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说句真话,面对40岁我并不淡定,花了大半年时间做心理准备,这是我从29岁迈向30岁时,没体验过的。
光亮 ,周深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
大家好,今天是我40岁生日,又到了跟大家好好聊聊的时候。
首先说句真话,面对40岁我并不淡定,花了大半年时间做心理准备,这是我从29岁迈向30岁时,没体验过的。
那时候我对我所有的外在存在(在北京有房有车没贷款已婚有孩子,当时我在体制内,33岁才正式辞职创业)都非常满意。
现在其实是更满意了。
只是外在能给我的满足感,没那么大了。
向内走是一种倒逼的必然,而不是一个想顺从的概念。
ABOUT MONEY
关于“钱”
“钱”变成了这个时代最,让人敏感的词。
2024年,几乎没人在群里发红包,奢侈品疯狂在打折,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少婚少育人口下降、房地产暴雷、企业倒闭成风、创业资本市场衰退、消费一路疲软……
我们在经历怎样的经济周期,我们心里应该有预期了。
梁宁在《真需求》里写了一段话,放在这儿挺合适,分享给大家。
“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被解决,那么它就不是一个问题,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现实,它和重力一样,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今年买了一套“人生之房”,我很爱它,很感恩,但它也花掉了我很多钱。
在房价一片逆势时做这样的事,周围一直有人劝说,没关系,我不后悔。
我一直也不是按照大众趋势做选择的人。
但它的确带来了现金流的改变和压力,所以我过上了明显更精打细算的日子。
但总体还是“活在当下,先快乐了再说”。
▲我的钱喜欢花在吃吃喝喝,旅行上,比较有幸福感。2024新年一家四口和爱莎一家,一起在三亚,看烟火表演。
▲2024年3月,和小姐妹们去韩国喝酒,做超声刀,吃韩牛,开心。
▲2024年5月,跟秦海燕导演一家,混阿那亚金山岭。
▲2024年7月,带哥俩在日本兵库县、大阪、爱知县、京都……旅行,去了吉卜力主题公园。
▲2024年8月,带哥俩在徐州云东境酒店喝茶,打香篆,爬山,舒服。
▲2024年9月,全家人回桂林、柳州祭祖。老二这表情,真像3岁的我。
关于钱的态度,我在现金流变少后,反而躺平了,别太焦虑,够花就行。
你也可以看作,我在劝自己。
毕竟人到中年,我是要和老公一起辛苦养家的,很辛苦。
但我的确见过赚了真的“很多很多钱”依然不够花的人,他们也许进入了更高维的世界,但因此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太累了,多少有一种,欲望恐惧交织不自知的累。
我只想要一个安定幸福有很多小确幸的人生,在解决了一些硬消费、满足一些保障后,本质它不该花“很多很多钱”的。
▲2024,在海边,老二被海浪吓哭了,我觉得又好笑又可爱,边亲吻边安抚,摄影师记录了这个瞬间。
▲我很在意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吃顿饭这件事,我们吃每顿饭,在家里在外面,路边馆或者仪式感,我们都会拍一张合影。这是我想珍藏的人生瞬间。
与“钱”相关的压力,会伴随人一辈子的。
因为你的生命就是,不断消费然后补足,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不该很久后才想通。
所以,有压力就有压力吧。
这个压力彻底消失后,按照人性规律,会诞生很多能量相当甚至更大的压力——我觉得。
殊途同归。
然后,今年我想过假如我以后,像一些我认识的人那样,有“很多很多钱”,我会做什么。
答案是,我想可能会用于修建庙宇。
▲2024年3月,在大阪胜尾寺看到的一场大雪,很震撼,庄严,也很殊胜。胜尾寺于我有些特殊意义,感谢它。
ABOUT SEX
关于“性”
其实我很后悔写这个系列,因为在这样的私人感受写作里,我要求自己说“此时此地我认为的真话”。
但因为是真话,所以,它也可能是一句错话。
好,我要开始说“可能的错话”了。
关于性,在今年我的感受是,它不该成为一种标准。
有很多你挑不出任何毛病的阐述是,比如,性在婚姻里占比很重要,性的多少决定了爱的多少,无性婚姻的标准是一年低于十次……
这种话面上当然是对的,我只想提醒,别让它成为一种标准。
“标准”是不断被强化,然后渐渐变成唯一被认可的。
我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对钱的声音,钱在人生里很重要,钱是社会给你价值买单的最精确标准,钱的多少其实暴露了你的本质认知……
它就会成为某种潜在标准甚至绑架。
可这个声音显然很偏执,因为人是很丰富的,生命又不是物理。
我们的肉体当然在走下坡路,有没有爱都一样。
以及,到了这个阶段,很多人想要的不是极致的性,是极致的体验,甚至是想象中,“对极致体验的模拟”。
可惜这东西不是靠身体推进的,是靠有一些东西注定会破碎推进的。
靠失重、失控、真实地失去。
梁宁说:“能克制的是理性,不能克制的是人性。”
我们的人生就是在这两者间反复横跳,留下的草蛇灰线,种种伏笔。
大家自己去权衡和经历吧。
▲2024年4月在香港,自己挺喜欢的一张照片。
ABOUT LOVE
关于“爱”
这依然是我最喜欢谈论的,这部分总让我变得温柔。
这个话题最大的总结是,今年我明显在“修行”这件事上,做了很多具体的动作。
至于多具体,请理解我就不一一汇报了,是隐私,或者说,我不想它变成一种时下流行的标榜。
但我已经深深体验到,一个人磁场对的时候,一些遥不可及的事,做起来易如反掌。
这种事,没到达过那个境地,就仿佛你从未住过一个洞里,你无法谈论那里的温度。
从这个意义,人根本不存在什么“后悔”,你错过的,是你当时的磁场,注定无法匹配的东西。
而人这一生,唯一重要的事,其实只有一件——
净化自己的磁场。
▲2024年,工作上,除了常规电影频道的录制,做各种首映礼,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比如,上了几次热搜。
▲比如,和陈可辛导演在阿那亚海浪电影节,开幕对谈。
▲比如,11月,在金鸡电影节做官方直播。
很多读者也许会觉得“修行”这两个字非常范式、甚至空洞,其实谈论它太宏大了,我只是试着去说一下我的粗浅感受。
第一种修行当然是接近佛法,供奉,抄经书,学习易经,冥想,瑜伽,喝茶,焚香……很多具体手段。
第二种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里,日复一日“反思,做个好人,算了”。
“反思”就是不要觉得所有事都是自己对,遇到挫败想一下,有可能是自己错了,如果你能这样消解愤怒,越来越平静,你已经在修行。“做个好人”就是,坚持基本的道德,做一件事想想,会不会害到一些人,如果会,要很谨慎。“算了”就是,你有注定得不到的东西,但得到了其实也没你想的那么好,人生殊途同归,算了,无差别心。在我心里,修行不是成为一个圣贤,一块石头,严苛戒律条法,假装自己活在一尘不染的玄幻世界。
相反,修行应该是让人更鲜活、柔软、有弹性,获得更自在快乐状态的。
伊姐看电影
,赞435
伊姐看电影
,赞301
▲2024年,我开始试着做人物深度访谈视频。这件事我会在2025年继续做下去,并且和“单向空间”联合,希望我做得愉快~因为各种局限,访谈做得还是很简陋,远没达到内心标准。但我也安慰自己:“你喜欢,在你可以做的范围里,你在努力做就好了。现在很多宏大的事,对大家都不重要,何况这些小事。对你自己重要,就够了。”
高中的时候,我学习化学,那时候我曾冒出一个想法。
我们人类会不会是上帝的化学元素组合作品,有的人铁多,有的钙多,每种元素配比不同,也因此相互作用不同,彼此关系不一样。
现在我发现自己想的,大概是对的。
以及,除了构成不同之外,“人”这个神造的化学作品,也受“大自然”这个环境影响。
流年不同,你的感情和体验会迥异,仿佛同一个小动物,在四个季节感受很不一样。
总结起来一句话———
“我可以掌握的东西没那么多,我只是宇宙的意志体现。”
要修行。
所有修行,世俗一点说,都是痛苦的抵扣券。
最后,分享一个今年很喜欢的小故事。
《庄子·山木》记载,伐木者因一木不成材而不伐,可故人宰鹅招待,杀的却是不能叫那只。
弟子问庄子:“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雁却以不材而死。如何处之?”
庄子答道:“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如何实现呢?
适应自然,不赞不毁。以顺和为量,驱使外物却不被外物驱使。”
年过40,我彻底成为“中庸”的拥趸。
2024年,我对一些日常的幸福点,更加敏感。
▲妹妹桂任从京都来给我暖房,只要一起,在北京也能愉快玩耍。
▲2024年一个特别幸福的夜晚,是周老师和郭老师给的。当“周家人”真幸福。
我的儿子们在长大,妈妈真的很珍惜跟你们还可以那么亲昵的每分每秒。
▲2024年,我陪着老大,在九段国手江铸久老师的带领下,去日本参加了国际交流大赛,这对老大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老大已经没那么喜欢拍照了,我都是偷偷抓瞬间。
▲老二还可以多拍些,但今年也是读幼儿园的宝宝了,性格混合了霸总和傲娇两种矛盾,但是十分聪明,怪我,怪我,哈哈哈。
发出来的瞬间美好,是因为那是最浓缩,被筛选过的,决定好好珍藏的体验。
至于背后那些消耗和代价。
桂伊,你辛苦了。
私下的我完全不像公众形象里那么理性,我敏感、脆弱,有点恋爱脑,爱哭爱撒娇,有很多内耗。
但,到底谁是完美无缺的大女主啊。
哭也好,笑也好,2024年,结束了。
感谢这一年,赠我的每场晴天。
2025年,我会好好面对所有的新故事。
最后,请允许我发个愿。
来源:伊姐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