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夫纳:不着痕迹的强大控制力 | 鉴碟

B站影视 2025-01-09 09:44 2

摘要:前不久,英国钢琴家格罗夫纳(Benjamin Grosvenor)的独奏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演出临近时,我取出了他灌录的李斯特独奏作品唱片(2021年由Decca发行),反复聆听,确实是新锐演奏家中卓然出众的佳作。

文 | 张可驹

前不久,英国钢琴家格罗夫纳(Benjamin Grosvenor)的独奏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演出临近时,我取出了他灌录的李斯特独奏作品唱片(2021年由Decca发行),反复聆听,确实是新锐演奏家中卓然出众的佳作。

格罗夫纳渐渐要离开新人范畴而走向中生代,已然成为正当年的演奏家里堪称中坚主力的人物。从最初那张才情横溢但不免青涩的肖邦与拉威尔作品首录,到如今这张李斯特独奏作品专辑中真正堪称大手笔的演奏,格罗夫纳在同龄人之中率先进入了举重若轻的境界。

在经典名作几乎被演滥的当下,如何能弹出一些“抓人”的东西?这对所有钢琴家来说已仿佛从一个挑战变成一种折磨,甚至有时变成一种诱惑。当然,演奏者应该尽力呈现他眼中的作品本身,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他们往往需要凭借作品获得更多关注。这其实已是一种“时代病”,好似如果不拿出一些能让人专注的东西,他/她的演奏就有被听过即忘的危险。

除了演奏中可能出现刻意的弹法,钢琴家们开始更多地挖掘冷僻曲目。毫无疑问,推广被忽视的佳作品的本身很重要,但现在不少演绎者在这方面的选择也有更实际的考虑。正因如此,面对格罗夫纳这张李斯特独奏作品专辑,你可能会疑惑:这未免也太传统了?

用“万人迷”的《b小调奏鸣曲》作为整张唱片的重心很正常。此外,选择《三首彼特拉克十四行诗》这样的抒情精品,搭配《“诺尔玛”主题变奏曲》这样的长篇超技改编曲,还有舒伯特歌曲《Ave Maria》改编曲,可谓最顺理成章的安排——但未免也太顺理成章了。不来点李斯特晚期作品?或是将李斯特与其他作曲家搭配,寻求某种关联与错位?不,格罗夫纳就是传统到底。一首较少被演奏的《摇篮曲》,是选曲方面惟一的匠心独运之处。

这些作品难吗?要说不难,肯定是不对的。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还有那些超技改编曲都属于技巧名家们展现光辉特点的主线曲目;而你要说它们的特点就是难,当下在20岁前就将这些作品娴熟演奏的学子不在少数。某些技巧更为匪夷所思的作品,如利盖蒂的部分练习曲,也差不多要获得同样的待遇。

格罗夫纳的演奏最可贵之处在于扎实。这样的扎实,到达了前述那样举重若轻的地步。而这,才是忠实于这些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它们各自特点所真正需要的高超技艺。

“超技圣手”博列特有句话:“困难的片段,只有当你一边弹一边脑子还能考虑今晚怎么点菜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练好了。”换言之,真正驾驭技巧繁复的作品,越是在难的时候,就越是需要要弹出一种娴熟感,不让人感觉到难。而一旦把力度与速度的“努力”摆在面上,就有一半落了下乘。弹出那份娴熟,继而在此之上有丰富的表现力,需要演奏者的整个系统是真的扎实。格罗夫纳正是如此,他触键的那种深透,不是势大力沉,却字字送到。这就比表面上弹得深且重更为难得,尽管后者比弹不出深度、分量已可贵许多。

他的触键,力道深入键盘,每一个音都分量俱足,在此基础之上又能锤炼出不同层次的力度变化、音色表现等。以《b小调奏鸣曲》为例,除了气质鲜明的主题之外,经过句中各种不同性格、气质的跑动,格里夫纳所弹出的清晰、均匀,种种色彩与质感层次的变化,没有什么主动去“抓人”的东西。但如果你渐渐听出里面的一些诀窍,就知道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控制力。由此,也带出了不起的演奏。因为这样的控制与构思虽然不主动追求醒目,却是跟随作品的曲情走的。有人弹这部作品会不知不觉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只能从容表现五分力量的戏剧化,却要做到七八分,结果往往不好。细节的含混、音质的爆裂,皆由此出现。格罗夫纳却是典型的能做到八九分,却只弹到六七分的演奏。不难想见,他这个六七分已经比很多人的“天花板”高出不少了。

越是《b小调奏鸣曲》这样戏剧性高潮迭起的作品,越会发现格罗夫纳表现每一处高潮时,首先专注前后发展的铺排;其次是刻画戏剧性段落注重音质的扎实与结构的立体,远甚于外在效果。这不是钢琴家主观想让听者肾上腺素飙升的演奏,除非你能跟着他的思路走。

在高潮迭起的另一面,表现《三首彼特拉克十四行诗》,格里夫纳所弹出的抒情性,那种毫不夸示旋律之美的内敛,同样迷人。一方面是因为钢琴家能用有分量的指触连接音符,也做到了举重若轻,由此也就不用特意去渲染“唱”;另一方面,他把握声音质感与力度的微差,实在出色。这又是一种不着痕迹的强大控制力。

举重若轻,在艺术的层面展现,前提是有举重之力。而最终能否成功,在于演奏者能否摆脱自我炫耀的陷阱,同时又不折损这些作品的高光。两首改编曲的演奏,展现出同样的路子。这张唱片初听让人佩服,而之后再听多次,不仅不厌倦,反而佩服更甚。这在当下是何等可贵。

- THE END -

《音乐周报》2025年

来源:音乐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