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门类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年代剧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生动的人物形象、传奇的人物故事,吸引着观众的喜爱。1980民国电视剧《上海滩》播出后,万人空巷。至此,年代剧悄然形成,与时装剧、古装剧呈电视剧“三足鼎立”之势。涌现出了《京华烟云》《父母爱情》《山海情》《红高粱
在门类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年代剧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生动的人物形象、传奇的人物故事,吸引着观众的喜爱。1980民国电视剧《上海滩》播出后,万人空巷。至此,年代剧悄然形成,与时装剧、古装剧呈电视剧“三足鼎立”之势。涌现出了《京华烟云》《父母爱情》《山海情》《红高粱》《七妹》《傻春》等题材丰富的年代剧。
年代剧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她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奇色彩,于娓娓道来中讲述时代变迁下小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就拿最近热播的《小巷人家》来说,通过一道宽且长的小巷,将小巷中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交织其中,以换粮票、买电视机、买自行吃、吃冰棍、种蛇瓜等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发一代人的共情。
《小巷人家》这部剧有对父母之间爱情、邻里之间乡情的探讨,还有对家庭教育、封建观念的探讨,多角度展现了时代变迁的人文风貌。
在看《小巷人家》的时候,很难不让人想到《父母爱情》。都是正午阳光的作品;都是叫座又叫好的高收视率作品;时间线都在WG前后;都是围绕家庭这个焦点展开叙述;
但是《父母爱情》9.5的评分,吊打《小巷人家》8.1的评分,平均剧集破2的收视率,吊打破1的收视率到,底差在了哪里?
一个背景是官宦家庭,一个是普通的棉纺厂;
一个是父母间的爱情,一个是邻里之间的友情;
两部剧有诸多的不同之处,也有太多的相同之处。如果把《小巷人家》和《父母爱情》这两部剧放在一起,他们又有怎么的差异?他们到底各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同样是年代剧,评分差异却如此之大?
今天,剧有戏跟大家聊聊,这两部年代神剧评分差异背后的故事。
《父母爱情》这部电视剧,无论是原著作者,还是导演孔笙,他们都以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父”与“母”在婚后的岁月漫长的岁月中相互影响、相互成长的规律。
比如说,一开始是梅婷饰演的安杰,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矫揉造作,有爱喝咖啡、爱跳交谊舞的小资情调,幻想着能有一位又大又大的爱人,每天对着她说,“Miss,安”;而郭涛饰演的江德福是一个实打实的山东粗糙大汉,一个睡前不洗漱的人。就是这样两个不同个性的人,阴差阳错走在一起,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互影响,相互改变。最后个性互换,安杰成了那个大老粗,江德福成了那个细腻的小娘子。
或许这就是人性,真正的爱是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相互成全。
这种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发现的规律,一旦经过作者和导演的加工和放大,就会引发观众的强烈共情,谁没有父母,谁没有爱情?
那么对比《小巷人家》来看,重男轻女思想,一个炒了又炒的烂梗。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在《小巷人家》中不让儿媳妇和孙女上桌的桥段与《都挺好》中如出一辙。
我们来看看黄玲与庄超英的爱情,这两个人让人看着特别的累,相信很多观众都有这种感觉,要不是有孩子,这两个人早离了。这部剧的爱情太沉重了,比上江德福对安杰的宠爱,《小巷人家》中黄玲和庄超英的爱压的让人有些喘不过气了。这可能是一些人不喜欢这部剧的原因。
好的剧应该是轻松的,让人在平淡中体味人间真情。
像《父母爱情》这样的剧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调。
年轻的江德福对漂亮的安杰一见钟情。在那个出身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的年代,江德福不顾安杰资产阶级大小姐的出身,宁愿官职降级,也要娶安杰为妻。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守护她,呵护她。这是一个男人的责任,也是一个男人的浪漫。
看这部剧的时候时常在想,安杰甚至是安杰一家人,如果没有遇上江德福, 那么像她们这样的出身,如何度过WG十年。
安杰给了江德福一个家,江德福保护了安杰一辈子。这样充满浪漫色调的爱情谁不幸福。
安杰在江德福的庇佑下,就像一个小公主。尤其是在小岛上的那段日子,没有WG的纷扰,安闲且自在,她依然可以喝她的咖啡,依然可以看她的闲书,她好像从来就没有什么烦恼,一生都那么衣食无忧,那十年动乱在她身上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相比较她的姐姐安欣就没有她那么命好,如果不是江德福,估计会在那个小岛上干一杯子的苦力。
安杰是知足的。相比较《父母爱情》的浪漫,《小巷人家》就要现实的多,现实的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小巷人家》的开篇,蒋欣饰演的宋莹就利用孩子大闹厂长家,就算是被人冤枉与厂长不清不楚也没有关系,谁让这些都比不上一套房呢。
宋莹的孩子林栋哲四五岁了,还跟着宋莹住在宿舍的单人床。小孩子经常尿床,惹的下铺舍友非常不高兴。这就是当时的现实,这样的日子太苦了,所以宋莹就算是背着被人戳脊梁骨的骂名也要要一套房。因为她清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果然,宋莹的这一闹让棉纺厂记了一辈子,都大结局了,张阿妹还气狠狠地说,“刺头的儿媳妇也是刺头,一家子刺头。”
不是宋莹刺头,是现实太苦了。
宋莹要买一台电视机,要吃一年蛇瓜省钱,有了钱没有电视机票还是买不到,林武峰只能拿半年的粮食票去换。黄莹想要给孩子们吃肉,林栋梁哲拍了好久的队才买上肉。结果前脚割肉,后脚公婆闻着味儿就来了。
还有太多的细节,透露出那个年代的物资匮乏。尽管宋莹一家子承担了整部剧的笑点,但看到这些的时候,还是太沉重了,太揪心了。
那是时代的痛,也是我们父辈的痛,你说愈合好的伤疤,谁还想去揭?
《父母爱情》与《小巷人家》虽然都是年底剧,但是观众的观剧感受是不一样的。《父母爱情》在轻松平淡中推进故事,因此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心情也是十分的轻松;相反《小巷人家》总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具体举几个例子:
《父母爱情》这部剧主要围绕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后生活所展开,更侧重于家长里短的琐事,是一部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长跑的长篇史诗,主要讲述二人结婚生子、抚育孩子成长的故事。
这部剧没有什么沉重的故事,相反用江德福与江德华的乡野粗俗,与安杰资产阶级小姐的高雅,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捧腹大笑。比如,新婚之夜安杰让江德福洗腚;没文化的江德华把“少教”听成了少叫”,说安杰也没少叫;还有江德华带着嫂子和邻居们在屋顶上吃萝卜放屁……这些情节都令人捧腹大笑,轻松无比。
这部剧最令人压抑的情节估计就是江昌义冒充江德福的孩子骗前途。
这一点不同于《小巷人家》,小巷人家是围绕庄、林两家的生活展开,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的成长,难免会戳中心中的痛,看起来给人一种灰色的压抑感。
前三十集左右,几乎每看一次庄超英就能被气死一次。唯唯诺诺,摇摆不定,为父母是从。到了后面是他儿子庄图南完美继承了他的个性,抢妹夫的婚房,抢鹏飞的牛肉。这里面最让人看着压抑的一段就是,庄超英的父母想要把鹏飞放在他们家,黄玲为了儿子庄图南高考不同意,庄超英不仅不理解还要跟黄玲吵架,甩被子那场戏真想重进电视收拾他。
更过分的是,在后面,庄超英明明看清了父母的偏心,还要给父母洗白。说父母这样做是上了年纪。
这部剧,为了制造矛盾和冲突,编剧过于放大了家庭矛盾,让了看起了有些极端化。比如说,庄超英的爸爸,竟然能说出让儿子离婚的话。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常见,父母就算再自私,再偏心,也不会盼着儿女离婚。
当然,特别富有的家庭除外,毕竟仗着有钱觉得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一般家庭的父母,是绝对不允许儿女无端离婚的。只能说,编剧为了戏剧冲突,把庄父这个角色写的太过极端,有点没有人性,不符合常理。
两部剧,两种不同的风格,也都收到了不同的评价!
来源:剧有戏