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芝华教授:科技引领癌症防控新篇章,早诊早治共绘健康中国蓝图

B站影视 2025-01-09 19:02 2

摘要: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宏伟蓝图下,癌症防治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在癌症防治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肿瘤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显著提升,这充分展示了科研与医疗深度合作的巨大成效。与此同时,针对过去各地早诊早治工作标准不一的问题,国

编者按: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宏伟蓝图下,癌症防治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在癌症防治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肿瘤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显著提升,这充分展示了科研与医疗深度合作的巨大成效。与此同时,针对过去各地早诊早治工作标准不一的问题,国家癌症中心正积极行动,致力于推动全国癌症防控早诊早治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进程。【医悦汇】对话大咖栏目荣幸邀请到了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刘芝华教授,为我们深度剖析癌症防控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

访谈专家

刘芝华

▶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 分子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主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

▶ 致力于食管癌的基础和转化研究,多层面阐释食管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构建食管癌个体化精准诊疗体系

▶ 以通讯作者在Cancer Cell(3篇),CellResearch(2篇)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被引用12000余次,H指数63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提到要加大科技攻关,请问目前我们在癌症防治研究的科研领域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成就?今后将会有哪些重大的科研项目推进和落地?

刘芝华教授:在《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科技攻关的重要性,旨在促进癌症防控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此领域已做出诸多战略部署,并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努力主要聚焦于我国高发及特有的癌症类型。如前所述,中国癌症的发病特点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因此,我们的工作重心在于针对我国高发、特有的癌症类型,从发病机制探究、功能研究直至防治技术等关键领域,全面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

近年来,这些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在此不便一一列举具体成就,但从我国肿瘤患者的总体五年生存率这一关键指标中便可窥见一斑。从2003年的30.9%,已提升至2022年的43.7%。这一显著增长,无疑是科学研究的直接成果,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国家癌症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及各区域医疗中心协同合作的巨大成效。

至于未来的科技攻关方向,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在部署的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计划中(涵盖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针对恶性肿瘤的全链条研究已被列为重点任务。此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已在此领域部署了众多研究项目。因此,我坚信,在全国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必将在肿瘤研究领域取得更多具有突破性的进展。

刚刚发布的早诊早治方案,还有什么具体的内容?有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以及对以后癌症的诊疗有什么样的作用?

刘芝华教授:我们的早诊早治方案致力于增强癌症防控工作的规范性。尽管早诊早治活动一直在全国各地持续开展,但以往因缺乏统一的标准而显得规范性不足。因此,推动全国癌症防控早诊早治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成为了国家癌症中心的核心职责之一。

针对特定的几大癌种,包括肺癌、结直肠癌以及整个消化系统的肿瘤,我们已制定了详尽且周密的筛查方案。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诸多肿瘤已有相对成熟的筛查方法与方案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细化了筛查内容,并拓宽了其适用范围。

在明确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更为有效地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及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到这一防控行动之中。这将成为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推进方向。

审阅:刘芝华教授 | 撰稿:娇娇 | 视频:粘冬

推荐您看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医悦汇所有。欢迎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医悦汇”。

来源:医悦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