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子们,今天要给你们唠唠越剧界曾经的大事件!王文娟和陆锦花这两个名字,在当年那可是响当当的。王文娟早年在越剧舞台上混了好些年,虽说有点小名气,可一直没大火,就像一颗被蒙尘的珍珠,在小剧场里默默发光。而陆锦花呢,也是众多越剧新秀中的一员,不过她有着独特的眼光。1
越剧新星崛起:是偶然还是必然?
宝子们,今天要给你们唠唠越剧界曾经的大事件!王文娟和陆锦花这两个名字,在当年那可是响当当的。王文娟早年在越剧舞台上混了好些年,虽说有点小名气,可一直没大火,就像一颗被蒙尘的珍珠,在小剧场里默默发光。而陆锦花呢,也是众多越剧新秀中的一员,不过她有着独特的眼光。1947 年,陆锦花把王文娟挖到了少壮越剧团,让她当“头肩担”,这一决定改变了王文娟的命运,也开启了两人的辉煌时代。
王文娟 13 岁就从嵊县跑来上海学戏,拜了厉害的表姐竺素娥为师,这基础打得杠杠的。当时的越剧在上海正火得一塌糊涂,王文娟自身条件不错,又肯努力,渐渐有了些小粉丝。少壮越剧团更是不简单,演员们年轻有活力,行当一个不少,剧务部脑洞大开,别人都演古装,他们偏演时装剧《礼拜六》,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剧团所在的皇后戏院位置超棒,老板又是个宣传高手,天天在电台播戏,报纸上登排练的那些事儿,这大戏还没开演,就已经火出圈了。王文娟和陆锦花就这么借着东风,在上海越剧界崭露头角,这到底是运气好,还是他们真有两把刷子呢?这事儿可有的唠了。
王文娟被追成这样,她到底啥魅力?
王文娟这一红啊,那可不得了。以前没啥人围着转,现在粉丝多得像蚂蚁一样。有一群女学生组了个“文社”,那对王文娟的痴迷程度,简直超乎想象。这些姑娘们每场戏必到,看完还不算完,会跑去后台给王文娟提各种意见,一会儿说这唱腔不够婉转,一会儿说那动作不够优美,还在演出间隙教王文娟学文化、练写字,王文娟也挺乐意,和她们相处得就像亲姐妹似的。
更厉害的是,上海滩有名的“面粉大王”朱家也成了王文娟的死忠粉。朱家一家人天天来包场,朱太太还请王文娟去家里吃饭。这朱家人对王文娟是真心好,尤其是六姨太,对服饰可有研究了。每次王文娟排新戏,她都像个专业设计师一样,帮忙设计服装和头饰。有一回演出,六姨太觉得王文娟的戏服太素淡,不好看,可时间紧迫,来不及重新做。于是,三位太太就通宵达旦地改衣服,加了好多亮晶晶的小珠片,第二天一大早,就火急火燎地送到后台。王文娟穿上改过的戏服登台,那效果,简直绝了。王文娟也很实在,不管朱家后来是富是贫,都一直和她们真心相待,这感情,比亲姐妹还亲。你们说,王文娟为啥能让这些人这么死心塌地地喜欢她呢?
陆锦花凭啥让粉丝追了半个多世纪?
陆锦花演了《礼拜六》后,得了个“时装小生”的称号,立马收获了一大批粉丝。有个“羡锦团”,里面全是些热情似火的女中学生。这些姑娘们可专一了,眼睛里就只有陆锦花的戏,看陆派戏看得走火入魔,甚至和喜欢其他流派的观众闹得老死不相往来,见面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像两个帮派似的。
有个学妹,简直是陆锦花的超级迷妹,每看一场陆派戏,就写一篇剧评发表在报刊上。后来这学妹当了副教授,第一时间就给陆锦花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一边报喜,一边倾诉对她的思念之情,这感情,几十年都没淡。还有成员,从陆锦花刚开始演戏就追着看,不管是大戏院的演出,还是解放后的游园会小戏,一场都没落下。听说陆锦花要参加庆祝上海解放大游行,“羡锦团”的成员们激动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聚在一起写标语、准备横幅,就想让陆锦花看到她们的支持。虽然最后标语没写成,但游行的时候见到陆锦花,还是扯着嗓子喊口号,那场面,简直太疯狂了。陆锦花到底有啥魔力,能让这些粉丝追这么多年呢?
小编有话说:
看完王文娟和陆锦花的故事,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这两位越剧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才华,也离不开粉丝们的热爱和支持。那些粉丝们是真的爱越剧,爱王文娟和陆锦花,为了他们可以不顾一切。这也让我想到,现在的娱乐圈,是不是太浮躁了?演员们应该像王文娟和陆锦花一样,好好打磨自己的演技,用实力说话。粉丝们也应该理性追星,多关注演员的作品,而不是只看颜值和流量。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艺术才能真正繁荣发展。希望以后能多一些像王文娟和陆锦花这样的艺术家,也多一些像“文社”“羡锦团”这样有爱的粉丝群体,让越剧这朵艺术之花永远绽放光彩。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