的艺术治疗游戏,后续还有一系列科学教育、中医药等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游戏推出;与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一支人形机器人设计队伍;与津融集团合作创建一个针对青少年的科学艺术馆;与中国科技馆共建科学传播与艺术联合实验室......
将AIGC用于新题材杨柳青年画从平面到视频、动画、文创设计,助力天津文旅发展只是上述种种合作中的一个分支罢了。
以上种种布局,开始于2024年5月9日邱志杰上任天美校长的那天:
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规划于7月完成;9月实现了教室与设备的调配;后携手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教师联合备课、授课,带领学生在11月成功产出人工智能相关作品并展出《宇宙蛋--人工智能艺术通识课课程汇报展》;12月底终于完成了人工智能学院挂牌并推动系列合作,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也已经运作起来了。
天美一系列的改革从开始到达成,至今不过半年。
图源:艺术中国
这些事情,不过是邱志杰院长对于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国内院校“等不及发展”的第一步,而后续人工智能的继续探索,才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教学。
在前面介绍完的元宇宙游戏+未来教学、艺术治疗游戏、机器人设计、科学艺术馆、传播与艺术联合实验室,放普通院校里可能就已经借此定下教学框架,专门为相关领域培养人才,就已经是拥抱AI,足够了。
但天美的只把它们作为学生一段时间内的项目产出,院校希望开拓更多的使用场景、建立更多合作,去培养出切实的人工智能艺术设计人才。
为了命中未来使用需求,天美的教师将连同老师一起探索新的运用场景,最典型的就是每名研究生读研的基本任务是:“每天要刷10条以上行业新闻放入共享教学空间”,提供更多探索新可能、新模式的机会与切入口:
图源:邱志杰工作室
天美的人工智能艺术学院把自己定位为新时的代鲶鱼。
它的目标是扰动人我国目前高校的工智能教学与市场新运用。寻找行业痛点,更新行业规则,创造新职业,既为今天的社会提供服务,也为未来社会提供服务。
所以关于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的未来,不了解的同学可以先掌握AIGC的使用技巧,用以提高设计效率;其次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科技革命、全球高校的脚步,去尝试高校正在合作的使用场景;最后如果运气不错,将有机会在实践的基础上看到人工智能的更多可能,并成为行业开拓者。
那条鲶鱼不仅是天津美术学院,也将是各位同学。
踏上这样一条路,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最后想用邱志杰院长《“我两手空空,但可以打败风”——至美院毕业生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结束:
图源:邱志杰工作室
勇气首先来自逻辑。自我表达冲动和个性独特不会让你勇敢,兴趣和激情也不会持久,它们经不起外在境况顺逆变化的风吹草动。只有当你相信自己站在真理和历史的大趋势这一边,你才会有勇敢的底气。
勇气又来自正义感。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实在帮助弱势群体,在推动社会进步, 在改变不合理的存在,这让我们因大公而无畏,因无畏而坚定。
勇气还来自知识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由探究真相的好奇心、尊重事实的观察和记录、大胆试错的实验和不信邪的认真所构成。
所以,当我们说勇敢,不是鲁莽,不是犯傻,不是打鸡血,也不是大力出奇迹,而是站在历史前进的方向这一边,站在人民和道义这一边,站在科学这一边的理性行为。
邱志杰,,但可以打败风——给毕业生的一封信
来源: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