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静下来,静下来

B站影视 2025-01-07 09:40 2

摘要:有老师问,你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中为什么反复强调“常识”?很简单,我是教师,背离教学常识,就误人子弟。我天分不高,遵守常识让我的教学少犯了错误,我经常对同事这样说,是因为这方面的体会太深了。教育界的浮躁之风经久不息,“反常识”甚嚣尘上,几成气候;强调

有老师问,你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中为什么反复强调“常识”?很简单,我是教师,背离教学常识,就误人子弟。我天分不高,遵守常识让我的教学少犯了错误,我经常对同事这样说,是因为这方面的体会太深了。教育界的浮躁之风经久不息,“反常识”甚嚣尘上,几成气候;强调教育教学的本分,能让那些守常识的老师安心教学。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浮躁导致教学失“常”

人接受教育,是为了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学习、成为有智慧的人。如果基础教育的任务仅仅是教会学生对付考试以升入高一级学校,那就无所谓“基础”,真正的教育也就难以发生。学生成了考试机器,没有问题意识,缺乏批判思维,不关心社会,甚至不思考自己的明天,这种“教育”即使有社会风气支撑,教育者也不能认同,因为它违背了常识。

缺乏理想与智慧,等于没有教育,更危险的是教育严重违反常识,形成“反教育”。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反常的“教育”变得堂而皇之。教育目的一旦被庸俗化,简约的教育内容被繁复的形式所替代,师生疲于奔命,教育便不可能让人变聪明,而只会把人逼向愚昧。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无视愚蠢教育的危险性,而热衷不切实际的鼓噪。基础教育不可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学校教育不宜提倡“竞争”,学校管理不宜过多强调“特色”“成功”,等等,这些本是常识,然而,瓦釜雷鸣,参与念歪经的往往人多势众。

教育关涉人的未来,任重道远,不能因为出现困难就可以背离基本常识。基础教育一直遭遇各种困境,但解决问题的阻力变得越来越大。此中原因,一方面固然在于社会开放后人们能公开主张争取个人利益,另一面也和社会不良风气有关。无知和急功近利纠缠在一起,酿成校园的浮躁之风。

在一些学校,看到的,经不起想;听到的,经不起问。比如,一些学校宣传推行“高效课堂”,既然“高效”了,那就意味着可以少上些课,然而看教室课表上主要学科的课时,竟然大大超过部颁标准,显示出的恰恰是“低效”。近年有“阅读推广活动”,对学生谈读书的重要,甚至对教师谈如何读书,一些学校还设立“读书节”。——学生应当每天读书,怎么还要“读书节”?“读书节”这一天,学生捧着书装样子拍“阅读照”,然后继续做教辅、做试卷,高三学生每个月只能休息两天。

学校如此热衷作秀,就不能不把它上升到职业廉耻高度加以评判了。一所学校,能把无教育价值的事做得形式光鲜、过程精致,以如此的精力去从事低智商活动,这种反常识的行为示范,对中小学生思维的伤害很可能是终生的。

因为浮躁,便无视常识,不讲逻辑。多次看到这样的“经验介绍”:某个学生“月考名次落后,年级组和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什么叫“月考”?为什么要排“名次”?学生某门课成绩有浮动,是不是非得去寻根究底?学生本人有没有思考能力?找家长“沟通”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学生学习一有问题就“及时通知家长”,那么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这些白纸黑字的“经验介绍”会留存史册,未来的教育史家会在安静的时代阅读今人留下的教育事迹,他们会比我们有智慧。教育界不能再制造笑料了。

如果一种不良现象长期得不到纠正,那一定是有利益群体在固守,他们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解说、推诿、转移或干扰人们对常识的关注。比如,在传播技术发达、获取信息便捷的现今,一名教师的学习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方便,可是,每年仍有动辄数以十万计的教育干部和教师不远千里朝拜“典型”以“取经”,这种现象为中国教育界独有。而中小学的“检查”“验收”“评比”多到令人不胜其烦,学校疲于应付,难得有一周安静;一些教师也受浮躁之风影响,热衷表演,课堂喧闹如集市。有人认为,这些“检查”“验收”“评比”和“赛课”“对学校工作是一种推动和促进”,这种解释隐含的意思,仿佛在说学校懒惰、教师无能,按常识常理没法管理与教育。

浮躁之风,或出于落后的政绩观,或在于违背常识的盲从。浮躁之风盛行,是因为有人可以从中得到好处,而更多想获得好处的人们则自觉地维持并发展这种浮躁之风。这类怪象,经不起理性思考,如果能在教育内部推广常识教育,其怪自败。教育要教会学生思考,教育者本身即应当是思考者,如果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回避矛盾,教育也就很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校和课堂需要安静

在喧哗和骚动中,我渴望能有安静的学校。学校静下来,有价值的教育才会出现。在安静的校园中,教师既能敬重常识、保持理性思维、深刻地思考复杂问题,又能展示简约平易的教育风格;学校不折腾,教师不盲从,富有智慧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庶几可以安心地学习。

在一些相对安静的学校,人的心境会变得辽阔。我曾访问一所学校,校长对我说:“我们是所普通学校,生源一般,升学率不太高,也没有什么‘特色’。”老师说:“没什么人来听课参观,领导不常来,评比没份,学生没吃太多的苦,蛮好的。”校园整洁,没什么标语横幅,会议室布置简朴,没什么奖牌奖杯,学生举止礼貌,老师态度温和。我觉得很好,正常,“像从前的学校”。有次在郊外看到某校长跟着学生春游,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很多学校已取消了春游。那位校长说,只因市里通知上有一句“要特别注意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一些学校便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地不安排春游、秋游和社会活动,但补课却十分主动,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学校安静了,教师的心平静了,课堂正常了,学生的学习就开始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就提高了。有这样的学校:例行的检查、验收,由学校专门的“班子”接待应付,尽量不劳烦教师,让他们安心教学;学校在某项节外生枝的检查或评比中落后,被上级批评,校长恬然自安,不以为耻,因为学校不愿为了一纸表扬逼迫教师、学生参与形式主义的折腾。

有所学校,一学期只开了三次教师大会,校长解释:“学校哪有那么多事?不要折腾老师。”他认为,每天和教师在一起,能听到很多有益的建议。教师最了解学生,最有话语权,学校必须倾听教师的教学主张。的确,每所学校都有学养高的教师,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都能远离尘嚣,保持冷静,以他们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带领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然而,学校为何始终静不下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管理干部热衷制造“特色”,编出各种“排比句”“顺口溜”?为什么有很多教师热衷上表演课,角逐“赛课”?一所小学怎么会有成百个“科研课题”?为什么教育行政部门总是希望学校多挂标语横幅,“把气氛搞得浓浓的”?为什么有那么多检查评比?为什么许多学校特别重视“与媒体搞好关系”?

能不能不要去骚扰学校?学校能不能不自我折腾?

没那么简单。非喧嚣则难以出名,不折腾则无以获利。领导左右逢源,教师左右为难,学生则疲于奔命。学校的喧闹,不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如果学生长期被过重的学业负担困扰,如果学校和教师的“业绩”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体现,那么,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

现今校园中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坚守常识比折腾胡闹还要艰难。我们不能过高估计人对抗环境的能力,一名教师在喧嚣的氛围中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则省时省力。但是,违反教育常识,对一些教师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事。

教师能不能保持职业理想,能不能从工作中感受职业幸福,既取决于他个人对教育的理解,也取决于学校的教育追求。教育价值观混乱,学校文化必然变质。在一些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常识的教师,往往被视为异类,被认为“不通世故人情”,被认为“缺乏合作精神”,而最具诬蔑性也最具杀伤力的指责,是“不为学生利益着想”。——猥琐的、市侩主义的教育观就这样践踏着教师的职业理想。

“理想主义”有害吗?教师富有教育激情是幼稚吗?教师的职业态度为什么不能单纯一些?如果教师心中只有教育之利而无教育之美,他的学生能学到什么?

教育者就应该是理想主义者,如果他过于“现实”,他教出的学生至多是精致的市侩。

如果“现实”落后、庸俗,教师是不是也得“尊重现实”?有没有其他选择?是顺应现实还是改造现实?顺应落后的教育状态,并不难,只要装作没看见就行了。可是,学生在看着教育者,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留存在学生的记忆中。我不认为一名教师只配“顺应潮流”、听天由命,我同样不认为学校没有能力保持理智、保持独立性。在现有条件下,仍有把事做好的可能。

事在人为,一些本可以做到的事,就是因为软弱、不作为、争利、避责,一年年地拖成了老大难;面对流行风潮,学校和教师只要敢于放弃私利,就有可能保持学校和课堂的安静。教师有能力,管理者有务实的决心,既敢于抵制片面政绩观的折腾,又不纵容民粹思潮干预教育改革,改变目前教育的不良状态,不是没有可能。

这些年结识了不少老师,他们对我讲述课堂上发生的事,讲教学之难和教学之美。从他们的讲述中,我感受到炽热的职业激情,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师遵循规律、恪守常识,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当今之世,这种职业态度也许平淡无奇,很多学生也受时风影响,对正常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然而一名理智的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未来的时代也必然敬重这种平凡教育的高度和品质。

我尊敬那些安静的教师,他们完全不顾一波波涌来的浪潮,对喧哗嘈杂充耳不闻,他们静心教学、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他们不愿被社会风气绑架,不参与所谓的荣誉评选,不肯牺牲学生的学习价值去争升学率,不让庸俗的名利观玷污职业荣誉;他们乐于在“普通学校”当“普通教师”,过普通的生活,在平凡的工作中提升职业品质。一名教师即使能力有限,如果能保持独立思考,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也能对学生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在安静的学校,学生安静地学习,他们的思想在自由地飞翔。一所安静的学校,会成为学生的童年记忆、青春记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学生能体会到“正常”的重要。

童年只有一次,少年并不漫长,属于校园的青春也只有几年,如果学校能真正地安静下来,学生也许能得到他们渴望的美丽人生。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照亮校园的常识》,吴非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 END —

来源 | 源创图书《照亮校园的常识》,吴非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统筹 | 周彩丽

校对 | 齐丽涛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来源: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