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比亚迪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身份超越丰田和特斯拉,世界汽车工业的权杖已然易主。在香港,每三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悬挂比亚迪或腾势的徽标;在意大利,比亚迪稳坐新能源销冠宝座;澳大利亚最畅销插混车型的桂冠被 BYD SHARK 6 摘取。销
#比亚迪能否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当比亚迪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身份超越丰田和特斯拉,世界汽车工业的权杖已然易主。在香港,每三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悬挂比亚迪或腾势的徽标;在意大利,比亚迪稳坐新能源销冠宝座;澳大利亚最畅销插混车型的桂冠被 BYD SHARK 6 摘取。销量数据背后,一场中国企业从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的历史性跨越正在上演。
一、技术霸权:垂直整合的革命
比亚迪的崛起密码,深植于对技术主权的执着。当王传福 27 年前在深圳创办比亚迪时,没人能预料到这家电池小厂会成为撼动全球汽车格局的巨人。如今,比亚迪构筑了令对手胆寒的垂直整合体系 ——自研自产比例超过 70%,从刀片电池到智驾芯片,从电机电控到车载无人机系统,核心技术尽在掌握。
2025 年成为比亚迪的技术爆发年:
第五代 DM 混动技术:将馈电油耗压至 2.9L/100km,重塑能效标准;“天神之眼” 智驾系统:实现全系覆盖,4 月智驾车型销量占比达 71%,相当于新势力销量总和的两倍以上;“灵鸢” 车载无人机系统:全球首发,重新定义智能出行场景边界。更令业界震撼的是技术输出:比亚迪刀片电池装入丰田,华为 ADS 系统驶入奥迪 Q6 e-tron,宁德时代 CTP 技术赋能福特工厂。中国智造正从‘技术追随者’蜕变为‘标准制定者’。
二、全球棋局: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出海
当中国汽车出口均价从 2021 年的 1.6 万美元跃升至 2023 年的 1.9 万美元,比亚迪正以全产业链出海模式改写游戏规则。2025 年 80 万辆海外销量目标,不仅是数字的跃进,更是战略质变 —— 从贸易型出海转向生态型扎根。
在泰国罗勇工厂,比亚迪完成从单一产能输出到区域枢纽的升级;在巴西街头,总统卢拉选择比亚迪唐作为官方座驾,为品牌提供最强背书;在英国,比亚迪一季度销量 0.93 万辆,同比增长 620%,超越 2024 年全年总和。从阿联酋高温定制车型破解续航难题,到挪威峡湾的换电网络覆盖,比亚迪的全球化 2.0 战略正以本地化制造为矛,标准输出为盾,穿透不同市场的壁垒。
三、文化基因:平等务实中的创新激情
走进深圳坪山总部,3.7 万员工中有三分之一生活在厂区,穿着同款淡蓝工装的技术员与总裁王传福共享食堂餐食。这种 **“平等、务实、激情、创新”** 的文化 DNA,成为比亚迪持续进化的底层代码。
王传福最爱唱的《涛声依旧》,从 1997 年公司晚会延续至今。在这位出身安徽农家的技术派掌舵人眼中,“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不仅是口号,更是生存法则。当 12 万研发人员(含 5,000 名智驾工程师)组成全球最大汽车技术团队,每日 3000 万公里智驾数据反哺算法迭代,比亚迪用工程师文化筑起了最深护城河。
四、责任担当: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振
在深圳,比亚迪兴建亚迪村、亚迪学校,创办儿童福利院;在汶川地震时,王传福带领高层自掏腰包捐款 300 万元,安置 40 余名灾区青年就业。这种 “家文化” 理念延伸至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让企业价值超越商业范畴。
当比亚迪提出 “为地球降温 1℃” 的愿景,其绿色技术已在全球落地生根:商用车全球累计销量超 14.2 万辆,其中新能源客车超 8.6 万辆,足迹遍布六大洲。从储能电站到太阳能项目,比亚迪用三大绿色梦想破解能源困局,正如王传福所言:“我们的事业不仅为了盈利,更为改变世界能源结构”。
从深圳小厂到全球冠军,比亚迪用三十年完成了一场中国制造的成人礼。当它带着刀片电池技术走进丰田车间,当欧盟为适配其智驾标准修改法规,当英国街头每十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来自比亚迪工厂,一个伟大企业的轮廓已然清晰。
伟大企业的衡量标准,从来不仅是市值与销量。比亚迪的样本意义在于:它以垂直整合重构产业逻辑,用技术创新打破西方百年壁垒,借文化基因培育可持续发展力,最终实现从产品输出到规则制定的跃迁。
王传福曾说:“充分竞争的营商环境就是改革开放给比亚迪最好的礼物。” 当比亚迪在 2025 年向着 550 万辆销量目标进发,它的成长轨迹正印证着一个国家产业升级的壮阔历程 —— 从技术自立到标准输出,从市场追随到规则定义。
来源:馬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