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最近,上海的深夜街头多了一道奇特的“风景”:医院急诊门口队伍绵延不绝,病患从清晨到凌晨络绎不绝。
一些家长抱着发烧的孩子,有人捂着肚子直不起腰,还有人咳得声嘶力竭。究竟是什么让这座繁忙的大都市突然“生病”了?答案是——诺如病毒和流感的双重夹击。
冬季一到,诺如病毒和流感病毒就像“老朋友”一样准时报到。这两种病毒虽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特别喜欢凑热闹,尤其是在寒冷、干燥、人群密集的地方,一传十、十传百,传播速度堪比“八卦消息”。
诺如病毒,被戏称为“最难缠的肠胃杀手”,主要通过“病从口入”传播。一旦感染,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呕吐、腹泻、腹痛,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脱水。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少量病毒就能让人中招,且病毒在环境中能存活数天,不易被常规消毒杀死。
流感,则是呼吸道感染中的“老大哥”。冬季是它的“表演季”,轻则打喷嚏、咳嗽,高烧不退;重则可能引发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数据,每年冬季流感病例占全年病例的70%以上。儿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是它的重点“关照对象”。
最近一则新闻引发关注:上海某三甲医院的儿科急诊,凌晨1点仍有数十名家长排队候诊。医生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家长则焦急地盯着诊室门口。这种场景并非个例,而是今年冬季的普遍现象。
为什么今年诺如和流感的发病率会如此之高?这背后有几个重要原因:
人群免疫力降低:由于疫情期间严格防疫,许多人长时间戴口罩、减少社交活动,导致自然感染率下降,整体群体免疫力相对减弱。
病毒变异: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今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与往年不同,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有所下降。
生活节奏快,忽视防护:很多人忙于工作,忽视了病毒防控的重要性。比如饭前不洗手、聚餐时共用餐具,这些看似小事,却给病毒“开了绿灯”。
小区里的张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一天晚上,她的儿子突然开始呕吐,一开始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没想到不到两个小时,家里的老人和丈夫也相继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症状。一家人连夜去了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
医生解释,诺如病毒传播速度快,家庭聚餐、一起用餐具都可能成为“中招”的原因。更可怕的是,感染者即使康复后,病毒还可能在体内残留几天,继续传染他人。
类似的事情也在流感季高发期间频繁发生。有位小学老师抱怨,班级里一半的孩子请假,有的甚至全家“中招”,刚好了孩子,又轮到家长发烧、咳嗽。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诺如和流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们的症状有多严重,更在于它们的高传染性和易反复性。
面对诺如病毒和流感,最重要的不是“治病”,而是“防病”。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以下几个简单的生活习惯,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一定要彻底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揉搓至少20秒。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不洁食品。尤其是海鲜,一定要彻底煮熟再食用。
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0分钟,有助于减少室内病毒浓度。
接种疫苗:针对流感,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防护措施。虽然疫苗并不能百分百防止感染,但可以大大降低重症风险。
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多、不通风的地方。如果必须前往,务必戴好口罩。
提高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很多人对诺如和流感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错误观念可能会让防控效果大打折扣。
误区一:感冒和流感一样
不少人以为,流感就是“重感冒”。流感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普通感冒通常是由鼻病毒引起,症状较轻,流感则是流感病毒作祟,往往伴随高烧、全身酸痛等症状。
误区二:吃抗生素能治流感
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滥用抗生素对治疗无益,还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
误区三:症状轻,不用管
无论是诺如还是流感,症状轻时也可能传染给他人,尤其对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及时隔离和治疗非常重要。
作为医生,最怕的就是看到一些患者因为忽视早期症状,最终发展为严重并发症。比如流感引发的肺炎、脑炎,诺如病毒导致的严重脱水,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避免的。
前几天,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就诊。孩子呕吐、腹泻已经两天,但家长以为是“吃坏肚子”,只喂了点止泻药。结果孩子严重脱水,血压下降,差点酿成大祸。类似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当出现高烧不退、频繁呕吐、腹泻加重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别怕麻烦,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诺如病毒和流感的双重夹击,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难熬。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病毒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免疫盾牌”。
1. 《中国流感监测周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 《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来源:夜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