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12项!2024年度重庆市基础研究代表性成果揭晓

B站影视 2025-01-09 21:15 2

摘要:1月9日,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度重庆市基础研究代表性成果。经多轮专家推荐与评议,首次构建全球最大规模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等12项成果入选。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亦筑

1月9日,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度重庆市基础研究代表性成果。经多轮专家推荐与评议,首次构建全球最大规模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等12项成果入选。

以成果创新性和国际影响力为标准

据悉,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基础研究10年行动计划,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等系列文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聚焦优势重点领域,注重前瞻性、引领性、交叉性基础研究布局,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产出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代表性成果,提升了我市科技创新的显示度、活跃度和贡献度。

记者了解到,近期,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广泛征集了100余项基础研究成果,并邀请专家以成果创新性、发表期刊国际影响力等为标准进行综合评议,确保遴选过程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入选成果的代表性。

最终,12项代表性成果成功入选,分别是:首次构建全球最大规模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系统阐释气候变化加剧了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揭示抗流感病毒药物对于流感预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发现巨噬细胞新亚群及其在肿瘤血管正常化中的治疗意义、成功揭示门控电化学反应过程的新机制、首次研制仿生“视觉”和“听觉”一体的光电探测芯片、发现调控延长多种物种寿命的新基因、首次揭示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反常物理性质、揭示miRNA调控蚜虫-共生菌营养稳态的分子机制、提出一种调控单晶样品中电荷有序态的实验新方法、首次将相交复形概念延伸到正特征几何、首次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使移植患者获得优质生存。

聚焦科学前沿,突出原创,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入选的基础研究代表性成果,主要分布在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基础学科等领域,与“416”科技创新布局高度契合,聚焦科学前沿,突出原创,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充分体现了我市基础研究的特色优势和国际影响力。

比如,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团队聚焦生命健康关键科学问题,突出生命科学与医学大数据学科交叉融合,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首次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为深入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全景视角,同时为临床提升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提供了科学方案。

细胞的演进特征和关键调控机制。受访单位供图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魏兴战研究员团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致力于在光电探测芯片领域实现“从0 到 1”的重大突破,首次研制出集仿生“视觉”和“听觉”一体的碳基光电探测芯片,并兼具片上信号探测与预处理功能,为推动高集成、多功能和智能化传感器件的突破提供了科学方案。

仿生“视听”光电探测芯片形态及机理。受访单位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入选的基础研究代表性成果,还充分体现了我市科研单位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成效。比如,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易教授领衔,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上发表了研究成果,首次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问题的深远影响,深入解析了气候变化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互馈的潜在机制,被认为在气候变化及农业可持续等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气候变化加剧了农业系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受访单位供图

加强前瞻性、引领性、交叉性基础研究布局

“这些代表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研人才团队发扬‘钉钉子’精神,以‘甘坐冷板凳’的劲头,长期坚守科研一线,勇攀高峰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的长期支持,体现了我市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人才团队培养方面的积极成效。”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下一步,我市将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面向科技前沿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相关领域前瞻性、引领性、交叉性布局,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为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我市将继续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实验室体系布局,推进高校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建设,积极组织科研单位申报承担国家科研项目,优化实施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深化人才服务全周期改革,深入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充分自主权。通过多措并举、协同联动,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新闻纵深>>>

2024年度重庆市基础研究代表性成果一览

一、首次构建全球最大规模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

2024年7月10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自然)上发表了题为《Tumor vasculature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单细胞分辨率的肿瘤脉管图谱)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为深入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全景视角,同时为临床提升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提供了科学方案。欧洲血管科学中心主任Hellmut Augustin教授和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血管研究中心主任Gou Young Koh教授评价该成果为血管的功能及转化研究提供了独特且宝贵的资源。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二、系统阐释气候变化加剧了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2024年9月6日,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易教授领衔,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高校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上发表了题为《Climate Change Exacerbat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griculture》(气候变化加剧了农业对环境的影响)的综述论文。该研究首次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问题的深远影响,深入解析了气候变化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互馈的潜在机制,进一步评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和地理分布。论文合作者包括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的7位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Paolo D’Odorico评价该工作在气候变化及农业可持续等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重庆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三、揭示抗流感病毒药物对于流感预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024年8月23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医学科李兴升教授团队和精准医学中心黄荣忠教授团队联合培养博士后赵云利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The Lancet》(柳叶刀)上发表了题为《Antivirals for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of influenz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抗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暴露后预防:系统评价和网状荟萃分析)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循证医学手段评估了抗流感病毒药物对于流感预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2024年WHO流感预防指南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证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四、发现巨噬细胞新亚群及其在肿瘤血管正常化中的治疗意义

2024年5月13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卞修武、时雨和平轶芳团队在国际高水平医学期刊《Cancer Cell》(癌细胞)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Hypoxic Macrophages in Glioblastoma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Vasculature Normalization》(胶质母细胞瘤中缺氧巨噬细胞的鉴定及其对血管正常化的治疗潜力)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鉴定出的巨噬细胞新功能亚群可诱导肿瘤血管渗漏,发现靶向巨噬细胞新功能亚群可诱导肿瘤血管结构正常化并促进药物递送,有望用于多种实体肿瘤,提高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该研究被《Cancer Discovery》期刊亮点报道。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五、成功揭示门控电化学反应过程的新机制

2024年7月12日,重庆大学魏子栋、丁炜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energy》(自然·能源)上发表了题为《Quantum confinement-induced anti-electrooxidation of metallic nickel electrocatalysts for hydrogen oxidation》(量子限域诱导金属镍氢氧化催化剂抗电化学氧化)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构建了量子阱催化结构将非贵金属镍上电子限制在量子阱中同时选择性的释放电子催化氢气氧化,为解耦催化剂稳定性和高活性提供了新视角,并开启了门控电催化新路径。加拿大科学家Drew Higgins评价该研究提出的量子阱结构实现了电极稳定性与活性的解耦,为设计先进的能量转化催化剂解锁了新的可能性。重庆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六、首次研制仿生“视觉”和“听觉”一体的光电探测芯片

2024年2月16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魏兴战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上发表了题为《Bionic visual-audio photodetectors with in-sensor perception and preprocessing》(可片上探测和预处理的仿生“视听”光电探测器)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研制出集仿生“视觉”和“听觉”功能于一体的碳基光电探测芯片,并兼具片上信号探测与预处理功能,为推动高集成、多功能和智能化传感器件的突破提供了科学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黄维教授评价该工作为开发智能化和紧凑型传感系统提供了一种颇具前景的启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七、发现调控延长多种物种寿命的新基因

2024年8月21日,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FOXO-regulated OSER1re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extends lifespan in multiple species》(FOXO调控的 OSER1可减少氧化应激而延长多种物种的寿命)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了FOXO新的靶基因OSER1,在家蚕、线虫、果蝇等多物种中研究,揭示了其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保守性机制。该基因的延寿作用得到人类受试者(20万人群队列)研究结果的支持,展示OSER1作为实现健康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关键调控靶标的重要前景。医学领域排名世界前二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席研究员Benjamin Orsburn评价该工作真正深入挖掘了衰老机制,是该领域近两年尤为突出的工作。西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八、首次揭示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反常物理性质

2024年4月16日,重庆交通大学樊冬博士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Unconventional mechanical and thermal behaviours of MOF CALF-20》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采用自主建立的机器学习势结合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了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ALF-20(首个工业化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温度和压力刺激下的负面积压缩(NAC)和负热膨胀(NTE)等反常物理性质。该工作首次揭示了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行为,拓展了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范围,例如机械传感器、热膨胀补偿器、柔性电子设备等领域。重庆交通大学为共同完成单位。

九、揭示miRNA调控蚜虫-共生菌营养稳态的分子机制

2024年8月28日,西南大学王进军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题为《microRNA maintains nutrient homeostasis in the symbiont-host interaction》(miRNA调控宿主-共生菌互作中的营养稳态)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miRNA调控蚜虫-共生菌营养稳态的分子机制,创新性地通过miRNA这一“分子桥梁”将共生微生物与宿主蚜虫间的营养互作连接起来,提出“miR-3024-MRP4-VB6”分子调控通路,并系统评估靶向该通路的控蚜潜力。研究结果为蚜虫类害虫的防控提供全新视角。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昆虫学权威学者Alexander Raikhel教授评价该工作揭示了miRNA在蚜虫-共生菌互作中的重要作用。西南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十、提出一种调控单晶样品中电荷有序态的实验新方法

2024年6月17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王爱峰、柴一晟、何明全组成的低温物理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核科学技术组织合作,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题为《Annealing-Tunable Charge Density Wave in the Magnetic Kagome Material FeGe》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在单晶样品中调控电荷密度波的实验方法,研究团队通过此方法首次制备出具有长程电荷密度波的高质量FeGe单晶,并发现Ge1位点的无序占位在电荷密度波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进一步研究FeGe中非传统电荷密度波的物理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重庆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十一、首次将相交复形概念延伸到正特征几何

2024年6月7日,重庆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刘克峰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几何杂志《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微分几何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ntersection De Rham Complexes In Positive Characteristic》(正特征相交De Rham复形)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将相交复形概念延伸到正特征几何,表明正特征几何中存在混合霍奇模理论的类似物,推广了众多数学大师如Deligne、Illusie和Ogus的工作,对正特征几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上海数学中心李志远教授评价该工作在正特征域上霍奇结构的形变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突破,显著地推广了菲尔兹奖得主Deligne、Faltings等人的相关成果。重庆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十二、首次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使移植患者获得优质生存

2024年2月1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曦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AMA Oncology》(肿瘤学纪要)上发表了题为《MSCs for Prophylaxis of Chronic GVHD After Haploidentical HSCT》(间充质干细胞预防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完成13.5万个不同来源和代次MSCs单细胞测序,结合动物模型明确脐带来源MSCs防治效果最佳。基于前期研究,团队牵头开展移植早期首个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构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预防的最优方案,显著提升患者移植后生存质量,为MSCs在预防移植后并发症的应用上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该研究对于实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高质量生存以及干细胞疗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具有重大意义。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