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压之下,很多中国科学家离开!项立刚:别让他们回国占位置

B站影视 2025-01-07 15:55 3

摘要:2025年1月6日,项立刚的一番言论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他直言:“在老美的那些中国科学家,就不要回来占年轻人的位置了!”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2025年1月6日,项立刚的一番言论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他直言:“在老美的那些中国科学家,就不要回来占年轻人的位置了!”

此语一出,瞬间点燃了大众热议的导火索,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据相关报道,自 2018 年美国司法部发起“中国行动计划”以来,大量中国科学家被无端调查、起诉,尽管很多指控最终因缺乏证据被驳回,但他们已然身心俱疲。

在这样的困境下,不少人萌生出回国的念头,国内顶尖数学家也曾发声,希望这些科学家能回到祖国怀抱。

而项立刚为何却持有不同观点呢?这件事情上究竟谁对谁错呢?项立刚又是何方神圣呢?

项立刚的原话掷地有声,他觉得那些所谓受歧视的在美中国科学家,对国内助力有限,没必要回来挤占年轻人的发展空间。

在他看来,当下国内科技发展迅猛,早已告别过去的贫瘠,对人才的需求愈发精准、严苛。

那些在老美企业核心岗位站稳脚跟的中国人,不会轻易被“排挤”,能回来的,多是从事理论研究的。

而国内急需的是能在制造、材料、能源、信息等领域实干兴邦的人才,理论型科学家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似乎略显乏力。

不仅如此,项立刚还指出,这其中不少人年近花甲,已过科研产出的黄金时段。

一旦回国,既要妥善安置,提供优渥职位与充足资源,又可能抢夺年轻科研人员的上升通道,让本土年轻才俊的拼搏热情受挫。

其实细究项立刚此番言论,还是能发现其内在逻辑清晰可辨的。

并且项立刚的“年龄精力论”也不容忽视,他认为科研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马拉松,50 岁、60 岁的科学家,体力与精力大不如前。

与此同时,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逐渐式微,难以像年轻科研人员那般全身心投入高强度的科研攻关,还可能凭借资历占据核心资源,让年轻人的冲劲无处施展……

事实上,近年来归国的科学家数量颇为可观,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 2020 年至 2023 年五月,已有 3876 名科学家回归祖国。

其中涵盖了大数学家丘成桐、新能源顶级专家潘锦功、物理学家牛谦等诸多顶尖人才。

在人工智能领域,从美国归来的科学家们带回了前沿的算法模型优化技术,助力国内企业迅速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如某知名 AI 企业在他们的助力下,智能语音识别准确率在短短一年内提升了 15 个百分点。

半导体产业方面,归国专家攻克了一系列芯片制程工艺难题,使得国产芯片良品率大幅提高,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互联网领域,他们引入新颖的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推动国内互联网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某社交平台的海外用户增长率在两年内实现了翻倍。

这些科学家们不仅自身科研实力过硬,还积极投身国内科研事业,带动了诸多关键成果的产出。

以中科院为例,连续四年其科研成果数量超越哈佛大学,在量子通信、航天航空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众多论文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彰显了中国科研力量的崛起。

深入探究他们归国的原因,美国近年来愈发严苛的政策打压首当其冲。

自 2018 年美国司法部发起“中国行动计划”以来,大量华裔科学家无端遭受调查、起诉,超 80% 的被调查者为华裔。

许多人在工作中被频繁审查,科研项目被迫中断,职业前景一片黯淡,甚至日常生活都陷入困境,尊严与权益受到极大践踏,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良好的科研环境以及广阔的发展机遇成为强大的“引力场”。

国内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大型科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诸多城市新建的科研园区配备了世界一流的实验设备,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硬件支撑。

科研团队协作氛围日益浓厚,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汇聚一堂,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项立刚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在国内科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归国科学家的涌入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资源分配问题。

以高校科研岗位为例,国内顶尖高校的教职向来竞争激烈,一个教授职位往往有数十甚至上百名优秀人才竞聘。

若大量归国科学家加入,他们凭借丰富的海外经历、高学历以及一定的学术成果,很容易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有限的教授、副教授岗位,使得本土成长起来的年轻科研人员晋升受阻。

可能长时间只能担任讲师等初级职务,薪资待遇、科研启动资金也会大打折扣。

科研经费方面,国家每年的科研项目资金虽然持续增长,但面对众多科研需求,依旧是僧多粥少。

归国科学家通常有着较高的科研期望,申请经费时往往雄心勃勃地规划大型项目,这就可能挤压原本分配给本土年轻科学家的份额。

而将归国科学家视为“挤占资源者”显然过于片面,他们为国内科技发展带来的助力有目共睹。

知识传递是归国科学家的一大重要贡献,他们在海外顶尖科研机构浸润多年,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回国后能迅速搭建起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

在国际合作拓展上,归国科学家更是功不可没,他们凭借海外的人脉资源,牵线国内科研机构与世界一流实验室联合攻关项目。

如我国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就有多位从欧美回国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从中斡旋,促成国内科研团队与欧洲、日本同行深度合作,共享技术、数据,加速我国核聚变研究进程,提升在国际科研舞台的话语权。

其实自 2010 年起,中国的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博士毕业生人数便超过了美国。

预计到 2025 年,中国这一领域的博士毕业生将达到 7.7 万,远超美国的 4 万,研发人员数量更是稳居全球首位。

但在人才结构层面,问题也较为突出,从年龄结构看,科研主力军集中在中青年阶段,30 - 50 岁科研人员承担了大量项目,但 50 岁以上资深科研人员在一些传统科研机构占比偏高,导致晋升通道拥挤,年轻人才上升空间受限。

面对这一格局,精准引才是关键一步,建立全球科研人才动态数据库,实时追踪各领域高端人才动态。

尤其是在美受排挤的中国科学家信息,依据国内需求精准匹配,如半导体领域,针对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关键环节缺漏,定向引进有实操经验的人才。

同时设立人才过渡机构,类似“科研人才驿站”,为归国科学家提供短期项目合作机会,以成果论英雄,合适再正式入职,避免盲目安置。

搭建国际科研合作“桥梁”同样重要,鼓励国内科研机构与海外高校、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

在这场归国科学家“回与不回”的争论中,双方观点都有值得深思之处。

项立刚看到国内科研人才结构的新需求,担忧资源分配不均,确有现实考量。

而归国科学家带回的前沿知识、国际合作契机以及对新兴学科的开拓之力,也是有目共睹。

当下,我们应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一方面对于归国科学家,要依据其专长精准对接国内需求,搭建过渡平台,让他们以灵活方式融入,发挥“外脑”优势。

另一方面,持续深耕本土人才培养,优化科研生态,让年轻人有更多上升通道与资源支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汇聚各方人才之力,打破隔阂,协同共进,中国科研才能在全球舞台绽放更耀眼光芒,向着科技强国的高峰稳步迈进。

观察者网在2024-10-08关于《美炮制所谓“中国经济间谍案”:超百名科研人员职业生涯被毁》的报道

东南观察室在2020-09-13关于《美国恶意打压,一批华人科学家被迫出走,美科学界:美国的损失》的报道

来源:小彭的灿烂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