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心身医学领域八大进展 | 年度进展

B站影视 2025-01-09 18:31 3

摘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袁勇贵教授团队采用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评估了不同临床环境下心身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该项研究首次对我国综合医院中的五大类心身疾病进行了综合评估,涉及全国175家医院的6647例患者,涵盖纤维肌痛、肠易激综合征、偏头痛、冠心病和2型糖

心理疾病与躯体疾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就2024年心身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一、我国综合医院五大类心身疾病首次多中心研究结果揭示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有助于心身综合征识别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袁勇贵教授团队采用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评估了不同临床环境下心身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该项研究首次对我国综合医院中的五大类心身疾病进行了综合评估,涉及全国175家医院的6647例患者,涵盖纤维肌痛、肠易激综合征、偏头痛、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五种疾病。参与者完成了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访谈,并接受了焦虑、抑郁和幸福感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五大类疾病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最高,占比达到64.47%,其次为易激惹情绪(20.55%)和沮丧情绪(15.60%),其中纤维肌痛患者的沮丧情绪发生率最高(49.02%)。研究还发现,焦虑、异常疾病行为及较差的整体幸福感与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密切相关。本研究强调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作为补充评估工具的临床意义,有助于识别和管理患者心理状态,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心身健康状况。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二、情绪压力与肺癌免疫治疗抵抗密切相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芳教授团队探讨了情绪困扰(ED)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线ED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无ED患者,客观缓解率也较低,且总生存率较差。ED患者表现出更高的血清皮质醇水平,且皮质醇水平升高与较差的生存结果相关,提示ED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削弱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疗效。此外,研究还发现情绪压力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降低的生活质量相关,提示在癌症治疗管理中关注并缓解ED的重要性。总体而言,本研究表明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情绪压力与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强调了在癌症管理中关注和缓解情绪压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心理-生物标志物”的概念,为未来在肺癌及其他癌种的治疗中提供了潜在的参考方向。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三、产后单次小剂量氯胺酮降低围产期抑郁母亲产后抑郁发生率

围产期抑郁是产后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及时有效的干预是预防产后抑郁的关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东信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针对围产期抑郁的母亲,在分娩后40 min内静脉输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0.2 mg/kg),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结果发现分娩后单次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可使产后42 d抑郁发作的患病率降低约3/4,其带来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且具有自限性,无需药物干涉。总之,艾司氯胺酮不仅能减轻产妇产后疼痛,还能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这为产后抑郁高危人群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四、吲哚-3-乙酸在脑-肠轴调节压力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药科大学郝海平教授团队通过小鼠模型研究了心理压力如何通过肠道菌群代谢物吲哚-3-乙酸影响肠道干细胞的分化,导致肠道上皮细胞系分化受损。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增强了鼠肠道中乳杆菌的丰度,进而增加了吲哚-3-乙酸的生成。吲哚-3-乙酸通过影响肠道干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阻碍了分泌细胞的分化。补充α-酮戊二酸可缓解压力和吲哚-3-乙酸导致的肠道干细胞功能障碍。实验结果在人类受压力影响的患者中得到了验证,发现压力大的人群的肠道吲哚-3-乙酸水平显著增加。该研究揭示了一个由代谢物驱动的脑-肠轴通路,为压力引发的肠-脑共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Metabolism

五、脑-脾轴介导疼痛调控免疫的神经环路机制

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常伴发免疫系统紊乱,疼痛和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然而疼痛与免疫之间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教授团队,建立了SNI神经损伤小鼠模型,研究疼痛与免疫的关系。结果显示,短期疼痛状态下脾脏TH2免疫细胞增加,长期疼痛下则减少。通过病毒示踪等技术发现AChDMV直接投射到脾脏,并揭示了两条神经环路:急性疼痛激活GluS1HL→AChDMV→脾脏通路,增强TH2免疫反应;而慢性疼痛激活GABACeA→AChDMV→脾脏通路,抑制TH2免疫反应。此研究首次阐明脑-脾轴对疼痛引发免疫反应的调控机制,为神经-免疫研究提供新理论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

六、脑-皮轴的新证据:慢性痒诱导焦虑样行为的神经环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徐天乐教授团队建立药物诱导的慢性痒小鼠模型,持续给药2周发现慢性痒引发小鼠焦虑样行为,并通过光纤记录技术检测到外侧隔GABA能神经元的钙信号增高,提出外侧隔GABA能神经元在慢性痒引发焦虑中具有特异性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丘脑连结核是外侧隔GABA能神经元的上游脑区,而外侧下丘脑为主要下游投射区域。通过抑制丘脑连结核→外侧隔→外侧下丘脑的神经环路,能够显著缓解慢性痒导致的焦虑样行为。该研究揭示了慢性痒引发焦虑的神经机制,提出了丘脑连结核→外侧隔→外侧下丘脑神经环路,为慢性痒合并焦虑的综合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七、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5(Trpc5)参与产后抑郁发病机制和食欲调节

美国贝勒医学院Yong Xu团队首次发现Trpc5参与调节食欲、体重和产后抑郁。他们在984例肥胖患者中发现Trpc5基因存在7个罕见突变,其中K34del突变导致Trpc5功能缺失最为明显。小鼠模型实验显示,带有K34del突变的小鼠表现出过度摄食、体重增加,雌性小鼠还表现出产后抑郁行为。在带有K34del突变体雌性小鼠的下丘脑催产素神经元中过表达正常Trpc5蛋白,发现肥胖和食欲增加得到缓解,产后抑郁症状也显著改善,表明Trpc5在产后抑郁和食欲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八、大脑是心身健康之间的“调节器”

墨尔本大学Ye Ella Tian团队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探讨大脑与心身疾病的关系。研究纳入18 083名受试者,通过生理指标评估七大躯体系统健康,并在4~14年后通过多模态脑成像评估大脑功能。结果显示,躯体健康与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大脑结构在心身疾病中起中介作用,躯体健康状况与大脑灰质和白质体积变化显著相关,这些变化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生活方式可直接提升心理健康,并通过改善躯体状况进一步巩固心理健康。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al Mental Health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

执笔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 孙广伟 袁勇贵

编辑 | 韩静 孙阳鹏

责任编辑 | 任嘉霖

审核 | 刘红霞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4年24期第10版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编辑: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编辑委员会

地址:100052,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总编辑:饶克勤

编辑部主任:韩静

投稿邮箱:daobao@cmaph.org

官方网站:http://zhyxxxdb.yiigle.com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